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面试礼仪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专家指出面试的过程对于一个人能否被录用起着关键作用。
如果礼仪得当,就可以为自己的整体形象加分;但如果忽视了礼仪或礼仪不当,即使水平和实力再强,也有可能与自己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
因此,面试对于广大的公务员考生却变成了难事。
他们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很多考生笔试成绩很优秀,同时也进入了面试,但在此过程中却没有发挥出好成绩,使得他们无缘最后的成功。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面试,并在面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呢?“成功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并非空话,它要求我们时刻做好应试准备。
在此,中政教育专家结合多年经验向考生讲述面试考场如何言谈举止更能受考官青睐。
一、敲门礼仪
进入他人的房间或办公室,都应该轻轻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以贸然闯入。
下面介绍一下公务员面试考场敲门的礼仪。
敲门的指法:考生应用右手食指或者中指弯曲后敲门,不要用多个手指或者手背、手掌用力拍打。
敲门的节奏:敲三下,相当于“有人吗”、“我可以进来吗”的意思。
咚咚咚之间的间隔为0.3~0.5秒,太快会让人感觉心烦,太慢会给人感觉散漫不自信。
敲两下,表示自己与对方比较熟悉,相当于说“你好”、“我进来了”的意思。
如果敲四下以上,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敲门的强度:力度大小应适中,要坚定并有一定力度。
力度太大会让考官受到惊吓,给人以粗鲁没有教养的感觉;力度太小让人感觉你胆子太小,紧张过度。
敲门后的等待:敲门后要等待考官应答。
如果没听到考官说“请进”的口令,考生应等待3秒钟再次敲门,声音适度提高一点;如果仍没有听到考官应答,则可以3秒钟后推门进入。
关门:无论考生进来之前门是开着还是关着,考生都要关门,这体现考生的修养。
关门时声音不能太大,要用手扶着门柄关门。
关门时要尽量避免整个背部正对考官。
如果门上是碰锁,最好先旋起锁舌,关上门后,再放开,以减轻关门声对他人的干扰。
然后,缓慢转身面对考官。
二、问候礼仪
考生进入考场见到考官后要主动向考官问好,以示礼貌和尊敬。
一般的问候方式是行鞠躬礼并问“各位考官好,我是X号考生”。
三、鞠躬礼仪
鞠躬,意思是弯身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郑重礼节。
在我国,鞠躬常用于下级向上级,学生向老师,晚辈向长辈表达由衷的敬意。
亦常用于服务人员向宾客致敬。
有时还用于向他人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一)基本动作规范
(1)行礼时,立正站好,并拢双脚,保持身体端正。
(2)面向受礼者,距离为两三步远。
(3)男士的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搭放在腹前(右手搭在左手上)。
(4)伸直腰,以腰部为轴,整个肩部向前倾15°以上(具体视行礼者对受礼者的尊敬程度而定),视线由对方脸上落至自己的脚前1.5米处(15°礼)或脚前1米处(30°礼)。
(二)鞠躬注意事项
A.脖子不可伸得太长,不可挺出下颏。
鞠躬时目光应该向下看,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不可以一面鞠躬一面看着对方。
B.鞠躬时,嘴里不能吃东西或叼着香烟。
C.鞠躬礼节在直起身时,双眼应该有礼貌地注视着对方,如果视线移向别处,即使行了鞠躬礼,也不会让人感到是诚心诚意的。
D.鞠躬时,弯腰速度适中,之后抬头直腰,目视考官,等待回应。
四、告别礼仪
当主考官示意面试结束时,应微笑起立,感谢用人单位给予自己的面试机会,然后道声“再见”,没有必要握手(除非考官主动伸手)。
如果之前进入面试室时有人接待或者引导,离开时也应一并致谢告辞。
考试心理调节方法
一、切忌苛求完美
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即意味着永远的自我否定者,因为他永远达不到他为自己所定的任何一个目标;绝对的完美主义者也意味着不知轻重、不分主次,他会强迫自己在每一个细节上做着过分的不必要的停留。
面试前,完美主义者最愿意干的,是给自己制造出数以千计的心理压力;面试中,完美主义者会尽量地掩饰、遮盖自己的不足之处。
然而,却忽略了面试的根本目的——全面而准确地展现自己的风采。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个人的缺点必然是越抹越黑,一个人的优点则是越擦越亮。
所以面试时,不必自怨自艾,不必妄自菲薄,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不必害怕在面试官严厉的目光下暴露自己的缺点而动摇信心,成了一个蹩脚的完美主义者。
