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概论往年部分试题答案

经济法概论往年部分试题答案

往年中央电大试卷考过的案例分析题(不全,仅供参考)1、2000年3月,某银行职员甲出资15万元,拟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取名为红星公司,假设该个人独资企业成立,因业务繁忙,便聘请朋友乙负责事务管理,同时规定,凡乙对外签订标的额超过2万元以上的合同,须经甲同意。

6月,乙未经甲同意,以个人独资企业名义与善意第三方丙签订了购入3万元价值货物的合同2001年10月,因企业连续亏损,甲解散了个人独资企业。

2001年12月,丙要求甲偿还在企业存续期间所欠其货款1万元。

甲以企业已解散为由,拒绝偿还债务。

问:(1) 该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过程中有哪些不符合法律要求?(2)乙与丙签订的购人了万元价值货物的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3)甲以个人独资企业已解散为由拒不还款,其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参考答案:(1)不符合法律要求之处有:①甲不能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不得作为投资人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②企业名称中不能有“公司”宇样。

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家关于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企业名称应与其责任形式及从事的营业相符合,个人独资企业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责任”或者“公司”字样。

(2)乙与丙签订的合同有效。

因为法律规定,投资人对受托人或者聘用的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3)甲以个人独资企业已解散为由,拒不还款,其行为不正确。

因为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五年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2、某为某一合伙企业人之一,因其身体状况欠佳,故决定退出该合伙企业,并按规定提前30日通知了其他合伙人。

这期间,另一合伙人以该合伙企业名义与某电器公司签订了代销电冰箱的合同。

徐某有销售电器经验,故要求加入该合伙企业,提出只负责销售,并须给其一定的利润提成,其他合伙人口头表示认可,从此徐某便以该合伙企业的名义到处活动。

某在办理退伙事宜时,因合伙企业与电器公司供销电冰箱的合同刚签定不久,故未将此合同有关事宜进行结算,某退伙后,即去外地看病。

该合伙企业在原来的经营过程中,因经营问题严重,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导致该合伙企业解散。

电器公司得知该合伙企业解散的消息后,即向法院起诉,请求该合伙企业偿还代销电冰箱的款项。

问:(1)某退伙是否有效?某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是否还应承担责任?为什么?(2)在该案的诉讼活动中,徐某可否被列为被告?为什么?(3)徐某以合伙企业名义到处活动的性质应如何认定?参考答案:(1)某退伙有效。

法律规定:合伙企业未约定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某对台伙企业的债务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法律规定,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

本案中某尚未退出合伙企业时,代销电冰箱的合同已正式签订,且在某办理退伙事宜时,也未将此合同有关的债权、债务进行结算。

因此,某对此项债务应承担连带责任。

(2)徐某不能被列为被告。

法律规定,新合伙人人伙时,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

本案中徐某要求人伙,而其他合伙人只口头表示认可,外未正式订立书面入伙协议,因此徐某并非合伙人。

(3)徐某的行为是委托代理行为而不是执行合伙事务。

代理是指代理在代理权限,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本案中,徐某以合伙企业名义从事各项活动,其又非合伙人,故应认定为是一种民事委托代理行为。

3、某钢铁企业(中方)拟与英国一公司(外方)共同组建中外合资经营钢铁企业,双方拟定的合营企业合同的要点如下:(1)注册资本总额1000万英镑,中方出资400万英镑,英方出资600万英镑;(2)中方以机器设备、厂房、办公楼等出资(其中厂房已为下属企业贷款作为抵押),外方以机器设备和技术、现金出资;(3)合营企业董事长只能由英方担任,副董事长由中方担任;(4)合营为30年,合营进入20年时,各方可按各自出资比例减少注册资本30%;(5)合营过程中发生争议时,适用于英国法律。

请问:上述合同要点符合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符合法律规定,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外方投资比例不得低于25%;(2)中方出资存在不合法之处,根据规定,合营各方可以以设备、现金等出资,但不得以其已设立担保的财产作价出资;(3)不合法,根据规定,董事长、副董事长应由合营各方协商或董事会选举产生,双方均可以担任董事长,一方担任董事长的,另一方担任副董事长;(4)不合法,根据规定,合营期间不得减少注册资本;(5)不合法,根据规定,合营企业双方发生争议时,只能适用于中国法律,当事人不得协议选择适用外国法律。

4、为迎六·一儿童节,甲商场向乙服装厂订购一批童装。

合同中规定:乙服装厂应于5月20日以前交货。

合同签订后,乙服装厂未能按期履行其交货义务。

并且一直延至6月20日才将货发来。

甲商场收下了这批宣装进行销售,但上市销售情况不好。

于是甲商场以乙厂逾期交货为由拒付货款并要求迟货。

双方为此引起纠纷。

问:此案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甲、乙双方签订的购销童装的合同为有效的经济合同。

合同成立后,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但是,在本案中:乙厂未能按照合同规定的日期向甲商场交货,属违约行为,应当承担逾期交货的违约责任,向甲商场支付规定的逾期交货的违约金;甲商场在乙厂发来货后,收下了这批童装并将其上市销售,在此情况下,应视为甲商场同意收货。

