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理疗

音乐理疗

音乐对於人的身心具有确实的治疗作用,根据研究显示,某些音乐特有的旋律与节奏能使人的血压降低,基础代谢和呼吸的速度减慢,使人在受到压力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较为温和。

西方国家将音乐配合医疗体系,广泛应用於各种心理及生理治疗之中,已不是新鲜的事了。

音乐的治疗功能,另一方面是透过音乐的物理作用,直接对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效果。

因为声音是一种振动,而人体本身也是由许多振动系统所构成,如心藏的跳动、胃肠蠕动、脑波的波动等。

当听到音乐产生的振动与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时,会使人体分泌一种生理活性物质,调节血液流动和神经,让人富有活力、朝气蓬勃。

此外,音乐具有主动的、积极的功能,是提升创造、思考,使右脑灵活的方法,并且能引导出重要的α脑波。

特有的音乐节奏与旋律,能够使我们平常较常用的主管语言、分析、推理的左脑,得到休息;相对的,对掌管情绪、主司创造力、想像力的右脑则有刺激作用,对创造力,资讯吸收力等潜在能力的提升有很强的效果。

在十九世纪初期,音乐就已经被用来促进病人的睡眠。

医师指出,失眠患者聆听适合的音乐,确实可减少安眠药及镇定剂的使用。

音乐的节奏会影响人体的贺尔蒙;相对於年轻人,老年人的新肾上腺素有明显的增加;该激素已经在最近的医学研究证实和睡眠的发生及夜间醒来的次数有关。

音乐促进睡眠的科学研究已在德国、美国及苏联等国家陆续被证实,美国医学审查委员会早已公布大多数的安眠药在病人使用两周後便失去疗效。

基於上述原因,音乐治疗渐受重视,并已经受到医护人员普遍的使用。

虽然各个研究使用不同的音乐,但其音乐都有一个共同点:音乐节拍都略等於人类心跳的速率。

节奏太快或太慢的音乐都不适於用来促进睡眠;节奏太快会让人紧张,太慢则会令人产生悬疑感。

医学实验证明,音乐的类型会影响脑部血液的循环,有的音乐会增加脑部的血量,使血液活动顺畅;有的相反,会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缓和外界的刺激。

例如在餐厅吃饭,柔和的音乐可使食欲及消化顺利,充份享受用餐的满足和愉悦,但是旋律快速的舞曲或节奏强烈的进行曲,则会使用餐的心情紧张,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

并非任何悦耳的音乐都可以达到提升心灵的疗效!根据美德日音乐心理学家研究实证指出:如果我们聆听的乐曲无法让我们感到亲切的话,是无法达到放松神经、解除压力的效果。

我们脑内的α波主宰人体安定平静的情绪,透过常听心灵治疗的音乐能有效加强α波,凌驾其它不安的脑波,达到身心松弛、心境稳定平和的效果。

音乐疗法是利用音乐消除心理障碍,达到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属于心理治疗方法。

根据心身障碍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选择音乐欣赏、独唱、合唱、器乐演奏、作曲、舞蹈、音乐比赛等形式。

心理治疗家认为,音乐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

通过音乐这一媒介,可以抒发感情,促进内心的流露和情感的相互交流。

自古以来,人类不仅把音乐作为艺术欣赏,而且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

音乐的作用在中国、印度、希腊和阿拉伯的原始文化中已被人们所关注。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乐记》就认为:音乐不仅能和谐生活、修身养性,还可以调节精神,有益健康。

在16和17世纪的音乐与医药著作中,也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详细记载。

进入18世纪,国外已开始对“音乐理疗”进行研究。

1807年,利赫订塞尔出版了一本著作《音乐医生》。

此后,有关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的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50年,美国创立了国立音乐治疗协会。

上世纪50年代,“音乐理疗学”诞生了。

音乐理疗已在欧美、日本等地广泛开展。

许多临床资料和实验研究证明:音乐可以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活跃思想。

丰富、改善情绪状态,有利于调整和改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消除孤僻儿童与周围环境的情绪和心智障碍,加强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和自信;若让老年人听他青年时代熟悉的抒情、轻松的音乐,可以唤起他对青年时代美好的回忆,有助于调节情绪,增强生活信心,可以调节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功能,对精神和神经系统有良好的影响;音乐还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

音乐对人体的作用,主要通过心理作用和生理作用两个途径实现。

在中国,音乐理疗作为一种有效的医疗辅助手段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对许多人来说,音乐理疗陌生而神秘。

这一状况正逐步得到改善。

音乐理疗在国内的发展前程应该很乐观,因为国内有数字庞大的“受众”。

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音乐理疗的最大的潜在消费群体,这个群体正在迅速膨胀,《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2030年,这一比例升至24%;2050年,将有近一亿的人口超过80岁。

另外,都市年轻白领由于承载着巨大的工作和生存压力,身心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舒缓和放松,他们也是音乐理疗的“目标客户群”。

音乐能养生、治病已被中外许多学者公认,尤其是中国古典音乐,曲调温柔,音色平和,旋律优美动听,能使人忘却烦恼,从而开阔胸襟,促进身心健康。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患抑郁症,经多方医治,不见疗效。

