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

一、本册教学要求1、学习生字414个,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

会运用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分析字形,会用部首和音序两种查字法自学生字,初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掌握拼音方法,能正确地拼读音节,并逐步达到比较教练地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

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

3、学过的词语会读,大致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

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329个词语。

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过的句子会读,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

5、能听清楚几句话和简单的故事,能听懂教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听人讲话时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养成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并有提出问题的习惯。

6、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看图说话时学习展开想象,口语交际中能根据语境说几句连贯的话。

会按要求讲一个简短的故事。

继续学习礼貌用语。

继续学习句号、问号、感叹号,继续认识逗号、冒号、顿号、引号,初步认识分号、省略号和破折号。

7、学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比较流利、能读出感情。

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

8、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222个各种结构的字,要求认真书写,比较匀称。

9、能在课外阅读适合自己的各种儿童报刊和书籍。

二、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读课文识字 36课时读课文趣味识字 12课时读课文查字典识字(部首) 20课时读课文查字典识字(音序) 22课时古诗诵读 8课时听说活动 6课时语文快乐宫 8课时机动 32课时总计 144课时三、班级情况分析我班共有42人,男生数24人,女生数18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环境,能遵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能及时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已基本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总体不错。

只是,还有个别学生会经常少做作业,甚至不做作业,学习态度较差。

从语文课堂来讲,我班的学生思维广度不够,思维积极性缺乏,语言组织能力差,语句贫乏,能发言,善发言的人少,因此,整个课堂显得不活泼,不生动。

四、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课堂35分钟,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堂课,注重课堂实效性。

2、开展各类学习竞赛活动,如:读书读报,讲故事,诗歌朗诵,写字比赛等等,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3、出好各类试卷,周练卷,单元卷,复习卷等,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4、语文学习贵在积累,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5、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利用一切空余时间给学困生补缺补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部首“竖心旁”、“提土旁”、“口字旁”、“衣字旁”等;在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55个。

在识字活动中认识与植物名称有关的字若干个。

描写24个生字,重点写好左窄右宽的字。

2、积累词语45个。

3、能正确朗读本单元的6篇课文。

背诵课文2篇,古诗1篇。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兴趣1春天在哪里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读准“哪、枝、柳、脸、醒、换、新、豆”8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了解“桃、换”的笔顺,理解“探”在文中的意思,积累带有“木字旁”和“提手旁”的字。

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枝、豆、脸、换”四个字。

2. 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特别是轻声)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春天里风、雾、雨、阳光,以及一些植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1.能读准8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春天里风、雾、雨、阳光,以及一些植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音乐引入,谈话揭题。

(播放乐曲《春天在哪里》)小朋友们,春姑娘已经迈着轻快的步子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了,可你知道她在哪里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春天在哪里!(揭示课题:春天在哪里)读题。

学生字:“哪”交流:你认为春天会在哪里呢?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出示填空:春天在(),在(),在(),在()。

听课文录音,交流完成填空:春天在(枝头上),在(草地上),在(竹林里),在(田野里)。

(1)学习生字“枝”(提醒字音: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

(2)指导读句(“上”和“里”读轻声)。

三、学习生字,理解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我们一起找到了春天,仔细看,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和田野跟以前可大不一样啦!他们都有哪些变化呢?2.交流并出示句子:(1)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2)春天的雾轻轻细细,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

(3)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4)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3.交流:(1)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a.学习生字:柳(巧记字形:中间的一撇和一竖多像柳条儿在跳舞呀)b.学生字:“脸”,“醒”。

c.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看,在微风的吹拂下,嫩绿的柳条儿翩翩起舞,粉红的桃花开得正艳,真是“桃红柳绿”,美丽极了!(板书:微风桃红柳绿)d.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一小节。

(2)春天的雾轻轻细细,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

a.学习生字:换(提醒字音:三拼音;交流笔顺并闭上眼睛自己书空),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提手旁”的字?学习“新”:b. 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看,春天的雾轻轻的,细细的,在它的滋润下,草儿由黄变绿,仿佛换上了一件新衣裳!(板书:轻雾草儿换衣)c.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二小节。

(3)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a.指名读句子b. 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春天的雨像细丝,像牛毛,飘洒向大地,在它的阵阵呼唤声中,竹笋宝宝就从地下探出头来啦!(板书:细雨竹笋探头)c.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三小节。

(4)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a. 学习生字:豆b. 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春天的太阳照得大地暖洋洋的,在它的照耀下,麦子变青了,菜花变黄了,粉紫的蚕豆花儿也开了,还很香呢!(板书:暖阳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c. 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三小节。