二、树立自信心
面试还没有开始,很多人的信心大厦就已经垮掉。
他们知道在公务员录用中,面试是最关键的一环,因而习惯性地无限度地夸大面试中的每一个因素,把每一个因素都当成难以逾越的大山。
结果,他们不战而败,弃甲投降。
他们对面试因素的误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面试考官。
面试考生经常把考官想像成为“冷面杀手、阴阳怪气、笑里藏刀、盛气凌人、挑三捡四、傲慢无礼……”的人,考生必须要无条件地接受考官的百般责难和挑剔。
其二,同一职位的竞争者。
考生总是把他的竞争对手想像成为个个服装整齐、年轻俊逸、学历不凡、气质潇洒、无懈可击的人,总觉得自己浑身都是毛病,处处不如对手。
其三,考生自己。
“我可能运气不好,我说话过于紧张,我的西装不够漂亮,我个子太矮,我缺乏应变力,我……”。
总之,自己处处不行。
面试前在心理上对各种因素过分夸大,会让他们无法自如地展现自己。
一旦在心理上接受某个假设,他将一步一步地踏入自我设定的陷阱中,从而严重地影响到他的理性判断力,而这正是面试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面试者可以把面试官想象为你的上级,把竞争者设想为你的同事。
这时,面试的场景将化为一种互动的人际情境,面试者就能够在一种轻松的心理状态下从容应对。
我们习惯构想出形形色色的敌人,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将自己固定在几种不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中。
我们习惯性地说:“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或者,我们一贯认为“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或者,我们经常以为“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
承认一方,否认另一方,就必然会将你带入不必要的敌对状态中。
真正健康的、成熟的人际交往模式应该是“我行——你也行,我好——你也好”。
这种心态的特点是:去发现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光明面,从而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
一旦拥有了这种态度,面试者不必劳神费力地去讨好主考官,压制别人,他将能坦然自若地表现自己的所有优势,他将能理性地绕过自己和主考官有意无意设下的陷阱。
三、表现不卑不亢
面试中,最好不要让主考官明显地意识到,你在试图讨好他。
原因很简单,不妨设想,现在你代表着某单位去做面试官,你愿意为自己单位招录一个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的人吗?面试中,自卑的人过于敏感,他很容易就想到了“坏了,进入僵局了”,而一旦陷入这种自己设定的社交紧张状态,他可做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否定自我,讨好别人,尤其是要讨好有权势的人。
面试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模式。
而人际交往的合理原则是,既要顾及他人的需要,亦要考虑自身的需要。
自高自大令人讨厌;自轻自贱令人可怜。
现在,设想一个自卑的人是你的部下,你会单独交给他一项任务吗?你会让他追讨公司的债务吗?这就是在面试中,唯唯诺诺的人不被看重的原因所在——如果面试者代表个人向面试官让步,那么他也会代表单位向其他团体让步。
面试官倾向选择自信的面试者,固然可能是被这样的人吸引,但更主要的则是面试官代表面试单位信任了他。
四、可有适当的焦虑
公务员面试至关重要,而绝大多数的面试者在这个重大关头出现应急性的焦虑,这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面试者要学会以平常心接纳自己的焦虑,一旦能做到这一点,面试者就会发现,面试焦虑远非那么可怕。
焦虑主要是生理层面的内容,它要来便来,绝不会因你想摆脱它而消失。
焦虑给我们带来了不快,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摆脱它。
但是,你愈想摆脱它,你也就在它身上加上了越多的注意力。
一句话,你越想摆脱焦虑,你就会越焦虑,而你越焦虑,你便越想摆脱它,结果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摆脱这个恶性循环的唯一办法便是自己在心里暗示自己“由它去罢”。
一旦你不再注意你身上的焦虑,焦虑状态便会自然而然地“要去便去”了。
因此,面试前,也包括面试中,面试者要学会接纳自己正常的焦虑,带着正常的焦虑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克服掉考前种种不利心理因素轻装上阵,无异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江苏人事考试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