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学生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一(2)班全体任课老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
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你们对自己子女的关心,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支持,对我们教育工作的最大帮助。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觉得家长会的真正意义在于给孩子鼓励,在孩子们心中,来参加家长会,也就是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爱,他们会感到无比骄傲、幸福。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小孩踏入小学的大门将近四个月了。
我知道,有很多家长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小孩在这些日子的学习中,成绩怎么样?在学校表现怎么样?班级排名怎么样?学习能力和发展的潜能怎么样?因此,我们召开这个家长会,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家长进一步配合老师,做好一些工作,加强你们和学校之间的联系,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绩!大家都是忙中抽空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我就开门见山地说今天开会的几个主要事情:首先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本学期语文学习对我们小学生的要求: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书写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17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3个生字。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接下来我想对大家说的是在这三个多月的学习中,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一点成绩。
一、在班级建设方面:主要是精心培养了一批班级小干部。
我们班现有37人,男生22人,女生15人,很明显,男生在人数上占相当大的优势。
说实在话,由于完小的撤并,这届的一年级学生人数较多,再加上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薄弱,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于是,我就在班级小干部的培养上动了很大的脑筋。
首先,我把每周的语文早读课的领读权交给了几个平时学习自觉性较高的同学,由他们来分期领读,实行轮换制。
负责的学生也较认真,站在讲台上俨然是一位出色的小老师。
每天的眼保健操也是如此。
有了他们,我最现实的感受是:早读课我可以改改作业了,课前同学能够比较安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了,课间操也能认认真真地做到位。
因而,在开学至今的三个多月中,我班连续三次被评为校“银星中队”的称号,当仁不让地摘得了“金星中队”的桂冠。
在此,我要谢谢这些孩子的家长,为我们班提供了这么好的孩子。
二、在学习方面。
1、初步培养了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在课堂上,不能形成一定的课堂常规,再好的老师也会竹篮打水——白忙一场。
我着重塑造典型的学生,在认真听讲方面,我们班的大部分同学是我口中经常表扬的对象,我在这里尤其要表扬三个同学:朱吴菲、朱心妤、王鸿雯。
在我的印象中,这三个同学从来没有开小差的时候,我都有些佩服:一个一年级的同学,一两堂课如此,不算是很困难,难的是能每堂课都能这样,这需要多么大毅力呀!2、积极培养了课堂大胆发言的习惯:我现在上课比较多的问法是: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用你喜欢的方法读读这些句子,你读懂了什么?本课的生字,你觉得哪些字容易读错,请你给同学们友情提个醒?你最欣赏谁的读书?请你夸夸他,请你学学他。
你觉得还可以怎么读,可以读得更好?你用什么方法能够很快认识并记住这些生字?你觉得这个字应该怎么写,才能写漂亮?等等。
这些充满民主的、开放的问法培养了很多学生。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同学有凌天一、沈子枫、胡文杰、奚贝阳、奚飞阳、周润飞等,有了这些活跃分子,我才不会孤独地站在讲台上,课堂因此才有生动与色彩。
3、着重培养提笔就是练字的习惯。
我们的孩子现在的书本都是新课程,注重的是孩子们的识字、写字能力。
我着重强调了写字的姿势和态度、从基本笔画抓起,引导分析字的间架结构,经过这几个月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有不少学生的写字,这些同学继续努力,字会很有希望。
三、在活动方面童年时的时光应该是快乐的,不能让我们刚踏入一年级的孩子们觉得:走进了校门,也就失去了快乐的童趣。
因此,我尽可能地带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从不因为你这位学生学习上可能有点跟不上其他同学,而让他留在教室里,不去上艺术、体育等。
当然,我们的孩子也是非常出色的,他们对待活动的热情比任何时候都高涨。
在前不久举行的“弘扬长征精神”主题班队活动中,我们的孩子认真对待,利用空余时间排练节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活动评比中,我班获得了低年级组的二等奖。
这都是大家辛勤劳动的结果。
以上是我就学生们三个多月来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情况所作的一点总结。
若家长们想知道更多关于孩子的情况,会后可以问我或其他任课老师。
第三点,我想和大家就如何辅导、教育孩子共同探讨一些问题,与各位家长作一些沟通。
父母是孩子们最贴近的老师,家长的举动莫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家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此,我希望家长百忙之中多抽出时间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不要以我们工作太忙了抽不出时间,或者说我自己也不懂为由,毕竟孩子的成长是一次性的,错过了就没有机会再补救。
我有一个外甥,他在木渎实验小学读三年级。
每天的一般性的作业、每周的写话,老师都要求家长辅导,我的感受就是:在实验小学上学,简直就是在比家长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
