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恩教育课题组内研讨活动及会议记录

感恩教育课题组内研讨活动及会议记录

经过实践,验证本次活动的可行性,征询领导意见,将本次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
活动过程中,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我们的研究成员信心十足、热情高涨,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开展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多种活动,使我们的学生早日成才。
备注
课题组内研讨活动及会议记录
第6次研讨活动
研讨主题
总结、撰写成果
活动过程
1、交流实验状况。
2、进行材料整理。
3、总结收获,再图发展。
收获与结论
课题组成员集中交流了近一段时间来的实验状况,总结收获,查找不足。将课题组成员的经验整理成册,为本次课题研究提供辅助,为校园环境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和有力支持。
虽然本次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半年时间,但多数成员反映时间还是不足,可能在实际实践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边实施边研究的方针,尽量使课题研究尽善尽美。
课题组内研讨活动及会议记录
第1次研讨活动
研讨主题
课题方向及可行性研究、立项申报
时间
2013年11月8日
活动形式
研 讨
参加人员
课题组成员
活动过程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确定课题组各成员分工。
3、拟建立课题研究网络平台。
4、研究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5、课题立项申报。
收获与结论
通过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调查的结果远远的在我们的心理预期之外,不曾想到当今小学生的感恩心理竟然缺乏到如此严重的地步。我们的调查手段是单一的、侧面的、不全面的,却能发现如此多的问题,可见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及时的、有必要的、有价值的。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和掌握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这些原因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我们采用与其相对应的教育方法,去改善和改变学生的想法及行为习惯,通往成功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我们不畏艰险,一定会进我们的最大努力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
备注
课题组内研讨活动及会议记录
第2次研讨活动
研讨主题
பைடு நூலகம்相关项目实验
时间
2014.4.25
活动形式
研讨
参加人员
课题组成员
活动过程
共青团活动
收获与结论
通过共青团带动全体学生,唤醒学生感恩意识,发挥共青团员的带头作用。由团委书记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予以配合。通过各种共青团活动和宣传活动,培育学生感恩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最起码的社会公德,是培养年轻一代健全人格的基本要求。使小学生从小了解父母、老师、同学、社会和大自然给予的恩情与恩赐,并能予以报答,教会他们认真的、务实的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培养美德,陶冶情操,步入文明,使小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备注
课题组内研讨活动及会议记录
第5次研讨活动
研讨主题
全面开展课题实践、撰写阶段性报告
时间
2015年3月26日
活动形式
研 讨
参加人员
课题组成员及9.5班全体教师
活动过程
1、全面开展课题实践。
2、撰写阶段性报告。
3、试行校本课程。
收获与结论
开展全校课题研究实践,对感恩教育实施的结果进行总结,在实施过程及时听取学生、教师及家长的意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调查社会反响,验证研究成果。
备注
课题组内研讨活动及会议记录
第3次研讨活动
研讨主题
相关项目实验
时间
2014年10月9日
活动形式
研讨
参加人员
课题组成员
活动过程
教职工参与以及家校互动
收获与结论
通过上一阶段的实践发现,教师和学生的带动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发动大部分的教师以及家校互动,才能完全掌握一个学生的教育情况和心理动态。感恩首先就要感恩自己的父母,如果一个学生连面对自己父母的时候还没有感恩意识,那么他在学校在社会做得多么多、多么好,那都是虚假的、无效的。只有学校和家长联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感恩就在身边,感恩时刻需要我们去行动。
时间
2015年5月10日
活动形式
研 讨
参加人员
课题组成员
活动过程
1、总结成果。
2、推广经验。
3、结题申请。
收获与结论
总结本次课题研究收获的各项成果,将有益学生的经验全面推广。征集优秀的个案分析和优秀论文。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并不是不懂得感恩,也不是不想感恩,实在是我们的教育不到位,只有让学生提高了认识,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更多的成果,这种成果,远远大于我们本次课题的收获,不仅是我们收获了许多,我相信学生们收获的要比我们的更深远、更有意义,这种收获将影响他们的一生,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家长同志们的理解和支持,部分家长反映,学校应该组织这种对孩子有益的活动,在家长的配合下,基本上所有学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次实践互动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赞扬。
备注
课题组内研讨活动及会议记录
第4次研讨活动
研讨主题
集中交流、材料整理
时间
2014年12月15日
活动形式
研 讨
参加人员
课题组成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