后来他向朋友学抚琴,久而乐之,抑郁症也就自然好了。

高血压病人听抒情的小提琴乐曲,可使血压降低10~20毫米汞柱。

让临产妇女听优美悦耳的音乐,可以分散她们在分娩时的注意力,减少疼痛。

更令人欣喜的是,音乐还能辅助治疗癌症。

美国癌症治疗中心之一的罗索哈特医院音乐治疗主任金泰尔,本人就是癌症患者。

1975年,她患了乳腺癌,病情很快恶化,被送进医院。

在医院里,她目睹癌症病友一个个死去,情绪十分低落。

正当她在准备后事时,会弹钢琴的父亲为她弹奏一些乐曲,以减轻她精神上的痛苦。

令人十分惊奇的是,音乐就像魔术师一样,慢慢驱赶了病魔,使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心情十分愉快。

病愈后,她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美国癌症协会组织的音乐治疗工作。

如今,她已成为世界知名的音乐治疗专家。

我国深圳一家肿瘤医院,还创建了“希望之光”俱乐部,每周3次为患者进行演出。

平时演员们深入病房为患者演唱,由患者亲自点歌点曲,已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由此可见,音乐是怡养心神,祛病延年的一剂良药。

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

《史记》云:“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埃及在远古时代的古典著作中称“音乐是灵魂之药”。

音乐疗法在临床上可分为单纯音乐疗法、音乐电疗法、音乐电针疗法。

单纯音乐疗法是单纯通过听音乐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因此它与一般欣赏娱乐性音乐有原则区别。

它是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同,而听不同的音乐,使人体机能得以不同的变化。

可治疗情绪不安、精神抑郁症、神经衰弱、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等。

选曲原则,一种是按患者情绪给以同样的音乐。

如患者情绪处于兴奋状态,就给予兴奋的音乐,去增强他的兴奋性,过一会儿,他就会感到疲劳了,自然会产生疲劳的情绪。

抓住这个时机,再给以有镇静效果的乐曲,最终会达到让兴奋情绪平静下来的目的。

如果患者的情绪处于郁闷状态,则应给以较压抑的小调。

因为某种情绪在音乐的支配下,达到顶峰时,会出现一个向相反情绪转化的时刻,而这一时刻,正是患者感到畅快的时刻。

另外也可根据患者的文化修养水平、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爱好选曲,而不是根据疾病的种类,对患者给以良好的音乐,会增加治疗效果。

音乐电疗法是患者接受音乐治疗的同时,还接受音乐电流治疗,电流与音乐是同步的。

其治疗方法是患者用耳机听音乐,音乐电流通过两个板状电极放在人体患部。

临床常用于神经痛、神经衰弱、头痛、失眠、早期高血压、扭挫伤等疾患的治疗。

音乐电针疗法是音乐疗法与针刺疗法相结合。

在进行音乐电针治疗时,病人一边用耳听音乐,一边进行音乐电针治疗。

由于音乐电流具有止痛、活血作用,从而加强了针刺的作用。

主要用于神经痛、肌肉萎缩等疾患及电针麻醉。

中医的音乐疗法 中医的音乐疗法是根据宫、商、角、徵、羽5种民族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进行治疗。

如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调式乐曲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式乐曲,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羽调式音乐,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不同类型的病人,可根据不同个性选用不同的音乐疗法。

对于肿瘤病人采用音乐疗法也为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之一。

肿瘤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关,故采用音乐疗法,可改变肿瘤病人的情绪,提高免疫功能,减少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肿瘤患者易出现暴躁、压抑、悲哀、愤怒、绝望的恶劣情绪,大多预后较差;反之,保持乐观良好的情绪,使免疫功能增强,有利于抑制和清除癌细胞,使病情稳定或好转。

故根据五音治疗原理,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暴躁在五行中属“火”,这类人做事爽快,爱夸夸其谈,争强好胜,办事稍有挫折易灰心丧气。

平时未发作时,应引导积极的一面,听些徵调音乐,如《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卡门序曲》等,这类乐曲旋律激昂欢快,符合这些人的性格,能使人奋进向上。

在情绪急躁发火时,应听些羽调式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等,能缓和、制约、克制急躁情绪。

压抑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

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

这些曲目风格悠扬沉静,能抒发情感。

当遇到挫折,情绪极度恶劣时,应听角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此类乐曲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使其从忧虑痛苦中解脱出来。

悲哀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们悲痛欲绝、欲哭不能的情况下,应给予引导排遣。

听商调式乐曲,如《第三交响曲》、《嘎达梅林》、《悲怆》等,能发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

对于久哭不止,极度悲伤的患者,应听徵调式音乐,如《春节序曲》、《溜冰圆舞曲》、《闲聊波尔卡》等。

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平肺,摆脱悲伤与痛苦。

愤怒在五行中属“木”,在愤怒万分,压抑心头时,,应听角调式乐曲,舒肝理气,如《春风得意》、《江南好》,克莱德曼的现代钢琴曲等。

在愤怒已极,大动肝火时,应以角调式乐曲,佐金平木,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陆》,艾尔加《威风堂堂》等。

绝望在五行中属“水”,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创伤,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绝望,故必须以欢快、明朗的徵调式乐曲,如《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中国的吹打乐等,能重新唤起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音乐治疗每日2~3次,每次以30分钟左右为宜。

最好戴耳机,免受外界干扰。

治疗中不能总重复一首乐曲,以免久听生厌。

治疗的音量应掌握适度,一般以70分贝以下疗效最佳.音乐与健康 曾有医学专家对爱好音乐者做过调查,发现常听古典音乐的家庭相处融洽;常欣赏浪漫派狂野音调的人,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