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政府投资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指南1 总则1.1 为规范深圳市政府投资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及投资概算报告(以下简称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明确编制的原则、内容和深度要求,结合深圳市政府投资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特点,制定《深圳市政府投资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1.2 有关深圳市政府投资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的定义和范畴请参见《深圳市政府投资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总则部分第1.2条。
1.3 初步设计报告应在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遵循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按有关标准、规范进行编制。
1.4 初步设计报告是进行项目建设及验收的重要依据。
编制初步设计报告时,应认真进行调查和研究,取得可靠的基本资料。
设计应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密切结合实际,节约投资,注重经济效益。
初步设计报告应有分析、论证及必要的方案比较,并有明确的结论和意见,文字简明扼要,图表完整清晰。
1.5 初步设计报告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内容有较大变化,其调整投资未超出批复额度范围的,须以独立章节对变更部分进行定量补充论证,对超出批复额度范围的,应报请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
1.6 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详细描述项目需求、项目建设目标与任务,明确业务处理流程、数据结构与流程、功能和性能需求。
(2)根据项目需求分析,明确初步设计对象及内容,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
(3)根据项目的内容组成和技术特点,进行系统划分,并对各组成部分进行设计。
(4)根据系统设计,确定系统集成方案,明确项目的招标方案。
(5)提出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方案。
(6)编制初步设计概算和实施计划, 列出概算汇总表和各单项工程费用明细表,说明经费来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等。
1.7 初步设计文件应根据需要将下列资料列为附件:(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意见、专题报告的审查意见、重要会议纪要或文件等。
(2)项目需求调研报告。
(3)与项目相关已建系统的“验收情况说明”及由业务部门出具的相关系统的“系统应用情况说明”。
(4)有关部门对项目外部资源获取的初步意见。
(5)其他相关专题研究报告。
1.8 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应遵循“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原则,尽可能利用市政府已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投资。
1.9 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或类似项目实施经验,初步设计概算的编制单位应具有工程咨询或工程造价资质。
1.10 初步设计概算原则上不能超过可研报告阶段批复投资估算的10%。
初步设计概算经有关部门审批后,作为控制项目总投资的重要依据。
1.11 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除执行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要求2.1 初步设计报告的文档应统一命名为:项目名称+初步设计报告。
2.2 初步设计报告应由前引部分、正文部分和可选的补充部分组成。
2.2.1 前引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1) 封面;2) 编制人员名单;3) 编制单位资质证明;4) 前言;5) 目录。
2.2.2 正文部分应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1) 项目概述;2) 建设单位概况;3) 需求分析;4) 总体设计;5) 分项设计;6) 项目管理方案;7) 运行维护方案;8) 初步设计概算;9) 项目效益与风险分析。
2.2.3 补充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1) 附录;2) 附件。
2.3 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时使用的基本术语应参照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以及国际、国内的惯用术语。
除此之外,对理解报告有重要影响的术语,应做出必要的定义。
2.4 初步设计报告中各类流程图、结构图、配置图等图形表示方式及符号应符合GB/T 1526、GB/T 13502 和GB/T 14085 等的规定。
2.5 初步设计报告中要求的相关附图和附表,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提供,所有图表宜采用通用软件工具(如Visio、Powerdesigner、Rational Rose 等)制作。
2.6 初步设计报告中的词汇宜使用中文,必要时可在中文词汇后加注相应的外文词汇并放在圆括号内。
在确需使用无相应中文词汇的外文词汇时,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
若使用的外文词汇较多,应集中汇集为词汇表。
2.7 初步设计报告中使用缩略词汇或简称时,应在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在圆括号内注明非缩略词汇或全称。
2.8 涉及保密内容的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印刷、传送、使用和保存等,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与有关规定,并须在封面右上角明确标注保密等级。
3 编制内容3.1前引部分3.1.1 封面内容应包括项目名称、编制单位和编制日期,需要时按规定标注相应的密级。
3.1.2 编制人员名单应单列一页,按以下顺序列出:审定、审核、校核、编写人员、参编人员。
3.1.3 前言部分应简述初步设计报告编制的背景、过程及其他有关情况。
