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往年真题
1、试论基本人权原则及其在宪法中的体现。
03论述
2、试论宪法基本原则之财产神圣原则。
08论述
3、试论代议制民主制和直接民主制的优缺点?10论述
4、结合案例论述宪法第51条规定的自由和权利的界限。
09论述
5、试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对特定人的权利保护。
06论述
6、论述我国宪法中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2论述
7、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有何重要意义?03论述
8、试论一国两制的含义及特别行政区与中央的关系。
08论述
9、论民主集中制在我国国家机构中的体现。
05论述
10、论我国国家机构的责任制原则。
07论述
11、论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
06论述
12、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的关系。
07论述
13、论加强宪法解释工作的意义。
05论述
14、论我国现阶段的宪法监督制度。
04论述
二、答案示范
1、答:基本人权原则,亦称人权保障原则、人权原则、尊重人权原则,是指在宪法中确定公民的基本人权,并通过宪法实施使人权得到保障,以实现保障人权的宪政目的。
人权目前在世界各国宪法中都有所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政治宣言、宪法性法律或宪法性文件的形式规定人权内容。
例如,英国《自由大宪章》是最早涉及人权的宪法性文件;1689年《权利法案》
是英国宪法的核心部分,是最早的关于权利内容的宪法性法律;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突出了平等自由的人权理念。
二,以宪法规范的形式体现基本权利。
例如,美国1791年宪法修正案的基本内容就是人权,开创了以宪法规范的形式表现基本权利的先例;日本宪法以原则的形式确认基本人权,同时又具体规定基本权利。
三,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大多不采取人权字样,而以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代替。
例如,我国1982年宪法是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体现基本人权原则的;2004年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时,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使宪法的基本人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得到了确认。
综上所述,基本人权原则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具有多种体现形式。
4、答: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这一规定为我国公民自由权利的行使确立了总的限制原则,需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其含义。
一,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是民主宪政的基石,不能将宪法第51条理解成是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剥夺。
比如游行示威就影响了他人的道路交通权,但是如果不加分析地对这类涉及国家集体他人利益的权利予以剥夺,这无异于完全地消灭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二,运用宪法第51条时应时刻注意这一限制是否损害了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是否可能威胁民主宪政的基础。
权利和自由不是绝对的,宪法不能保护不合理的权利和自由,而是应该适当加以限制。
但是这种宪法上的权利的限制应该十分谨慎,因为根据第一条,这种限制有可能危害民主宪政制度的基础。
另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级的民主形态,因此更应该注意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
三,在宪法监督与司法实践中运用宪法第51条时应权衡各种权利冲突,应对民主宪政的基本利益给予保障。
宪法和法律所保护的权利和自由是多方面的,这些权利和自由并不能总是协调一致,而经常会发生冲突,所以在确定保护公民权利的正确原则时必须权衡各种权利和利益,提供适当的权利界限。
在上海
徐汇区某大酒店拍摄的宣传视频中,截取了某位女顾客15秒钟的和前台交流的近景,导致这位顾客将酒店告上法庭要求索赔三万元。
这就是一个肖像权和宣传出版自由权的冲突,需要合理权衡。
总之,对于宪法第51条的规定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综合理解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