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龙段技术交底

合龙段技术交底

合龙段施工技术交底项目名称:中铁二十局西城客运专线工程部位:养家河大桥1.内容:养家河大桥合龙段2.施工依据:2.1:养家河大桥西成客专施桥15及西成客专施桥参152.2:《铁路移动模架制梁施工技术指南》TZ323--20102.3:《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324-20102.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 J1148-20112.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J1155-20113.工程概况:养家河大桥主桥上部为三跨PC变截面连续箱梁结构,跨境组合40.75+56+40.75m,合龙段跨度2m,截面高度3.05m,腹板厚度48cm,底板、顶板厚度40cm,翼板60.8—25cm,钢束顶板8束,底板20束、底板备用束2束。

4.施工技术参数及标准(1)、养家河大桥共计3个合龙段,合龙段长度2m、截面中心高度3.05m。

单个合龙段混凝土21.6方、重量约56吨。

合龙段锁定图纸见西成客专施桥参15-28合龙段预埋件。

(2)、合龙段高差小于等于15mm,轴线偏差小于等于10mm5.施工工艺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施工,合龙段采用挂篮吊装施工,采用临时锁定低温浇筑,合拢前焊接劲性骨架使两悬臂端临时连接,保持相对固定以防止合龙段混凝土因早期热胀冷缩而开裂、同时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气温较稳定时浇筑混凝土,避免混凝土处于升温,微压状态下达到终凝,避免受拉开裂。

(1)、合龙段吊架以挂篮直接前移作为合龙段吊架(悬臂两端同时对称前移)。

养家河大桥合龙段长度2m,在主墩悬臂施工即将完成前完成边跨现浇段施工。

悬浇块段施工结束后,保留挂篮和模板,拆除上下走行道板、内滑梁和内顶模架,然后直接将挂篮前移,使前端吊杆紧贴对面的混凝土端部界面,将底模和侧模继续前移直到与已浇筑段搭接10~20cm长度,在吊杆处进行切割避让。

为消除底板线性差影响,确保底模板与已浇箱梁底板密贴,在原底篮之上铺设一层厚度15mm的竹胶板作为底模。

吊架底模重约11t,侧模中10t,总重满足30t以内的要求。

吊架底篮和侧模前端同样吊挂固定在挂篮上横梁上面,后端悬挂在已浇梁段上,因此6#块浇筑时应确定吊点位置并准确预留。

对吊架进行调整后适当固定合龙段底板和外侧模板(待劲性骨架焊接完成后再最后调整和紧固,将其密贴在悬臂端和边跨现浇段上)。

然后将现浇段和梁面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并清走多余的机具或材料。

接着将及现浇段上所有的观测点高程精确测量一遍。

配合监控单位做好合龙高差控制,合龙段的高差和轴线偏差,尤其注意底板的高差,确保合龙段顺接,不得出现错台和折线,影响合龙质量。

(2)、压载配重为保证悬臂合龙施工始终保持荷载平衡和高程稳定,合龙段施工前须按设计要求进行配重。

配重采用砂袋,每侧悬臂配重为合龙段重量的一半即28.6t。

实施配重时必须做到两悬臂端同时对称等量加载,按作用线中心和块体中线分中放置。

为保证劲性骨架连接杆与预埋件紧密接触,可适当调整两边重量和高程使之同时满足焊接要求和合龙精度要求。

待劲性骨架焊接完成后,调整配重使之两边重量相等。

(3)、焊接边跨合龙段刚性骨架焊接边跨合龙段钢接杆前先将配重压载至控制标高值,并将底模和侧模调整紧固到位,安装好底腹板钢筋和波纹管,然后再进行临时锁定。

锁定材料采用3.123m长45号工字钢,底板、顶板各三组,每组2根,按设计图与边跨现浇段和6#块上的预埋钢板进行焊接。

焊接时要选择较稳定的天气并在一天气温较低时迅速完成,保证焊接质量,焊缝厚度不小于设计,焊缝焊角高度不小于10mm,且保证工字钢与预埋件紧密搭接。

施工前工字钢长度须根据合龙段长度作为适当调整。

(4)、安装余下腹板钢筋和相应波纹管,安装固定好内侧模和内顶模,然后安装顶板钢筋和横向、纵向波纹管,穿合龙束钢绞线,浇筑混凝土。

合龙段的混凝土浇筑时间选择在一天气温较低、温差变化比较小的时段进行。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安排专人不断地吊走放置在合龙侧的配重。

施工结束时,应卸走悬臂端的全部配重。

卸除平衡中与浇筑混凝土同步等量的进行。

合龙段混凝土要加强振捣,确保新老混凝土间的连接。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采取覆盖养生措施,在顶面覆盖薄膜、土工布;待合龙段混凝土龄期达到10天且强度达到90%以上的设计强度后按设计要求张拉顶、底板纵向合龙束和横、竖向预应力筋并压浆。

张拉过程中及时解除体外临时刚性支撑,以消除体外水平支撑对预应力张拉效果的影响。

(5)、张拉合龙束、压浆,拆除边跨挂篮吊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时,张拉边跨顶、底板预应力钢束及边跨合龙段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张拉原则和顺序为:先底板束后顶板束,先长束后短束,同编号束同时对称张拉,顶、底板交错进行。