3.2正文部分3.2.1 项目概述简述项目背景(包括项目由来、可行性研究概要等)、设计依据(列出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应的批复文件以及引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和主要参考文献等)、建设目标与任务(确定项目建设所要达到的水平,描述项目的建设范围、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效益与风险、相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重点难点问题、主要结论和建议等。
3.2.2 建设单位概况简述项目建设单位的名称、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机构、人员(技术力量)情况等。
多个单位参与建设的项目,按照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的顺序分别列出前述信息。
3.2.3 需求分析通过对项目建设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描述与分析,并从用户、业务、功能、信息量、性能、安全等方面归纳、整理需求,形成需求分析报告。
3.2.3.1 现状描述与分析从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管理、环境等方面描述项目建设的条件和状况,详细描述项目建设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2.3.2 用户分析1 从系统管理用户角度,详细分析管理用户的构成、数量及其使用要求。
2 从系统服务对象角度,详细分析服务对象的构成、数量以及使用要求。
3.2.3.3 业务需求分析从建设单位职能定位、社会服务功能需要、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需要等方面,结合行业特点,提出项目建设的业务需求。
3.2.3.4 功能需求分析1 根据业务需求,提出业务功能的内容、结构、流程及相关指标。
2 分析项目主要功能领域的构成和边界,简述每个功能领域涵盖的主要功能点和操作要求。
3.2.3.5 数据需求分析1 分析项目的数据分类、数据结构、数据来源(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资源)。
2 分析项目涉及数据的计算处理量、存储量、备份量、通信传输量等。
3 对项目现有数据量(计算处理量、存储量、备份量、通信传输量等)进行分析,提供项目未来数据量的测算结果。
4对大型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项目,需要考虑系统的数据迁移需求,分析数据迁移对象、被迁移数据的结构、数据迁移量等。
3.2.3.6 性能需求分析1 分析项目涉及系统性能方面的要求,包括并发事件响应能力、并发会话维护能力、并发交易处理能力、并发计算执行能力、信息传输通信能力、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等指标。
2 提出服务器设备、存储与备份设备、网络设备及通信线路、系统软件(含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应用软件、终端外设、安全系统等信息系统关键组成部分支撑能力需求。
3.2.3.7 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分析1 按照国家有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标准规范要求,结合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明确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2 通过调研分析项目所在单位的信息系统安全现状,结合不同安全保护等级对应的基本要求,提出项目涉及到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和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3.2.3.8 关联系统需求分析从功能、流程、数据等方面归纳、整理项目与外部关联系统的需求。
3.2.3.9 接口需求分析1 提出项目需对外部系统提供的接口,说明接口的作用、功能、用户、互操作流程以及技术实现机制。
2提出项目需要使用或依赖的外部系统接口,包括接口的作用、功能、用户、互操作流程以及技术机制与要求。
3.2.3.10 项目边界及约束条件分析1 分析和界定项目的业务边界、系统边界、网络边界、安全边界等。
2 分析项目的关键约束条件及其作用和影响,提供关键约束条件的详细说明。
3.2.3.11 运行管理需求分析1 根据项目对运行和管理方面的要求,提出项目的可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要求。
2 分析项目运行管理能力存在的差距,提出运行管理的组织保障要求,确定需要新增的组织保障能力。
3.2.3.12 需求分析附图、表1 附图(1)现有网络拓扑结构图;(2)现有应用系统体系架构图;(3)现有应用系统功能结构图;(4)现有应用系统业务流程图;(5)现有应用系统数据流程图。
2 附表(1)系统用户分析表;(2)现有设备一览表;(3)现有应用系统一览表;(4)数据来源一览表;(5)现有业务应用系统访问量统计表;(6)数据量分析统计表。
3.2.4 总体设计3.2.4.1 设计思路及原则根据项目的需求特点和设计边界条件,结合技术发展趋势,提出项目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原则。
3.2.4.2 设计对象及范围根据项目的建设任务和设计边界,明确项目设计对象及范围,说明项目设计不涉及的内容。
3.2.4.3 总体设计方案根据总体需求,结合项目技术特点,设计项目总体架构。
本节下列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逻辑示意图、流程图和UML(统一建模语言)等方式进行描述,并提供相应的文字说明。
1总体逻辑架构与系统划分(1)简述项目总体逻辑架构设计方案;(2)分析项目总体逻辑架构,提出系统划分方案,说明各系统与功能需求的关系以及各系统之间的关系。
2总体网络架构(1)简述项目总体网络架构设计方案;(2)说明新建网络与现有网络资源之间的设备共享、网络整合方案。
3总体业务流程简述项目涉及的关键业务流程及操作要求。
4总体应用部署架构根据项目的相关用户应用,提出项目主要应用系统部署架构方案。
5总体数据架构简述项目主要数据源、关键数据表结构、数据流程(需要覆盖项目主要功能领域和关键业务流程涉及的主要数据源和数据表);提出结构化数据库、非结构化数据库及其他数据库建设方案。
6总体信息资源架构设计项目主要信息资源架构,说明信息资源分类及各种信息资源的关系。
7关联系统架构说明项目与关联系统的关系、互操作机制及信息交换设计方案。
8总体技术路线考虑项目的应用环境、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条件、项目总体拥有成本等因素,结合项目技术特点,说明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3.2.4.4 总体设计附图、表1 附图(1)总体网络架构图,主要包括网络拓扑、网段划分、主要网络设备、网络边界等;(2)应用系统逻辑架构图,描述项目的总体逻辑架构和功能架构;(3)应用系统部署架构图,描述项目的服务器、存储与备份设备、网络设备的部署关系;(4)总体业务流程图,描述项目的主要业务流程图;(5)主要数据架构图,描述项目的主要数据源、关键数据表结构、数据流程等;(6)关联系统架构图,描述项目与关联系统的关联关系和互操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