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六章物质的构成(上)
构成物质的微粒
1.引入:化学模型的构建
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一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的特征。
例:人们用水分子结构模型来了解水分子的构成:两个氢原子成104.5°角附在氧原子上;
比例模型棍棒模型
2.分子
(1)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分子构成物质的举例:水(水分子)、蔗糖(蔗糖分子)、氧气(氧气分子)、蛋白质。
(3)分子由原子构成,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4)分子构成的描述:以分子A m B n为例,1个A m B n分子由m个A原子和n个B原子构成。
如1个H2分子由2个H原子构成;1个O2分子由2个O原子构成;1个H2O 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
注:区分不同的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不同的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
由原子构成分子时:
① 相同的原子种类,不同的原子个数,能够成不同的分子。
如O2分子与O3分子、CO
分子与CO2分子、SO2分子与SO3分子等。
① 相同的原子个数,不同的原子种类,也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如H2与O2、N2,H2O
与CO2、SO2,CO与N2,SO3与NH3等。
例题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C.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原子
(1)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2)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金属(金属原子),金刚石(碳原子),石墨(碳原子)等。
*原子和分子的区别和联系:
(3)相同点:①分子原子的体积都很小,只能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
②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两者的关系如图所示。
(4)不同点:①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②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构成。
(5)原子的结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原子由一个居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原子中心,集中了原子几乎全部的重量,带正电,质子与中子构成。
质子:原子核的组成部分,质子的数目决定了原子的性质和种类,带一个正电荷。
中子:质量约等于质子,不带电。
夸克: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
电子:质量几乎可以不计,带一个负电荷,围绕原子转动,一定情况下,原子可以
得到/失去电子成为离子。
原子符号(X A Z)中X——原子种类,Z——质子数,A——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注: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金刚石、石墨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原子排列不同,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如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足球烯(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
金刚石石墨C60
(1)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又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2)结论: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②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解成原子,(3)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相对原子质量:以碳-12原子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的比值成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题
例题1.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B.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4.离子
(1)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在一定条件下,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成为带电离子。
(2)离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3)离子种类: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带负电。
总结: ⎪⎪⎪⎪⎩
⎪⎪⎪⎪⎨⎧⎩⎨⎧⎩⎨⎧离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粒子
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 5.微观粒子的运动
(1)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越快,如蔗糖分子在热水中融化的比冷水中快。
(3)物质的扩散现象是微粒运动的宏观表现。
(4)各种微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微粒间隔较大,固体微粒间隙较小。
(5)各种微粒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使微粒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即空隙。
(6)物质三态的变化原因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定的空隙和相互作用,且微粒不断运动。
6.元素与同位素
元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同位素概念: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
元素、同位素的比较
特别提醒:
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包括:
①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位素原子,如O 168、O 178、O 188。
② 质子数相同、化合价不同的元素,如0、+1、+3、+5、+7、-1价的氯元素。
③ 质子数相同的单核粒子,如Cl -与Cl 原子都属于氯元素。
④ 元素只论种类,不讲个数。
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即原子的“孪生兄弟”。
同位素原子有“三相同三不同”,三相同是: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三不同是:中子数不同、原子质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7.元素周期表
(1)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110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科 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2)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
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此外,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了分区。
(3)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4)周期表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
例题
例题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电子构成D.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例题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B.该元素中子数为40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1.2019年4月15日,中央电视台曝光部分药品胶囊重金属铬元素含量超标.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铬元素的信息图,你认为从图中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A.元素符号B.相对原子质量
C.原子核外电子数D.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
中获取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3.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确定元素的种类
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
D.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题组
1.分子是的一种微粒。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3.分子由构成。
4. 是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
5. 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6.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都是微粒,(需要扫描隧道显微镜)。
都能构
成。
分子由构成,不能再分。
7.原子的构成:原子由,构成;原子核由,构成。
8.质子带,中子带,电子带。
9.离子是由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的。
10.微粒在不停地做。
温度越高,运动越。
11. 是微粒运动的宏观表现。
12.微粒之间有。
13.微粒间有,试解释三态变化。
14.汞由组成(宏观),汞由组成(微观)。
15.氯化钠由组成(宏观),汞由组成(微观)。
16.元素周期表按原子序数排列,每一横为一,每一纵行为。
17.A x B y的相对分子质量
A、B两元素的质量比:A元素的质量:
A元素的质量分数=
A元素的质量=
A x
B y的质量=
18.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