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优化的一些关键项设置
文摘源自:电子制作网
BIOS优化的一些关键项设置目前大部分主板采用的BIOS为AWARD 与
AMI BIOS,除此还有一些如C0MPAQ BIOS、AST BIOS等,不同的BIOS 它们的优化设置可能不尽相同,但所设置的对象是差不多的,不外乎设置系统时间、密码及对系统硬件的控制设置等。
总而言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BIOS features setup(BIOS特征设置)、Chipset..
BIOS优化的一些关键项设置
目前大部分主板采用的BIOS为AWARD 与AMI BIOS,除此还有一些如
C0MPAQ BIOS、AST BIOS等,不同的BIOS 它们的优化设置可能不尽相同,但所设置的对象是差不多的,不外乎设置系统时间、密码及对系统硬件的控制设置等。
总而言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BIOS features setup(BIOS特征设置)、Chipset Features Setup(芯片组特性设置)、Integrated Peripherals(完整的外围设备设置)及Power Management setup(能源管理设置)等。
在每个大类下面还有诸多小类,所以总计BIOS的优化设置项目多达近百项,限于篇幅,笔者在这里就不每一项都进行详细说明,用户只需知道各个选项的功能,然后根据自己需要进行优化设置即可。
下面笔者以Award BIOS 为例,介绍BIOS优化的一些关键项设置,用户具体设置需要根据自身系统量力而行,如遇故障适当调低,特别在内存设置方面。
1.Load BIOS Defaults/Load Setup Defaults:BIOS参数恢复缺省值,后一项只有少数的主板才有,缺省值是一种很保守的设置,一般来说它能解决许多硬件故障,但却不能起到优化硬件系统的作用。
在此笔者推荐用户进行人工手动优化设置;在新推出的某些主板中提供有“Load Optimize Setup(载入最优化设置)”,减少了人手优化的工作量与难度。
2.CPU lnternal/External(Level 1/Level 2)Cache:处理器内置与外置缓存,这两项都设为Enabled,以充分利用CPU资源,加快自检速度。
3.Quick Power On Self Test 设置为Enabled,这能减少自检步骤,加快自检速度,但缺点是降低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4.Boot Up System Speed 设置为High。
5.Gate A20 Option 选择Fast。
6.OS Select For DRAM>64M 选择Non-OS2。
7.Video BIOS Shadow设置为Enabled。
8.Auto Configuration 设置为Disabled。
9.内存调节项:将SDRAM RAS-to-CAS Delay、SDRAM RAS Precharge Time、SDRAM CAS Latency Time/SDRAM Cycle Length 的数据尽量调小。
10.System BIOS Cacheable、Video BIOS Cacheable和Video RAM Cacheable 都置为Enabled。
11.Memory Hole At15—16M 设置为Disabled。
12.Passive Release、Delayed Transaction 设置为Disabled。
13.AGP Aperture Size 指定AGP最多使用多少系统内存,设为系统内存总容量。
14.IDE HDD Block Mode 设置为Enabled 以加快硬盘的数据传输率,如果系统支持UDMA,同时将UDMA支持置为Enabled。
最后再提一下,虽然升级硬件的BIOS我们平时不常用,但如果硬件出小故障时,有时通过刷新BIOS就能得到解决。
而除了主板BIOS外,现在的显卡、Modem 等设备也都有自己的BIOS,它们独立负责硬件子系统与外界的通信。
如果是主板的BIOS需要更新,你可以到主板厂商的站点或者驱动程序下载网站上下载更新BIOS的程序和最新的BIOS版本(通常为*.Bin)来升级,在各个主板厂商的站点上,都有升级BIOS的详细的讲解和注意事项,你一定要先看懂再动手,否则可能出现很严重的错误,甚至毁坏硬件。
而如果是显卡、Modem等设备的BIOS需要更新,请拿到硬件供应商或维修服务点去找专业人员处理。
我感觉你应该设置注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