我想要求你们做些什么呢?(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据有经验的教师说,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在小学低年级。
所以,孩子入学后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一句格言说得好:“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由此可以看出,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多么重要。
相当一部分家长感到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存在着放学后孩子不是先写作业,而是先玩,直至玩够了才磨磨蹭蹭写作业,即使写作业也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做那,学习不专心的现象。
我觉得这种学习态度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表现。
因此,我建议家长应该采取激励措施,想方设法培养孩子主动做事的习惯,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让他把学习看成头等大事对待,放学后先处理作业,甚至不管做什么都应该养成先做事后玩的习惯。
在这样的教育中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做好每一件事的习惯,使孩子受益终生。
某些孩子学习不好,做事拖拉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习惯的表现。
怎样让孩子获得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的习惯呢?(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1、在家里为孩子布置一个学习的小天地。
书桌、椅子的高度要适中,在桌子上摆上课程表、小台灯、小闹钟、地球仪等,为孩子创设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和优美的学习环境。
2、刚入学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时间较短,稳定性也差。
所以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是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发展阅读的兴趣。
孩子不是学您说的,是学您做的,手不释卷的妈妈不会有不爱看书的孩子,看书习惯养成,一辈子改不掉。
博学多闻多半得自广泛阅读,知识丰富的孩子,学校功课大体也都优秀。
不如我们大家都来做到一句话:关掉电视,打开书本。
家长在旁边看书学习,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
久而久之,对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便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家长尽量多用温和的语气,引导性的话语与孩子交流,避免粗暴和简单的惩罚与对话。
尤其在外人面前更该对孩子温言软语但不纵容,以免对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不少孩子早晨起不来床,甚至来不及吃早饭,饿着肚子去上学,结果到了第三节课,精力不充沛,以致头晕、肚子疼。
二是书包里的书本文具要让孩子自己收拾。
过分包办会让孩子形成依赖的错误思想,应当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成为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的习惯。
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比如第二天上什么课,头天晚上要把书装好,铅笔削好,本子放好。
教会孩子整理书包,告诉他书应该怎么放(比如大书横着放,小书竖着放两本),放哪里;记作业的本子放哪;文具和学具盒放哪;卫生纸放哪。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若家长代劳,孩子第二天到校后很可能会不知学习用品放在何处,经常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
建议家长为孩子制作一张作业正确率统计表,鼓励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全对的,给孩子画一颗星,不要养成家长代孩子检查作业的不良习惯。
家长可以每周或每个月与孩子共同进行小结,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准备一个记事本,让孩子专门用来记当天的作业或第二天要带的物品,也可以作为草稿本用。
三是教会他们看课程表,不要以为小朋友就不懂,其实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多教几遍就会自己看了,对于以后他们自己整理书包,检查作业都有好处。
(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及早阅读。
孩子从小就应当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这件事虽不能一时显现出效果却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为家长的您最好每天抽时间陪孩子读书,不只是督促孩子读,而是自己做爱读书的榜样。
还要提供健康有趣的阅读材料。
就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刚刚学完了汉语拼音,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家长就可以在这时为孩子准备好一些书籍,如童话故事,三字经,儿歌等,只要孩子有兴趣,就让他读什么书。
(2)协助任课老师,认真完成各项作业,加强家校间的联系。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知识获得之后,更重要的是及时的巩固。
其实,学生最多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
因此,睿智的家长经常会与教师联系,多方面协助老师。
我觉得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协助老师。
1、协助老师促成孩子的作业习惯。
一定要有监护人看孩子做完作业,每天回家你查一查:有没有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正确不正确。
偶尔罚重写也很有必要。
最后签上你的名字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