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年季期末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卷)
课程:生理学试卷()使用班级:
命题人:朱祖成考试时间:
授课人: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8X2分=16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negative feedback:在体内自动控制系统中,由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原有的反方向变化。
2、threshold:在保证刺激的作用时间、刺激强度-时间的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使细胞兴奋所需要的最小的刺激强度。
3、blood coagulation: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4、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无需腔气量)X呼吸频率。
5、胃肠激素:由胃-肠粘膜层内的多种内分泌细胞所合成和释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的总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ATP酶、 Na+、K+、ATP、Na+、K+
2.β1受体、M受体
3.呼吸运动、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4. 物理、化学
5.头、胃、肠
6.皮肤、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辐射散热
7.80-180、自身 8.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9.适应现象、编码作用、换能作用、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10.双向性、绝缘性、生理完整性、相对不疲劳性
11.单向性、可总和、后发放、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兴奋节律的改变、突触延搁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D
2、E
3、E
4、D
5、A
6、C
7、D
8、C
9、D 10、E
11、D 12、A 13、E 14、A 15、E 16、D 17、E 18、A 19、B 20、B
21、D 22、E 23、A 24、C 25、A 26、D 27、E 28、D 29 C 30、B
四、问答题(32分)
1、何为动作电位?试述动作电位的特点。
(5分)
答: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两侧点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快速而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2分)其特点有①具有“全或无的现象(2分)②不衰减性传导(2分)③脉冲式传导(2分)
22
答:(一)体内CO2增多时,呼吸运动将加深加快,(1分)其机制①体内CO2增多时,动脉血中P CO2升高,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通过化学感受性反射引起,(1分)②体内CO2增多时,动脉血中P CO2升高,CO2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与水化合生成H+,其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2分)
(二)体内缺O2时,呼吸运动将加深加快,(1分)其机制体内缺O2时,动脉血中P O2降低,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通过化学感受性反射引起;(2分)(三)酸中毒时,呼吸运动将加深加快,(1分)其机制①酸中毒时,血液中H+浓度升高,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通过化学感受性反射引起(1分)②由于血液中H+很难通过血-脑屏障,故血液中H+浓度升高,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小,故酸中毒时,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
(1分)
4、正常成年人一次迅速大量饮用1000ml清水或饮用1000ml生理盐水或快速静脉注射1000ml生理盐水。
试问三种不同情况下,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12分)答:(一)正常成年人一次迅速大量饮用1000ml清水后,尿量显著增加;(2分)其机制,一次迅速饮大量清水后,水经小肠吸收入血,使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水利尿);(3分)
(二)正常成年人一次迅速大量饮用1000ml生理盐水,尿量基本无明显变化,(1分)其机制,血浆晶体渗透压不发生变化,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无明显改变,(1分)此外,血容量的扩充也并不十分迅速,对容量感受器的刺激也较小;(1分)
(三)正常成年人一次快速静脉注射1000ml生理盐水,尿量增加,(1分)其机制,快速静脉注射1000ml生理盐水后,因为大量液体直接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内,血液迅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显著减低,有效率过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因此,尿量增加。
(2分)另外,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也可使血容量增加,心房被扩张,刺激容量感受器,传入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可抑制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使尿量增加。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