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S235线惠来神泉至靖海月山段路面改造工程K82+769-K100-204.8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范浩彬审核:汪建聪批准:欧阳静达广州市市政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2019年9月18日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根据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设计》《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 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及规范而编制;二、工程概况省道S235线惠来神泉至靖海月山段路面改造工程(K82+769~K100+204.8)全长17.435.8km,本项目起于神泉镇区,与G238线相交,起点桩号为K82+769,经澳角、华家、芦园、沟疏、赤澳、前詹镇、港寮,止于惠来靖海镇月山,终点桩号为K100+204.8。
设计路面宽度12米和9米,图纸设计结构层为分为挖除新建及利用旧砼路面破碎后加铺基层两种结构,挖除新建结构层为18cm3.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8cm水泥稳碎石基层、25cm水泥混凝土面层,加铺基层结构层为5%水泥稳定碎石调平层+基层平均21cm,25cm水泥混凝土面层。
三、总体施工部署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和以往的施工经验,本项目混凝土路面施工采用三辊轴机组铺筑工艺,由于三轴整平机本身的局限性,不能象滑模摊铺机那样一次性完成砼路面摊铺成型作业,需要配合人员和辅助机具较多,开工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各项准备工作,因此该分部工程实施总的原则是“科学策划、充分准备、规范操作、精细检查、总体受控”。
1、项目组织机构为确保目标的实现,我们将按业主的要求,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各方面紧密配合,施工中加强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做到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文明施工,建立健全各项技术、质量管理制度,配备足够的工程机械和组建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投入本次工程施工中。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工程量,并保证工程顺利进展和有效指挥,我项目经理部配备有技术负责人1名,施工员、技术员各1名,项目部质检、安全、设备材料、财务等部门配合工作,相应人员均由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形成一个高效、精干的强有力的管理机构,确保工程质量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具体人员配备如下: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负责:质检负责:技术员(测量):试验负责:机械设备负责:养生负责:2、施工队伍准备及安排为确保项目施工质量,精心挑选具有多年混凝土路面施工经验的队伍,具体为现场配备劳动力不少于22人,其中设备操作手2人,模板工6人,混凝土工6人、切缝锯纹2人,钢筋工2人,配合人员6人,养护人员4人。
3、设备及机具配置施工前配备齐全施工机械及配套的机具,并有足够的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具体配置见下表。
四、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案1、施工准备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采用商品预拌混凝土,利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至现场摊铺、捣实,该工程设计主车道+混凝土硬路肩宽度为9~12米,按照板块划分2幅浇筑,采用左右分幅浇筑的方法施工。
1.1、预拌混凝土厂位置在前詹镇西埔村,距离施工现场较近,不用担心运送期间混凝土含水率产生较大的变化,且各项原材料均经过检测符合要求,配合比设计满足设计要求。
1.2、基层的检查验收及修补:检测基层的强度、压实度、结构层厚度、平整度、高程、横坡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基层表面浮动矿料扫至路面以外,表面杂物已经清扫干净。
1.3、人员培训与技术交底:在摊铺开始前,对施工、试验、机械、管理等岗位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对各工种技术工人进行技术操作培训。
技术人员、操作工人对工序衔接、各工序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1.4、道路、通信准备:确保施工时运送混凝土的道路畅通,不得延误运输时间和损坏基层。
在摊铺现场和混凝土厂之间建立快速有效的通信指挥系统,有专人不间断值班,进行生产调度协调和指挥。
2、工艺流程基层验收→测量放样及模板安装→混凝土拌和→混凝土运输→卸料及布料→振捣→拉杆安装→人工补料→三辊轴整平→精平饰面→压纹→切缝→养生→填缝→检测及交工验收。
3、测量放样及模板安装3.1、测量放样支立模板前在基层上进行模板安装及摊铺位置的测量放样,对桩位按宽4.5m~6m长每10m设一桩放样,对敷设的导线每10米进行高程测量。
测量放样的质量要求和允许偏差符合规范的规定要求。
3.2、模板的要求模板采用刚度足够的槽钢制成;模板的高度为面板设计厚度25cm;长度以两人能够搬动为宜,一般为4~6m。
3.3、模板的安装模板安装的平面位置和高度通过拉线绳进行控制;模板垂直度通过垫木楔方法调整;底部的空隙用砂浆封堵,模板的固定采用背部焊接钢筋固定支架,支架间距在lm以内,用钢钎固定;模板内侧与混凝土接触表面涂脱模剂。
模板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紧密平顺,模板底部不得有漏浆、前后错茬、高低错台等现象。
模板能承受摊铺、振捣、整平等设备的冲击和振动而不变形、不位移。
3.4、模板的安装精度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平面位置、高程、宽度、顶面平整度等进行检查,检查结果需满足规范要求。
