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芗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假设物体间的摩擦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不可能发生()A . 公路上的汽车无法开走B . 无法手握钢笔写字C . 行驶中的自行车刹车立即停止D . 我们将无法用筷子夹菜2. (2分) (2018九上·江门开学考) 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 .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 如果汽车所受外力突然完全消失,则汽车慢慢停下来3. (2分)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 教室内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为8mB .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sC . 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0m/sD . 老师讲课时的声音约为120dB4. (2分) (2017八下·常熟月考)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 .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 . “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 .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5. (2分) (2017八上·衡阳期末) 2015年5月31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前两名被美国短跑名将盖伊和罗杰斯包揽.凭借这一成绩,苏炳添成为当今跑的最快的黄种飞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苏炳添全程的速度约为8m/sB . 观众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竞赛过程中的速度C . 若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运动员的成绩会降低D . 冲刺时,以前面的盖伊为参照物,苏炳添感觉自己是前进的6. (2分)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B . 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C . 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D . 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比看到“白烟”开始计时更准确7. (2分) (2016八下·柳江期末) 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B . 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C . 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D . 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比看到“白烟”开始计时更准确8. (2分) (2019八上·黄石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舞台上缭绕的烟雾,是干冰升华由固体变成的气体B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 . 以地面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9. (2分)下面是从小强的物理笔记中摘录的部分内容,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 .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B . 三峡船闸;大气压原理C . “超声波碎石”:声音能够传递能量D . 牛顿提出了惯性定律10. (2分)下列四种物理现象中,有真有假.关于它们真假的判断,正确的是:()①在雷雨天,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②鱼儿在水底吐出的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③袋装快熟面从三明带到青藏高原,包装袋向外鼓起一些;④一杯热水拿到冷的空调房内,杯子的外壁凝结出大量的水珠.A . ①②为真、③④为假B . ②③为真、①④为假C . ①③为真、②④为假D . ③④为真、①②为假.11. (2分) (2018八上·湖南期中)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辞歌赋以及民间谚语,我们在欣赏的时候,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小芬同学对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其中正确的是()A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 . “霜前冷,雪后寒”——霜和雪的形成都是凝华现象,但一个需要放热,一个需要吸热C .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 . “小小竹排江中游,魏巍青山两岸走” ——竹排与青山的运动体现了运动的相对性12. (2分) (2018八上·孝南月考) 己知月球对物体也有引力。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
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A . 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B . 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C . 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 .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13. (2分) (2019八上·荔湾期末)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 . “露似珍珠月似弓”是——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B .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C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性“音调”高D .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14. (2分) (2019八上·顺德月考)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词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 . “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 . “人面桃花相映红” 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 . “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15. (2分) (2019八上·兰州期末) 生活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高压锅煮饭菜,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降低了水的沸点B . 黑色物体能吸收任何色光C . 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次声波的应用D .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二、填空题 (共7题;共19分)16. (1分)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水平路面上,分别以1m/s和0.5m/s的速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箱沿直线匀速推动了10m。
在此过程中,甲推木箱的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推木箱的力。
17. (2分)(2016·广安) 同学们一定知道抗战时的“驼峰航线”吧!一名盟军记者写了一篇报道,其中有一句是“山下盟军坠毁的飞机残骸折射的太阳光在几千米的高空都能看见!”其中这句话有一个物理专业术语用法错误,请你写出此处正确的术语应该叫做________;飞机坠毁的主要原因除日寇猛烈的炮火攻击外,还有就是高空中缺氧、大气压________(选填“很高”、“很低”或“正常”),发电机不能正常运转.18. (4分)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1)优美的歌曲是由于歌唱家声带________ 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___ 传到听众的耳朵的。
(2)看到海面倒映的白塔是由于光的________ 而形成的。
(3)以白塔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 的。
19. (2分)(2017·中原模拟) 如图所示,2016年4月12日,长安睿骋自动驾驶汽车从重庆出发行程近2000km,途径狭窄车道、陡坡急弯、车流人流、雨雾天气等考验顺利到达北京.这款汽车具备全速自适应巡航、交通拥堵辅助、自动紧急刹车、车道对中、自动换道、主动限速及语音助手七大核心功能,不仅可以通过前视摄像头、前视雷达、高精地图等实现停走型自适应巡航,还可以实现超车换道.它代表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无人驾驶研发领域的最新进展.请找出一个与以上情景有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信息:汽车通过前视雷达实现巡航;物理知识:电磁波传递信息.作答:物理信息: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20. (4分)(2016·南山模拟) 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国家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除了提高排放标准外,还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关于电动汽车你观察到了吗?拧钥匙转动点火;冬天开空调能将前挡风玻璃上的“雾气”吹散;汽车高速行驶中紧急刹车时汽车还要滑行一段路程;车轮都有很深的花纹;倒车时使用倒车雷达;通过后视镜可以看到车后的情况;汽车设计成流线型;汽车靠电驱动…从短文中找到与下列物理知识对应的现象填在对应的横线上.物态变化:________;惯性:________;光的反射:________;声音定位:________.21. (4分) (2017八上·兰陵期末)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m/kg0.10.20.30.40.50.60.7G/N0.98 1.96 2.94 3.92 4.90 5.88(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________;(2)分析如表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3)以下四个图象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4)图D中所示的墙体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倾斜.22. (2分) (2017八下·老河口期中) 如图是小雪制作的“抓鱼手套”.她在普通橡胶手套的着力处增加几个尼龙搭扣的小勾面,这些密集而弯曲的小勾面增大了接触面的________,从而增大了________,使人更容易把鱼抓牢.三、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7分)23. (7分) (2017八上·太仓期末) 小勇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能/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________.(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4)图2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3中的________(填序号).24. (4分)(2017·黄冈模拟)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a、b所示,酒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甲、乙是使用这两套实验装置实验后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用a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________图,理由是________.(2)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探究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①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 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②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_______(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25. (6分)(2019·北部湾) 小明同学经常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