国此,甲商场不能以乙厂逾期交货为由要求退货,而应按照合同的规定向乙厂支付货款,如不按约向乙厂支付货款,还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5、水果摊商A与果农B达成口头协议,由B向A供应柑桔2000公斤,每箱10公斤,共200箱。

由B负责包装、装箱和发运。

协议还规定了价格、交货日期等。

一周后,B如约将200箱共2000公斤柑桔运至规定地点。

A在验收这批柑桔时发觉包装较差且部分柑桔个头、颜色均不太好。

于是拒绝收货付款。

双方为此发生争执。

问:双方所订的购销柑桔的协议是否有效?引起这场争执的原因是什么?此案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A、B之间关于购销柑桔的协议(合同)主体合格,容合法,主要条款明确,应确认为有效的经济合同。

(4分)引起这场纠纷的原因在于双方在口头协议中没有对包装标准和货物质量标准作明确、具体的规定。

对此,双方均有一定的责任。

因此,双方应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的原则进行协商。

(6分)6、年初某农场与粮食收购部门签定了粮食购销合同一份。

夏季来临正值粮食即将收获之际,该农场所在地区连日暴雨,大大影响了粮食的收割进度并导致粮食减产。

为此该农场向粮食收购部门说明情况并请求延期交货和减少供货数量。

问:该农场未能如期按量交付粮食是否要承担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法律责任?为什么?参考答案:该农场虽未能如期按量交付粮食也不必承担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法律责任。

因为该农场虽未能履行合同并非是其主观过错所致,而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天气恶劣)造成的。

根据经济合同法的有关条款之规定,在此情况下农场及时向粮食收购部门通报了情况后,可以不必承担其未完全履行合同的责任。

7、甲公司与乙公司开发部签定了一份商品购销合同。

合同中规定:乙公司开发部负责供应甲公司某种货物若干,并规定了交货的日期和方式,甲公司预付定金20万元。

此外,合同中还规定了双方的违约责任。

合同履行期到,乙公司开发部未能按时供货,对此,甲公司要求乙公司开发部双倍返还定金并承担违约责任。

经查乙公司开发部系乙公司部职能部门,未领取营业执照且不具备法人资格。

请问:此案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此合同无效。

因为乙公司开发部为乙公司的部职能机构,既未领取营业执照也不具备法人资格,所以按照《合同法》规定,开发部无权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对外签定经济合同。

所以可以确认其与甲公司所签定的购销合同为无效的经济合同。

《合同法》规定,无效的经济合同不得履行。

此合同的签定双方均有一定的责任。

根据有关条款,乙公司开发部应退回所收定金并支付一定利息,以适当赔偿甲公司的经济损失;甲公司无权要求乙公司开发部双倍返还定金和承担合同中规定的违约责任。

8、A公司和B公司签定一份儿童服装购销合同。

A公司在4月1日发出要约,要求B 公司在1个月承诺。

B公司于4月5日收到后即承诺。

由于发生洪水导致该地区通讯中断,至5月5日承诺才到达A公司。

A公司没有提出疑义。

至5月20日,市场上儿童服装价格上涨,B公司以“市场价格有变,不能执行原合同”为由拒绝履行,而与C公司签定了买卖合同。

新合同约定,由B公司负责货物运输,5月25日B公司依合同将货物交给承运人。

5月26日货物在途中由于交通事故而焚毁。

现A公司、C公司都要求B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请问:(1)B公司的承诺是否有效?为什么?(2)B、C公司货物买卖合同标的物意外灭失的责任由谁承担?为什么?(3)B公司是否对A公司、C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参考答案:(1)B公司的承诺有效。

合同法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发生承诺,按通常情况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本案虽然承诺到达要约人时间超过承诺期限,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时限而不接受承诺外,故该承诺有效。

(2)C公司承担标的物灭失的风险。

公司法规定,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的,出卖人对标的物交付第一承运人后,标的物的毁损、灭失的风险即由灭受人承担。

(3)B公司对A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因为A、B两公司合同已生效,B公司不履行即违反合同,故B公司应承担责任。

(4)B公司对C公司不承担违约责任。

B公司按时供货,已尽合同规定之义务。

货物灭失属不可抗力,故B公司不承担责任。

9、某公司与某企业于2000年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

合同规定:公司向企业购买VCD 机2000台,单价450元/台,货款90万元,交货日期、地点已定。

合同订立后5日公司向企业预付20万元预付款,货到后15日付清全部货款,一方违约,即按未履行部分总值的每日1%支付违约金。

合同成立后,公司认为价格偏高,即派人到企业协商降低价格事宜。

协商后,企业同意降价,但要求增加订货量,为此公司订货员与企业又签订了一份补充合同,该补充合同未经公司盖章,仅由业务员签名,企业如期供货,公司全部验收。

结算货款时,公司以未授权其业务员增加订货,补充合同未经公司盖章为由,不承认其中有关条款,仅同意按原合同规定的数量和补充合同规定的价格付款,为此双方发生争议,诉诸法院。

企业请求没收公司的预付款20万元;公司按约支付企业120万元货款;按违约支付违约金。

请问:(1)双方签订的补充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2)企业是否有权没收公司的预付款?为什么?参考答案:(1)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