读《胡雪岩》观后感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徽州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
胡雪岩的一生堪称传奇,既让我佩服又让我扼腕叹息。
胡雪岩用了34年的时间从默默无闻的当铺学徒到纵横晚清的一代首富,红遍官场和商场可谓一时风光无限。
但是从晚清“财神”盛极一时到人生黯然落幕只用了3天,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值得让人深思。
我认为胡雪岩一生中为后人留下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三件事情。
第一,公元1874年胡雪岩于杭州建立了传承至今一百三十多年的胡庆余堂药铺。
胡庆余堂国药号始终秉承“戒欺”祖训、“真不二价”的经营方针,已成为保护、继承、发展、传播祖国五千年中药文化精萃的重要场所。
第二,同治三年,即1864年开始胡雪岩开始为左宗棠平定西域筹集军费奔走,为左宗棠的西征立下汗马功劳。
也为自身后来的事业发展打下基础。
第三,为了保护民族手工丝产业与西方工业大潮流对抗,最终不敌西方新式的机器生产方式,人生黯然落幕。
就我看来,胡雪岩能够纵横晚官场与商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识人之明。
胡雪岩的第一次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是在他26岁那年。
当时胡雪岩还是一家钱庄的学徒,家境一般。
一天在一家茶馆遇见了一个福州人,此人名叫王有龄。
这时的王有龄人已过而立之年还一事无成,生活潦倒不堪,整天郁郁寡欢在茶馆消磨时光,旁人避之不及。
而胡雪岩却与常人不同,他不顾别人的眼色走上前去与王有龄攀谈起来。
胡雪岩这个人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在钱庄当学徒的时间里却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生活经历也比较丰富。
古人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此说来胡雪岩的学问也是不低,所以一番交谈下来真正感到王有龄是有才华之人,于是生起了惜才之意。
于是就问明了他的状况。
原来王有龄缺一笔钱去京城活动个差事,因此生活无以为继只能靠朋友接济度日,所以才生活艰难。
胡雪岩有心帮他一帮但是却没有急着表明,只是约他改日再续,实则是利用这个空闲帮他筹集资金,只因钱还未到手不好夸下海口。
到了日期,王有龄早早到了约定的后山凉亭,从中午一直等到晚上,心里忐忑不安,急不可耐,就在他想走时,胡雪岩气喘吁吁赶到交给他五百两银子。
这下让王有龄感动非常,两行热泪差点滚滚而下,很是感激。
在匆匆料理完家事三五日后,王有龄就上京谋差去了。
此后几年间,王有龄展现才华一直高升到浙江巡抚。
王有龄为了报答胡雪岩的雪中送炭之恩利用手中权利助胡雪岩开了他人生第一家钱庄,而胡雪岩的一生发迹的传奇也就揭开了序幕,胡雪岩的识人之明由此可以管中窥豹,领教一二。
第二,鉴貌辨色,人情世故,熟捻于心。
王有龄从京城回到杭州住持浙江海运局(主要管浙江省每年向朝廷上缴的贡米)的日常事务,刚刚上任就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幸好亏了他的左膀右臂胡雪岩尽展手段才让他渡过了这次难关。
事情是这样的,每年浙江省要向朝廷上缴贡米,可是今年的贡米朝廷催逼的急,浙江的巡抚不愿但责任就把这件事交给了新上任王有龄来办,意思是如果这件事没有办好就可以找个人来顶掉他的责任。
而这就恰恰难为了王有龄,他刚刚到任人生地不熟根本无从下手。
幸好胡雪岩给他出了个注意,让他先借银子在上海买了米交了朝廷的贡米,把朝廷的差先了解,然后再收齐本省的贡米,将这些米卖掉再还债。
可是这么办有三个主要的难题,第一,问谁借如此巨额一笔现银?第二,上海哪家粮栈有如此多的米?第三,谁来将米运到北京通州?这里边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最好解决,朝廷借钱最是容易不过,要买到米也容易,但将这么多的米安全的运送到通州不容易。
本来运米的工作由松江漕帮一力承当,可是其间发生了一些事,漕帮就不愿插手运米的事。
漕帮不愿帮忙的原因主要是有两点:1.朝廷有发展海运的意思,漕帮的势力是在内河,靠河吃河,朝廷发展了海运漕帮就没有饭吃;2.漕帮近年来饱受剥削,内部公款所亏甚句,为朝廷运米责任大,还没有好处所以也就不是很上心。
这就是展现胡雪岩手段的时候了。
没过几天,胡雪岩和王有龄乘船到了浙江的松江府,那么该怎么说服漕帮愿意尽力帮助王有龄,胡雪岩心里早已胸有成竹。
王有龄到松江那天,松江知府送了王有龄一桌酒席,胡雪岩将这桌酒席要了来准备送给漕帮的领袖好做一番顺水人情。
这天,胡雪岩亲自拜访了漕帮的领袖,一个年近80的独目老者。
这位漕帮的大佬表面上对胡雪岩款待热情其实心里边很是淡漠,甚至是略带防备。
胡雪岩委婉的说明来意,大佬不置可否,接着又讲了漕帮的各种困境,于情于理都无可挑剔,让人难以招架。
胡雪岩脑筋急转,如今人家放下这个话在这里,这件事情若没有漕帮的好处,不能为漕帮上下找到一个出路这趟差事是绝不能行了。
于是胡雪岩想尽办法为漕帮筹得一笔款子以做周转,同时从漕帮名下的粮栈买了公粮,并且保证为漕帮的以后生计找一条路出来。
这样的手段使得漕帮上下的人对胡雪岩敬佩万分,甘愿尽全力为运送贡米竭尽全力。
胡雪岩在这件事上办的实在漂亮,不仅仅只想到了自己的利益,同时也为他人的利益着想,由此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由于在松江漕帮这件事上帮了漕帮大忙,使得胡雪岩在以后的生意中漕帮亦为他出了大力,起码在水路漕运这方面让他受益不尽,也间接的帮助了他的事业成功。
