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分项质量保证措施

各分项质量保证措施

各分项质量保证措施
1、概述
a. 本工程实行创优目标管理,全体施工人员牢固地树立起“质量第一”的意识,确保本工程达到备案制合格标准。

b.劳动力队伍必须经严格考察、分析对比、择优选用。

c.认真执行、实施质量保证体系。

实行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质量负责制,施工技术员岗位责任制,并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

d.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审批同意后,工程才能实施施工。

e.工程施工质量实行“工序质量”控制管理方法。

对主要工序实行施工技术员事先技术交底;“现场看工”质量跟踪控制;质量员对“工序质量”过程检查。

做到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f.工程质量及隐蔽工程验收严格实行“三级”管理验收制度。

先由劳动力自行检查经总承包复检合格,再报请监理最终验收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g.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和原材料“取样封存”管理方法及“计量”管理制度。

h.技术资料管理归档必须遵照公司有关规定标准并按企业管理标准,做到及时、齐全、正确、规范。

2、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1)本工程使用的测量仪器的品牌
以上仪器经鉴定合格、在使用的有效期内。

(2)测量精度主要保证措施
a. 测量用的仪器和尺具应定期检查,工程测量工具应由专人负责,并固定专用。

b.经纬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竖直,水平度盘水平;望远镜上下转动时,基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

c.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d.用钢尺工作前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等。

e.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2mm。

层高垂直偏差在±2mm。

f.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列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

g.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造成误差。

h.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

i.对控制点进行校核,避免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j.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现场的测量定位和放样。

k.观察孔周围应用砖头四周围砌,高约12cm。

现场施工人员不准任意破坏或在洞口上堆放任何杂物,确保观察洞口畅通,保证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l.每层拆模后,用经纬仪对建筑物的外角进行一次测量,凡大于层高1/1000的误差予以纠正,不得产生累积误差。

3、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a.模板的支撑体系必须进行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规定模板的装拆程序。

b.施工前要由施工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对于施工内容、操作方法、操作程序和节点处理、预埋件、预留洞以及质量要求、安全技术措施应着重交底清楚。

c.模板安装好后,应进行自检、互检和技质人员的逐级验收,并报请
监理验收。

d.作重复使用的模板应始终保持其表面平整光洁,形状正确,不漏浆,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e.安装侧模时,为防止模板移动,应设有足够的固定设施。

f.支架是支撑模板、钢筋、砼和施工荷载的承重杆件,应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杆件拼装。

g.支架立杆必须安装在密实、稳定的地基上,立柱下垫槽钢及木板,灌注砼后不发生超过允许的沉降。

h.立杆在高度方向所设的水平撑和剪刀撑,应按构造和整体稳定性布置。

i.模板施工中,做好接触面的清理工作,严格控制接缝的宽度。

j.整体式结构承重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拆模。

k.模板拆除后,模板、支撑和连接板必须分类堆放,模板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清理,铲除灰浆及砼残渣,涂上脱模剂。

l.钢模、管子和各种零配件,应严格按标准化要求分类堆放。

4、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a.钢材必须采用优质产品。

钢筋加工必须根据设计图纸的有关规定和加工图,钢筋尺寸、形状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b.有专业质检人员在施工中随时检查钢筋数量、长度、间距等质量要求,并严格做好验收工作。

c.钢筋绑扎成型时,铁丝必须扎紧,不得有滑动、折断、移位等现象。

d.按规范或施工图纸的要求控制砼的保护层厚度。

e.钢筋绑扎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出现缺口和松口的现象。

f.钢筋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定。

g.严格检查钢筋的出厂质量保证书和试验报告、冷拉记录、焊接试件实验报告。

5、砼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a.砼配合比:通过试验室配置,选择合理的砼配合比,由试验室出具报告,须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核认可后予以实施,施工中仅针对砂、石含水量的变化调整配合比,并在砼中掺加早强剂,便于现浇楼板早拆模。

b.砼的配料应严格控制,配合比允许偏差为:水泥、外掺混合材料±2%,砂、石±3%,水、外加剂、溶剂±2%。

c.砼试块为150×150×150,每100立方米砼制作一组试块、或一个台班(8小时),同强度等级不满100立方米应制作一组。

制作每一组试块应从同车砼中取出,取样后应立即制作,所有试块制作记录应包括编号级配比、强度等级、浇制日期、构件、坍落度、强度试验等。

试压以28天龄期为强度标准。

d.砼搅拌出料至泵车中时不得随意加水。

e.砼施工前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铁件的数量、质量、位置逐一检查,并做好记录。

e.根据砼浇筑层的厚度及砼的类型选择不同的震捣方式。

g.连续震动直到砼变得塑性,表面有浮浆,停止出现气泡,应避免引起离析或表面浮浆过分震动的现象产生。

h.避免砼表面出现蜂窝、空洞、露筋的情况发生。

6、砌体结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a.对进场的砖应按规定的质量标准及出厂合格证进行验收。

b.砌筑的砂浆必须拌匀,随拌随用。

一般应在4小时内使用完毕,隔夜砂浆严禁使用。

c.施工过程中有施工班组自检,项目部关砌、施工员、技术员、质量员加强复检和过程检查。

按砖砌体质量评定标准进行实测,并做好书面记录。

d.每天工作后做好落手清,垃圾外运后集中堆放于指定区域。

e.施工中材料由管理人员根据当天工作量开限额领料单,控制材料在当天用完,减少浪费。

7、梁、柱一成次成型质量控制措施
a.梁、柱、板尽量采用完整模板,减少小模板拼接部位。

b.模板表面要涂刷脱模剂,保持模板表面的光滑。

c.拆模板时必须要等结构达到强度后再拆除,拆除时应避免野蛮施工对结构的破坏。

d.钢筋保护层必须按要求设置,防止露筋,返锈。

e.浇注混凝土时,对柱根部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木屑等建筑垃圾。

f.钢筋密实的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不得有空鼓。

g.支撑体系符合要求,防止爆模。

h.对结构的修补应制定相应的修补方案,严禁随意修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