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民间美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
课程定位:《民间美术》是美术学专业任选课程。

教学目标: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习和了解民间美术的类别和本质特点,民间图案的寓意及其文化内涵,对拓展学生人文、民俗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画面分析及应用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分类,以及其与民俗,与动、漫画之间的关系等,从而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情,有利于今后在动、漫作品的创作中将民俗、人文知识、图案、吉祥寓意等引用其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其民族魅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理论部分(24学时)
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论
1、课程内容
(1)、民间美术概念
(2)、民间美术之品类
(3)、民间美术与民俗
(4)、民间美术与漫画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民间美术的分类。

②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
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对民间美术概论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民间美术分类,与民俗,与漫画之间的关系等知识,提高学习民间美术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其魅力。

第二章、门神门画
1、课程内容:
(1)、汉代、两晋南北朝、隋唐的门神
(2)、五代浮雕彩绘门神
(3)、宋、明、清门神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门神的种类样式。

(2)教学难点:
门神的寓意、规则。

3、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门神门画的样式种类,发展意义等。

第三章、民间年画
1、课程内容:
(1)年画的形成与发展
(2)年画名乡名家记
(3)别开一枝的戏曲画
(4)石印年画与月份牌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各地年画的特征
(2)、教学难点:年画的多样化
3、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们掌握了年画不同时间的不同面貌及特征,从而在年画的历史背景、独特语言、不同寓意方面都有更深的认识。

为将来创作年画题材或涉及到这方面内容的动画作品打下基础。

第四章、玩具彩塑
1、课程内容:
(1)、宋代泥偶彩塑。

(2)、俗信里的彩塑艺术。

(3)、京、津著名诸艺人。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民间玩具的含义及类型
(2)、教学难点:
①各地玩具彩塑的特征。

3、基本要求:
学生们了解民间玩具彩塑的含义特征之后,对动画制作中的泥偶材质会有更多更广的创新思路。

第五章、吉祥图案
1、课程内容:
(1)、汉以前的符瑞图
(2)、唐宋两代吉祥图案
(3)、元、明、清时期的吉祥图。

2、教学重点难点:
吉祥图案的寓意与特征。

3、基本要求:
使学生们了解吉祥图案的寓意及画面特征,遵循符号化形式美的法则,在创作动画作品时更有据可依。

第六章、民间皮影
1、课程内容:
(1)、北方皮影
(2)、南方皮影
(3)、陕西皮影
2、教学重点难点:
民间皮影的造型及文化内涵。

3、基本要求:
使学生们了解认识民间皮影的本质特点,对皮影戏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和掌握,以便今后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与学习。

实践重点:使学生们了解吉祥图案的寓意及画面特征,遵循符号化形式美的法则,独立创作出寓意深刻、画面饱满的吉祥图案作品。

三、教学基本要求
1、教师应在课前做好有关课件、幻灯片等视觉性资料。

2、保证理论授课的时数,围绕大纲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讲授。

3、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训练或进行整合训练)。

课题式教学中采用理论讲授,交流讨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4、教师应在课程使用教材基础上,广泛搜集和参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范围供参考学习、拓宽学生知识面。

四、本课程评价方式
1、民间美术课程成绩的评定以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的质量和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准,其中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因素的成绩占百分之五十,作业数量、上课情况及其他因素占百分之五十。

主要考查对吉祥图案寓意知识的运用与掌握。

2、作业的评定由动画教研室负责,评分教师不少于三人,任课教师负责提供上课的有关情况,不直接参与成绩的评定。

3、为给学生留有消化、理解和练习的空间,课程结课一月后至本学期末完成成绩的评定。

五、建议教材和参考书目
1.建议教材
靳之林著,《中国民间美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08
2.参考书目
王树村著,《中国民间美术史》,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11
六、考试作业评分标准
一、90分及以上,
吉祥图案画面构图完美,主题性强,形式感强,寓意鲜明,色彩关系准确,整幅画具有较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对事物形象特征地表现准确、生动、自然,符合认知规律和形式美的规律。

并勇于探索画面语言,对画面融入民间吉祥元素,表现技法的运用较为熟练,画面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

二、80---89分,
吉祥图案画面构图完整,主题性较强,寓意鲜明,有一定的形式感,色彩关系明确,画面均衡统一,能够运用民间吉祥元素和色彩语言组织画面,表现技法运用较为熟练,各种对比关系处理恰当,形式感较好。

三、70---79分,
吉祥图案画面布局合理,寓意鲜明,能较好的表现主题,色彩关系运用合理但形式感弱。

能够较准确与概括地表现事物的形象特征,画面饱满充实,层次与对比关系恰当。

四、60---69分
吉祥图案构图不够完整,布局不合理,形式感弱,主题不突出。

画面缺乏均衡与统一的关系,对色彩关系的表现不足。

五、59分及以下,
吉祥图案构图散乱,画面不完整,造型问题较多。

使用色彩语言以及吉祥元素表现事物的能力较差,画面空洞。

赠送以下资料
《3D打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3D打印技术
课程编码:1100001120
学分及学时:1学分理论学时18学时(其中理论课10学时)
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开课部门: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
先修课程:物联网技术概论、电子技术、无线传感网、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作者:高帆《3D打印技术》著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1.本课程属于设计类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走近3D打印技术》课程是根据国家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兴趣、特长及本校的课程资源等要素而开发的设计课程。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它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从而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与传统技术相比,三维打印技术还拥有如下优势:通过摒弃生产线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减少了材料浪费;而且,它还可以制造出传统生产技术无法制造出的外形,让人们可以更有效地设计出飞机机翼或热交换器。

因此,3D打印技术今后会在世界上替代大部分制造业;如果我们不能在3D打印技术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将难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因此,走近3D打印技术,了解并学习3D打印技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就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程本着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融合本校办学理念和传统文化。

旨在通过学生对世界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在“挥动想象的翅膀”的过程中,体验创意的神奇和伟大;快速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合作、协调能力。

同时也初步体会3D制造技术将给社会带来的社会伦理困境。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1. 通过学习,了解3D打印技术的现状,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与热情。

形成初步的3D制造技术概念以和了解3D建模的方法,以及对技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学习3D建模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能力的迁移与拓展。

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3.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借鉴中模仿,在模仿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增强社会,生活,知识产权观念,提高科学理论精神和技术素养。

2、Cimatron单机版软件的安装
3、切片软件Cura的安装
利用资源:
网络资源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学分与学时
本课程为1个学分,共12学时,安排在四、五年级进行。

(二)教学设备
计算机教室、网络资源、建模软件。

3D打印机、打印耗材
(三)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学生通过网络自学、合作学习相结合;学生探索实践、教师讲评、学生再实践的教学模式。

二、评价建议
(一)评价形式
把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

对学生学习的评定,及学分的认定以出勤率+课堂表现+3D建模实践+3D作品评分几个方面的总体情况来进行测评。

(二)评价内容
建议: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在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提高,还应重视活动中各种能力方面的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