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四下《夜莺的歌声》说课课件
人教四下《夜莺的歌声》说课课件
自主朗读课文,完成问题:
1、大家想一想,面对凶恶的敌人,孩子为什么能 够应变自如,毫无惧色? 2、同桌互相读,思考:为什么题目要叫《夜莺的 歌声》? 3、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3、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说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分几部分 写的?你是怎么分的?课文的重 点部分写什么?
4.游击队员是怎么知道敌人情况的?说明
一、说教材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从故事内容中体会“小夜莺” 机智勇敢的品质; ►难点: 理解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 说教具准备:多煤体课件说教法
一、说教材
4、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备
《夜莺的歌声》教学课件
查阅资料
二、说教法
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朗读法、
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2、创设情境,角色表演 3、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要求: 用 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 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 的大意。略读课上,要更注重在精 读课文中学习到的读书方法在略读 课文中的运用。)
二.再读,知结构; 跳读课文,思考: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是什么 关系?这样的开头和结尾,你读懂 了什么? ( 略读课上,要更注重略读方法 的运用,如扫读、跳读、快速浏览 等。用这两个问题突破了难点。)
反馈学习成果,相互辩论诱导。 (15分钟)
老师点拨: 麻痹、戏弄
机智、勇敢、爱国
环节四:
拓展创新,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10分钟) 1.课题为什么叫“夜莺的歌 声”? 2.读了这篇课文后,小夜莺给 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或者 你喜欢、佩服小夜莺什么?
环节五
作业设计
一、说教材
►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叙
述,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三部分 内容:先写“小莺”以歌声引诱 敌人上钩,再写“小夜莺”在为 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 传递敌情,最后写战斗结束后 “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 奏着婉转的歌声。
说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情感目标: 2、读懂课文,从“小夜莺” 的精神品 中受到熏陶感染。 技能目标: 3、初步领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环节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3—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王二小>、<小英雄雨
来>的故事,使学生产生某种认识。 放映夜莺、杜鹃图片和叫声。
环节二:
自主学习体验,合作交流探究。 (10分钟)
自主朗读课文,完成问题:
a、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环节二:
自主学习体验,合作交流探究。 (10分钟)
夜莺的歌声
设计理念
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
整体入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 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 体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 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 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一、说教材
《夜莺的歌声》是九年制义务 教育人教版第十册第七单元篇 略读课文,文章讲述了苏联卫 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 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 人周旋,用口哨伴鸟鸣,为游 击队传递信息,打击敌人的故 事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 敢。
三、说学法
1、实践法。 2、讨论法。 3、练习法。
四、说学情
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很陌生,地理知
识与课文衔接不上。学生虽然具备一些
初步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但自主感 悟的能力较差,体会语言的表达技巧和 体会文章和意境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初读,学字词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运用自 学方法来学习课文,首先请自 由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了什么?
5.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夜莺的歌 声,说说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环节三:
反馈学习成果,相互辩论诱导。 (15分钟)
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组织全班同学以
师生讨论、同学讨论的形式交流学习成 果。 如: “怎么只有我一个……”、“是一 种蘑菇吗”……
夜莺的歌声出现了几次?分别有什么作用?
环节三:
三.细读,明中心; 小组读,思考: 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 看出来的? 提示:1、小孩回答法国兵的话是 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2带路时小孩有哪些言行?体会到 什么? 3、游击队员怎么知道敌人情况的? 说明什么?
四.精读,表情感。 1、大家想一想,面对凶恶 的敌人,孩子为什么能够应变 自如,毫无惧色? 2、同桌互相读,思考:为 什么题目要叫<夜莺的歌声>? 3、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 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