张拉完成后及时压浆。

张拉部分预应力束后即应解除临时锁定的劲性骨架,确保预应力施加效果。

(6)、体系转换底板及顶板合龙束张拉压浆完毕后,拆除主墩临时固结,实现体系由双悬臂状态向单悬臂状态的转变。

临时固结解除时采用人工、空压机进行凿除支墩砼,按先边跨后中跨侧,放张临时固结的钢绞线并割断支撑钢管,支座锁定钢板解除,逐步完成体系转换,专人负责检查和督促现场施工。

(7)、拼装中跨合龙段吊架先合龙的边跨合龙完成后,拆除相应的挂篮吊架,保留中跨合龙用的另一套挂啦。

将其前移形成吊架,施工方法同边跨合龙段。

(8)、刚性骨架焊接、钢筋模板波纹管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同边跨合龙段,注意同步卸载。

(9)、预应力钢筋张拉、压浆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时,且混凝土养护期不小于10天后张拉50%永久钢束,后拆除刚性连接继续张拉其余钢束。

张拉中跨合龙段顶、底板束并及时压浆,张拉顺序先底板束再顶板束,先长束再短束,顶、底板束交错,同束对称张拉。

张拉压浆完成后及时及时进行封锚施工,已保证预应力施工质量。

(10)、吊架拆除吊架拆除采用5T手拉葫芦、卷扬机等配合下落,顶面的构建在顶板上可直接用人工拆除所有连接件销钉等使其成单片后下落。

(11)、边跨直线段与相邻悬臂端部以及中跨之间的合龙精度(即标高差)不大于15mm;体系转换完成后,梁顶标高误差为10mm。

(12)、梁体尺寸混凝土质量等检查按现行规范的有关要求执行。

6、主桥边跨、中跨合龙张拉钢束和顺序(1)、边跨合龙段浇筑完成并待混凝土强度及弹模达到90%,且龄期达到10天后,张拉边跨顶底板预应力钢束及边跨合龙段横向、竖向预应力筋,边跨底板束、顶板束(2)、浇筑中跨合龙段并待强度及弹模达到90%,且龄期达到10天后,张拉顶、底板纵向预应力束。

纵向预应力筋张拉遵循先底板束后顶板束,先长束后短束的原则,同类束两侧对称张拉。

7、合龙段施工注意事项和安全注意事项A、在浇筑合龙段砼前,进行3天全天候温度测量,每4小时测量一次大气温度,绘出时间温度变化曲线,从中选择一天中温度最低时段为混凝土浇筑完成时段。

同时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箱梁的收缩变形,防止合龙段混凝土缩裂或压坏,应在一天内气温最低,且在两悬臂端高差最小时进行合龙施工。

B、减少混凝土浇筑时间,要控制在4小时之内,为保证混凝土合龙质量,混凝土掺加微膨胀剂40kg/m3。

C、中、边跨合龙时,在各悬臂端加配砂袋两端砂袋应保持各端受力均衡。

混凝土浇筑时,砂袋同步卸载,以保持悬臂端的稳定。

D、合龙段上的预埋件位置要准确、无偏差,以方便合龙段外锁定焊接。

在进行焊接时,将下面的混凝土浇水湿润,防止焊接时钢板热量传至混凝土。

E、挂篮进场组装完成后应进行荷载试验,验证其承载力和各项指标达到设计及施工要求后,方可正式使用。

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构件用途、不得随意使用自制构件、禁止对构件随意切割和电焊。

F、作为拉杆的精轧螺纹钢,应逐一进行检查或者取样试验,确保其完好无损、无弯曲,在制作、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应采用海绵条和胶带纸进行缠裹保护,严禁出现电焊、氧气打火等损失,以免引起脆断。

G、拉杆应保证各杆受拉尽量一致H、各栓接处应按设计装满螺栓,不得随意减少,受力螺帽必须使用双螺帽,以确保使用安全。

I、各后吊点垫梁底部由于箱梁坡度影响,必须进行抄平,确保垫板和吊杆受力均匀。

所有吊杆连接器应检查完好,所连接的吊杆旋入连接器内的长度必须相等并各占连接器长度的一半,所有吊杆锚固螺帽均应设置双螺帽。

L、位于同一T构上的2套挂篮的移位必须同步对称进行,位移差不得大于20cm;移动时,挂篮后部应设置保险倒链,移动速度不超过2m/min。

M、各悬浇段的底板与腹板钢筋分块吊装、浇筑混凝土以及拆除挂篮必须均衡作业,确保两侧的不平衡重不大于设计要求。

N、挂篮中的施工用动力、照明电线必须由电工铺设,按照一机一闸一保护的原则布置用电系统,并经常检查,以消除漏电、短路隐患。

O、与挂篮和悬浇块件无关的多余设备尽量不要摆放在悬浇梁上,尤其是端部。

闲杂人员不得上桥,桥上作业人员尽量避免集中在悬臂一端,移挂篮和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止不平衡移动和浇筑,避免较大偏载,保证悬臂稳定。

P、挂篮下部及周围悬挂安全防护网,防止高空坠落和坠物,保证安全。

Q、挂篮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使用安全。

R、临时固结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项目部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和加固,所使用的构件必须完好,确保承载能力。

交底人:接受人: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