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排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目录一、工程概况∴√∴√∑大楼项目,位于深圳市∴√∑∨∨-×-∑∑∪∩,净用地面积约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楼栋数: 3#楼9层、总高米,二层地下室,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编制依据本方案编制依据主要包括如下:1、∴√∴√∑大楼3#总承包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纸2、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2006)5、深圳市相关法规及规定。
三、砌筑施工准备1、砌体特点及总体安排本工程包括砌体墙长且层高较高,标准层反梁、空调板多,且标高不一,因此砌筑施工时圈梁、构造柱须设置较多且单层砌筑量大,针对业主方对质量及工期要求,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按时、按质完成砌体结构施工。
砌体原材料堆放于施工电梯附近的临时材料堆场,砌体结构施工时,采用小斗车运输至北侧施工电梯入口处,由施工电梯运输至砌筑楼层,砂浆采用专用砂浆。
2、图纸及规范要求1、砌体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为。
2、专用砂浆强度等级为,其余要求满足国家标准。
3、镀锌钢丝网,宽度不小于300mm,与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网目不大于12mm×12mm,钢丝直径不小于。
4、外墙内侧及内墙、管道井抹灰厚度为20mm,在不同材质交界面处应挂镀锌铁丝网,与每边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网格间距为12*12mm,铁丝直径为。
5、门垛等于及小于100mm的均采用C20素混凝土浇筑。
6、外墙采用200mm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商铺分户墙、设备机房隔墙、防火墙及楼梯间分隔墙为200mm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局部房间隔墙及管道井为100mm厚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7、内墙及外墙底部均采用C20素混凝土浇筑200高。
8、填充墙和隔墙的构造柱位置详各层建筑平面,墙体门窗洞口处应设混凝土预制块。
9、砌体砌筑完成后7天以上方可进行抹灰,抹灰前墙面应满刷1~2mm厚界面剂,材料应符合《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2002的要求。
10、白色涂料墙面抹灰厚度及水泥砂浆墙面抹灰厚度统一为内墙抹灰层厚度为20厚。
11、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600mm设2Φ6拉筋。
拉结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700mm;配筋详见图下图。
墙体洞口下部应设2Φ6拉结钢筋,伸过洞口两边的长度每边不小于500mm。
墙体与框柱拉结钢筋构造详图一墙体与框柱拉结钢筋构造详图二墙体与构造柱拉结钢筋构造详图一墙体与构造柱拉结钢筋构造详图二墙体与剪力墙拉结钢筋构造详图12、砖墙砌筑至梁底,留出一定间隙,待下部平砌墙体沉实(约7天)后采用灰砂砖45°~60°斜砌,砌筑时应砂浆饱满逐块压紧。
砖墙顶部与梁连接做法13、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处应设与柱连接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墙中水平系梁14、墙长大于4m时的墙中,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宽度大于2m的洞口长度大于米独立墙端部、不同隔墙墙材交接处应设截面宽度与墙厚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大样详见下图。
梁上立构造柱做法注:填充墙和隔墙的构造柱位置除特别注明外,构造柱作法详上图。
15、门窗洞口选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续。
5、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标。
4、施工人员、材料及机械准备1、人员配备:(1)总指挥(副总指挥)的职责:对砌筑施工进行全面协调,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的调配,对现场重点问题处理表决。
(2)工程部的职责:在总指挥(副总指挥)的领导下,处理现场疑难问题,并且做好砌体施工日记,包括每天砌筑部位、砌筑量等,并且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统计。
及时与收料员取得联系,统计出数量。
(3)试验员的职责:在砌筑过程中做好砂浆等材料抽样检查,按规范要求负责做好砂浆试块及试块的养护工作。
发现任何砌筑材料有质量问题及时跟总调度联系退货,确保质量。
(4)砌筑工人的职责:根据质量及方案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砌筑,服从工长安排。
(5)技术部的职责在砌筑前,编制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并及时对总包、分包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形成交底记录。
在砌筑过程中对砌筑质量和进度进行监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及时制定补救措施。
(6)质量部的职责编制专项质量检验计划、过程控制计划、质量预控措施等,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组织检查各工序施工质量,组织重要部位的预检和隐蔽工程检查;组织分部工程的质量核定及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针对不合格品发出“不合格品报告”或“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并监督检查其落实。
(7)安全部的职责1)在项目安全总监的领导下,进行全面安全检查与巡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对查出的问题,负责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并监督整改。
2)组织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的宣传活动。
3)发生安全事故时,首先采取应急措施,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督促改进措施的落实。
4)负责收集整理安全管理资料,及时向上级安全部门汇报安全状况,填报安全统计报表等。