假使胡雪岩不懂的人情世故,强用朝廷的名义来硬逼漕帮就范,这样虽然也能成事但是仅仅也就这一回,同时也就结下了不可化解的仇恨,那在以后的诸多商场上的事情请漕帮帮忙也就不可能了。
在晚清时期,水路运输仍然是大宗商品的主要方式。
因此此次结交漕帮实在是胡雪岩一生受益无穷的事,只是当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件事。
在以后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都证明了这一点。
胡雪岩的生意当时越做越大遍布浙江、上海一代,有了漕帮的助力如虎添翼生意开展的有声有色。
尤其当年太平军攻克杭州城,城里的百姓没有粮食,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况,胡雪岩有心出力从各处凑足了十万但粮食来解杭州的危机,但是运送过程困难重重,若不是漕帮出大力此事亦不能成,他也就不能博得“胡大善人”的美誉,也就不能在民间获得巨大的威望。
第三,头脑敏锐,心细胆大,考虑周全,能够从一些常人看不到的角度看出商机,看出以后的商业趋势。
整理一下胡雪岩一生的生意经,大概可以总结一下。
第一,人情生意。
如果说资助王有龄是一次商业投资,那么这次的投资的资本是三百多两银子,那么王有龄帮胡雪岩开钱庄,让胡雪岩的事业从此发迹,那么胡雪岩从这次投资中得到的回报最少也是100倍。
这桩投资可以拿来当现在商业课的经典案例。
第二,药铺生意。
胡雪岩由于他小妾的原因结实了刘不才。
这个人在外人看来除了吃喝嫖赌外没有什么用,可是胡雪岩再和他聊天后知道他手里几张古方,向来密不外传。
由是想到了其中所隐含的巨大的商机,欲开一家药铺。
这家药铺就是后来的胡庆余堂。
只不过现在胡雪岩只是有一个想法而已,这个想法就是后来胡庆余堂能够建立最初的原因。
第三,当铺生意。
胡雪岩有了钱庄以后,人脉逐渐的发展起来,一次闲聊中无意听人提起典当行业是个暴利行业,于是就记在心头。
胡雪岩这个人胆魄真是一般人不能比,在没有足够人手的情况下,就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家当铺,并且借着在官场和商场上的势力以后逐渐开了有二十三家之多的分号,当铺行业也是组成他后来商业王朝的重要支柱。
第四,军火生意。
胡雪岩投靠左宗棠后,为左宗棠的西征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协助左宗棠建立了福州船政局,深的左宗棠的信赖和倚重。
左宗棠在西征的时候所用的款项都是交由胡雪岩来替他操办,包括药品的采购和军火的购置。
胡雪岩借用职权的便利和洋人大做军火生意,从中获利甚重。
第五,丝生意。
江南盛产丝,这里出的丝质量好,产量大供销全国,同时也出口到国外。
胡雪岩做丝生意与别人不同,他利用丝行这个组织将所有做丝生意的人联合起来,囤积生丝,操纵市价,待价格上涨时将生丝卖出给洋人获利很是丰厚。
但是成也丝,败也丝,在西方机器大潮流下中国的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终究是要破灭的,胡雪岩一生中最大的失败就是妄图以一人之力抗衡整个世界潮流的变化,结局是注定要失败的。
一个人一生的成功不见得于做对了多少事情,但是绝对不能有大的失误。
同样的一个人一生的失败,不是没有做对事,但是绝对出现了重大的失误。
胡雪岩在人生鼎峰时是晚清同时期少数几个不是科举出身能够获赐顶戴花翎官居二品的官商,同时获赐黄马褂,是大清有名的“财神”,出将入相亦为寻常,在左宗棠与李鸿章面前也是大有身份,可以说的上话。
可是有句话叫“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在辉煌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危机,如果没有看清楚自身的局势那么结局一定是凄凉而又悲惨的。
胡雪岩人生中最重大的两次失败都是在他人生最高峰时发生,所以结局无可挽回。
第一个重大失误。
在他帮助左宗棠西征有功时,同时也陷入了李鸿章和左宗棠的政治漩涡当中,一介商人如浮萍一般又如何能在这个漩涡中游刃有余,不伤分毫,所以结局依然注定。
如果它能够在助左宗棠西征结束后急流勇退,结局又是一番局面,越是站的高,越是跌的疼。
所以居安思危不是一句空话,一个人要常常反思自己才能减少错误。
第二个失误。
胡雪岩在事业有成后,自我的信心开始有所膨胀,这也许是所有人的通病,自己亦不能有所察觉。
可是,胡雪岩的好友古应春曾经力劝与他,让他收紧局面,只是胡雪岩没有听进去,这也就预示着他的失败。
胡雪岩的丝生意做的很大,借助官场与商场的势力垄断了丝生意。
他明明知道西方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英国已经进入了机器时代可是还是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抗衡这个世界潮流的趋势,这就是盲目自信了,过度的自信必然会导致灭亡。
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一个名人更是一本好书,品读名人的人生经历就相当于了解了这个人一生的经历,为我们个人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经验。
但是仅仅了解领悟还是不够,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知道而不去做那么也就是等于不知道,古人的“知行合一”的理念至今品来,越品越感觉难。
也许这就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吧。
姓名:闫政学号:152015 班级:机G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