3.5、模板的拆除当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8.0Mpa时方可拆模;拆模时使用专用的工具,不能损坏板边、板角和传力杆、拉杆周围的混凝土,拆下的模板及时清除砂浆等物,并矫正变形和修复局部损坏。
4、混凝土质量4.1、混凝土质量检验和控制:按规范要求检验混凝土的各项指标,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制备抗弯拉强度试件,控制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0一35℃之间。
混凝土拌和物均匀一致,和易性满足规范要求,每车料的到场坍落度需符合规范要求。
5、卸料及布料5.1布料前将下承层表面清扫干净,并洒水润湿。
5.2、有专人指挥车辆均匀卸料;在摊铺宽度范围内均匀卸料。
采用人工布料,尽量防止布料整平过的混凝土表面留下踩踏的脚印,还要防止将泥土踩踏入混凝土中,布料速度与摊铺速度相适应。
5.3布料的松铺系数根据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和路面横坡大小确定,一般在1.12-1.25之间。
坍落度大时,取低值,坍落度小时,取高值。
超高路段,横坡高的一侧,取高值,横坡低的一侧,取低值。
布料后混合料表面大致平整,不得有明显的凹陷。
5.4、密排振实混合物布料长度大于l0m时,可开始振捣作业。
振捣作业采用插入密排振捣棒组时,间歇插入振捣,每次移动距离不宜超过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不得大于0.5m,振捣时间宜为5~15s。
(特别注意板边,板角的振捣工作,振捣器不应碰撞传力杆和拉杆,防止改变其正确位置)。
5.5拉杆安装面板振实后,立即安装纵缝拉杆,插入的拉杆应牢固,不得松动、碰撞或拔出。
若发现拉杆松脱或漏插,应在横向相邻路面钻孔重新植入。
5.6人工补料在三辊轴滚压前,振实料位高度宜高于模板顶面5-20mm,在滚压后进行观察,混凝土表面过高时人工铲除,过低时用混合料补平,应使表面大致平整,无踩踏和混合料分层离析现象,严禁使用水泥浆找平。
5.7、三辊轴整平1)作业单元划分:三辊轴整平机按作业单元分段整平,作业单元长度宜为20-30m,振实作业与三辊轴整平两道工序之问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 min。
2)滚压方式与遍数:在一个作业单元长度内,采用前进振动、后退滚压的方式作业,宜分别进行2-3遍。
滚压遍数与料位高差、坍落度、整平机的重量和振捣烈度有关,主要依靠经验和经过试铺确定。
3)料位的高、低控制:在作业时,要有人处理三辊轴前料位的高、低情况,过高时,人工铲除,三辊轴下有间隙时,应使用混合料补足。
4)静滚整平:滚压完成后,将振动辊轴抬离模板,用整平轴前后静滚整平,直到平整度符合要求、表面砂浆厚度均匀为止,静滚遍数一般为4-8遍。
5)表面砂浆控制:表面砂浆厚度宜控制在4mm±lmm,被振动轴提起向前推移的水泥砂浆,逐渐变稀浆,要人工刮除丢弃,刮除的砂浆不能再用于路面内,上一作业单元的水泥砂浆不得向下一个作业单元推赶。
5.8、精平饰面1)整平饰面:三辊轴摊铺的整平施工宜在混凝土初凝时间的1/3以内完成,并立即用旋转抹面机进行第一遍饰面。
在抹面过程中,调整好抹面机与路面的接触角度,从路面以外,沿横坡方向,由板的一边向另一边抹面,使表面砂浆沿横向也均匀。
第一遍整平饰面,在整平轴静滚整平后尽快进行,抹面机的速度应均匀。
2)精平饰面:第一遍抹面机饰面后留下的浆条,必须进行第二遍饰面。
在抹面机完成作业后,应进行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缺边、掉角。
使用抹刀将抹面机留下的痕迹抹平。
精平饰面后的混凝土表面应无抹面印痕,致密均匀,无露骨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
宜在混凝土初凝时间的1/2以前完成。
6、压纹精平饰面后的混凝土表面用压纹机具进行压纹,压纹深度应满足规范构造深度要求。
7、切缝施工横向缩缝、纵向缩缝、施工缝上部的槽口均采用切缝法施工。
锯缝要及时,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要根据水泥的凝结时间、外加剂类型和候条件等因素通过实践来确定合适的锯缝时间,首次摊铺的锯缝时间可根据施工温度与施工后时间的乘积为250(温度小时)或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5.0-10.0MPa来大致掌握,横向缩缝最长不能超过24h,纵向缩缝不能超过48h,切缝宽度为3-8mm,深度为1/5板厚。
横向缩缝间距按设计要求与中线垂直,若一次摊铺过长,每隔10-20m跳切,之后再按5m切,以减少断板情况。
8、养生砼终凝后12~24小时覆盖好土工布或薄膜,洒水或灌水养护,养护不得少于7天。
9、成品保护9.1、施工过程中妥善保护好已有的桩位、水准点。
9.2、基层修补完善后多加保护,最好能封闭交通,不能封闭交通的路段实行交通管制,禁止重车通行;通行的车辆密闭,防止杂物洒落于路面。
9.3、模板安装好后,严禁任何机械、车辆碰撞。
一日碰撞变位,应立即重新测量纠正。
9.4、运送混凝土的车辆装料前,应清净车斗,排干积水,以防破坏拌和料的质量。
9.5、安装好的钢筋网、拉杆、传力杆、胀缝等要严格保护,严禁任何机械、车辆冲撞。
9.6、混凝土路面养生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在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踏,但不能破坏用于养生的薄膜。
混凝土路面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五、质量安全控制措施1、加强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员质量、安全意识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质量、安全教育。
质量好坏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关系着施工企业的声誉,要把质量、安全作为企业的第一生命,认真搞好工地宣传,采用现场分析会、观摩会等形式,不断提高全员的质量、安全意识。
2、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针对本段的工程特点,设置专职的质量、安全检查监督机构,由专人负责,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质检及安全负责人为副组长和相关技术人员参加的管理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