(8)物资部的职责:对砌筑过程中急需的材料设备及时组织进场,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此项工作,并且做好各砌筑材料单据的收发工作。
(9)动力工长的职责:砌筑施工前对新投入使用的施工电梯、切割机等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保养,对塔吊进行周期保养,确保砌体施工的顺利进行。
(10)塔吊司机、塔吊指挥的职责:对自己的设备进行检查调试、保养,确保塔吊正常安全运转,在操作过程中,特别注意起吊的速度和下吊的速度,指挥人员对钢丝绳、卡子完好程度及捆绑好坏进行检查后,方可指挥起吊,确保工地安全。
(11)电工的职责:砌筑过程中要对所用的电器设备,包括机械设备,进行不定期复查,保证使用率和安全频率,确保安全正常运转。
(12)各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在交接时,一定要有书面交底,对阶段存在的问题,后面注意的事项,如安全、质量、速度、所振捣的位置等方面。
2、主要施工机具设备准备:(1)施工电梯,切割机,手推车。
(2)主要工具:铁铲、砖刀、托线板、开缝铁皮、网线、皮数杆、灰桶、砖夹子、软水管、筛子、铁板、扫帚、手锯、灰头等。
(3)检测工具:水准仪、靠尺、卷尺、水平尺、线铊、磅秤、托线板、砂浆试模。
3、材料准备:(1)水泥实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品种、规格、强度、容重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规格应一致。
(2)采用专用砂浆砌筑,砂浆的强度需符合设计要求。
(3)砂:宜用中砂,过5mm孔径筛子。
砂含泥量不超过5%,不含草根块状泥等杂物。
(4)掺合料:石灰要充分熟化,禁止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5)水:用自来水。
(6)其它材料:拉结钢筋、预埋件、木砖需符合设计要求。
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允许偏差:四、施工操作工艺及方法1、砌筑1、砌筑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立皮数杆→排砖→拉线→砌筑→勾缝→质量验收2、施工工艺(1)测量放线:砌筑前,在楼面上定出墙体轴线位置,放出墙体边线和门窗洞口位置,在柱上标出标高线(建筑50线)。
(2)立皮数杆:在各转角处设立皮数杆,皮数杆间距不得超过15m。
皮数杆上应注明门窗洞口、木砖、拉结筋、圈梁、过梁的尺寸标高。
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
(3)排砖:第一皮砌筑时应试摆,按墙段实量尺寸和砌块规格尺寸进行排列摆块,不足整块的可锯截成需要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
(4)拉线:在皮数杆上相对混凝土砌块上边线之间拉准线,砌块以准线砌筑。
(5)砂浆:1)砂浆采用专用砂浆。
2)砂浆拌和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随拌随用,拌成后3~4h 用完毕,如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度时,必须在拌成后2~3h内使用完毕。
如使用过程中,砂浆出现沁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3)每一楼层的砌体必须留置一组砂浆试块,每一工作台班每台搅拌机取样不得少于一组。
搅拌砂浆应经常用砂浆绸度仪检测其绸度,工人不得随意加水搅拌,以免降低砌体强度。
(6)砌筑:1)砌块应提前1-2天适量洒水湿润,砌筑面也应该提前1-2天浇水湿润,不得随砌随浇。
2)砌块的上下皮的竖向灰缝应相互错开,相互错开长度不应小于150mm,并不小于L/3(L为砌块长度)。
如不能满足要求,应在水平灰缝设置2Φ6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长度应不小于700mm。
3)砌块墙的转角处,纵横墙相互搭砌,隔皮砌块露端面。
墙的T字交接处,应使横墙砌块隔皮露端面,并坐中于纵墙砌块。
4)每一楼层内的砌块墙体应连续砌完,不留接槎。
如必须留槎时,应留成斜槎(斜槎长度应不小于高度的2/3),或在门窗洞口侧边间断。
5)墙的转角处、与结构柱交接处,均应沿墙高或柱高600mm左右,在水平灰缝中放置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为2Φ6,钢筋应预先埋置在结构柱内,伸入墙内时不少于700mm。
6)以下墙体或部位不得留设脚手眼:①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
②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③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④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
⑤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⑥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7)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墙体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7)勾缝:在砌筑过程中,采用“原浆随砌随收缝法”,先勾水平缝,后勾竖向缝。
灰缝与砌块面要平整密实,不得出现丢缝、瞎缝、开裂和粘结不牢等现象,以避免墙面渗水和开裂,以利于墙面粉刷和装饰。
2、拉结筋由于本工程为存在大量的设计变更,考虑到装修阶段墙体经常发生变更及结构施工阶段预留的墙拉筋对结构表面损伤较大。
因此本工程的构造柱、外墙开间窗结构柱及梁、圈梁纵筋采取后期植筋的方法施工。
墙与构造柱、框架柱之间需设置拉结筋。
钢筋植筋深度为14d。
1、植筋施工工艺钻孔→清孔→填胶粘剂→植筋→凝胶2、植筋施工方法(1)钻孔使用配套冲击电钻。
钻孔时,孔洞间距与孔洞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清孔时,先用吹气泵清除孔洞内粉尘等,再用清孔刷清孔,要经多次吹刷完成。
同时,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残留在孔中的水分削弱粘合剂的作用。
(3)使用植筋注射器从孔底向外均匀地把适量胶粘剂填注孔内,注意勿将空气封入孔内。
(4)按顺时针方向把钢筋平行于孔洞走向轻轻植入孔中,直至插入孔底,胶粘剂溢出。
3、构造柱填充墙转角处或填充墙长度大于4m时,应设竖向构造柱,根据设计要求绑扎钢筋。
构造柱先预留插筋,待砌完墙后再用混凝土灌注,墙高超过4m时,设一道混凝土带,填充墙端部及阴阳角处加构造柱。
墙长大于4m时的墙中,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宽度大于2m 的洞口长度大于米独立墙端部、不同隔墙墙材交接处应设截面宽度与墙厚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和砌体组合墙大样图构造柱大样图构造柱截面尺寸除注明外同墙厚,C20混凝土,纵筋≥4B12上下锚入混凝土构件内长度不小于LaE,箍筋A6@200,箍筋加密区间≥500mm,并按柱表加墙柱拉结筋,墙体端部无钢筋混凝土墙柱时在端部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