四、总结课文,熟读成诵。

1多种形式朗读全文。

(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赛一赛读——做动作读等)2交流:我们一起找到了春天枝头上、草地上、竹林里和田野里的变化,你们喜欢春天为我们带来的这些变化吗?为什么?(结合板书)3尝试背诵。

五、学写小诗、复习巩固。

1.你们把春天的美读出来了,再请你做做小诗人,仿照课文,把春天的美说出来!春天在那里?春天在():(),()。

2.趣味识字——“花儿朵朵开”。

(1)瞧,春天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河边、果园、草地都开满了鲜花,只要你读出花儿上的字词,花儿就会开得更鲜艳美丽。

(2)学生自由读花儿上的字词:树枝、柳条、跳舞、桃花、轻轻细细、飘飘洒洒、换、探、暖、桃红柳绿。

(3)交流字词。

3.指导写字。

(1)观察“枝、脸、豆、换”的字体——左窄右宽。

(2)老师范写。

(3)学生书写。

板书设计枝头上微风桃红柳绿草地上轻雾草儿换衣1.春天在哪里竹林里细雨竹笋探头原野里暖阳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2闹花灯教学目标1、在阅读过程中,能借助拼音认识本课“流、潮、通、金、光、情、禁、片”等8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情、流、金、片”。

2、能认读并积累“人流如潮、灯火通明、金光闪闪、情不自禁”等词语,3、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4、了解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习俗之一,感受闹花灯的热闹场面。

教学重难点1、能认读并积累“人流如潮、灯火通明、金光闪闪、情不自禁”等词语。

2、按正确的笔顺描摹四个生字。

3、了解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习俗之一,感受闹花灯的热闹场面。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出示句子: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学生齐读句子。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2、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

你知道元宵节有什么习俗吗?闹花灯是最常见的一种习俗了,所以元宵节又叫“灯节”。

3、出示课题:2 闹花灯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部分生字。

1、认真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

出示:元宵节的夜晚,马路上 ( ) ,( ) 。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 )。

集体交流。

2、出示:元宵节的夜晚,马路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

3、读准词语:人流如潮、灯火通明、响彻夜空注意读准“人、灯、明”三个字的前、后鼻音。

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对三个词语的理解。

(如南京路、城隍庙春节等节日时的盛况。

)4、学习生字“流、潮、通”。

学生自主识字。

老师随机重点指导:潮:读准翘舌音。

通:半包围结构。

笔顺从里到外。

第三笔的点不要漏。

提醒“流”字第七笔的点不要漏。

书空“潮、通”。

再说几个带“氵”的字。

三、学习课文第二节。

1、大街上这么热闹,花灯可真多!指名读第二节,完成填空:大街上的花灯可真多,有,还有。

2、轻声读第二节,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灯,把有关句子多读几遍。

随机学习: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出示其他花灯的图片,进行模仿说话练习。

最有趣的是龙灯……龙活啦!”a.出示龙灯的图片(录像),帮助学生感受龙灯的有趣之处。

b.指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第一句,读出语气,读中体会龙灯的有趣以及舞龙的热闹场面。

c.理解词语“情不自禁”。

难怪孩子们激动得忍不住自己的感情,喊了起来……(引导学生读出兴奋的语气。

)这就是“情不自禁”。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你也会“情不自禁”做什么(怎么做)?d.学习生字:“金、光、情、禁”老师随机重点指导:情、禁、片:读准前、后鼻音。

尤其是“禁”字读第一声,不是第四声。

四、复习巩固一字开花。

用“流”作花心扩词。

用“情”作花心扩词。

出示两排小金鱼,每条小金鱼身上写有一个字,分别为:流通元夜潮龙追情赶宵交水感下面一排每条小金鱼至少可以在上面一排小金鱼中交两个朋友,请帮助小金鱼找朋友,再连起来读一读。

五、描描写写1、书空“情、流、金、片”。

2、指导描写。

板书设计2、闹花灯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龙灯上下翻腾金光闪闪不停摆动3.春雨沙沙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读准:“像、图、岸、座、坡、种、民、植” 8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4个字:“坡、种、图、植”。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迷人的图画”的内容,积累描写春雨的句子。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春天的迷人景象。

感受春天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教学重难点1.能运用多种方法识机记本课生字新字。

2.积累描写春雨的句子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春景,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媒体演示春雨绵绵的情景:春雨沙沙地下着,桃红柳绿,小燕子在雨中穿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