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


2、盲道
1)定义
盲道:是指在人行道上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 视残者产生不同的脚感,又到视残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 向以及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2)类型 ● 行进盲道:表面上呈条状形,使视残者通过脚感和盲 杖触感后,指引视残者可直接向正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 。 ● 提示盲道:表面呈圆点形状,用在盲道的转弯处、终 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位置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 道。
3)在车道之间的分隔带设公交车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由人行道通往分隔带的公交车站,设宽度不应小于 1.50 m。坡度不应大于1:12的缘石坡道; b. 在候车站牌一侧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宜为 4.00~6.00 m; c.提示盲道的宽度应为0.30~0.60 m; d.提示盲道距路边宜为0.25~0.50 m; 4)公交车站设置盲文站牌的位置、高度、形式与内容,应 方便视力残疾者使用。


2、建筑环境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


无障碍设计是当代文明城市建设和人类进化的标志, “对人的关怀”是其最基本的原则。 1974年,联合国召开的国际无障碍专家会议提出: “我们所要建立的城市,就是正常人、病人、孩子、 青年人、老年人、伤残人等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 能够共同地自由生活与活动的城市。
3、 残疾、障碍的定义与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残疾人——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 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 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障碍——一个人由于损伤或残疾造成的不利条件,限 制和妨碍这个人正常完成某项任务。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残疾人的生存现象 ● 功能障碍:人们在生理学、解剖学及心理学方面的构 造或功能上有不同程度的丧失或不正常。 ● 能力障碍:由人的残疾产生功能障碍,致使人们在正 常范围内实现某种活动的能力受到限制。 ● 社会不利条件:是指社会及居住环境上的障碍。
北京体育馆路的无障碍过街天桥
4)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要困难地段的坡度不得大 于1:8(需要协助推动轮椅行进); b.弧线形坡道的坡度,应以弧线内缘的坡度进行计算; c.坡道的高度每升高1.50 m时,应设深度不小于2 m的中 间平台; d.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
二、 城市环境的无障碍设计
1、缘石坡道
1)定义
缘石坡道:是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道两端,使乘轮 椅者避免了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乘 轮椅者进入人行道行驶的一种坡道。 2)类型
单面坡 缘石坡道 三面坡 扇形坡
全宽式缘石坡道
平行式缘石坡道
扇面式缘石坡道
单面坡缘石坡道
3)缘石坡道细部设计要点
●1974年,联合国召开了“无障碍设计专家会议”,提出了相 关的决议书。 ●1982年,日本完成了“考虑残疾人利用的建筑设计标准”
●1984年,我国台湾地区发布了《公共设施、建筑物、活动场 所残障者使用设备设施规范》
●1989年9月,我国建设部、民政部、残疾人联合会共同颁布 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试行) ●2001年8月,我国颁布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 范》(JGJ50-2001)
5)提示盲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行进盲道的起点和终点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 行进盲道的宽度 ;
b.行进盲道在转弯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 道的宽度;
c.人行道中有台阶、坡道和障碍物等,在相距0.25~0.5 m处, 应设提示盲道; d.距人行横道入口、广场入口、地下铁道入口等0.25~0.50 m 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长度与各入口的宽度应相对应;
5)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梯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梯道宽度不应小于3.50 m,中间平台深度不应小于2 m; b.在梯道中间部位设自行车坡道,一般宽度为0.60m; c.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 m, 宽度不应小于0.30 m; d.踏面应平整且不光滑,前缘不应有突出部分。
6)距坡道与梯道0.25~0.50 m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长 度应与坡道、梯道的宽度相对应,提示盲道的宽度应为 0.30~60 m 。
2)发达国家和地区,无障碍设施建设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从无障碍设计规范的提出与 制定开始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 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5、建立无障碍的设计理念
1)作为规划师、建筑师及城市建设的管理者,我们应 当把占城市居民相当部分的障碍者的需求真正纳入到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中。 2)无障碍:不仅仅是城市道路及建筑商的盲道和坡道 ,也不仅仅是媒体上的字幕和授予,更重要的含义是 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 3)当前无障碍建设已成为国际社会环境建设的“主流 ”,并以此来衡量一幢建筑、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 现代化水平的程度,因此无障碍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 的标志,是环境建设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建筑入口为无障碍入口时,入口室外的
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
2)室内外高差 a.公共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居住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必 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b.入口处采用坡道时,坡度小于1:20比较使用的;
c.当用地条件紧张时,设置坡道有困难时,可采用机械 升降装置来解决室内外高差问题。


残疾人的分类 a.视力残疾 b.听力和言语残疾 c.智力残疾 d.肢体残疾 e.精神病残疾 凡是两种或多种残疾的人,另列为综合残疾。
4、无障碍设计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状况
1)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订了有关残疾人的法律和 无障碍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
●1961年10月,美国标准协会发表了《American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for Building and Facilities Accessible to and Usable by the Physical Handicapped》(《使残疾人易于接近 、使用的建筑物及设施设计规范说明书》) ●1967年英国标准协会制订了《British Standard Cocle of Practice Access for the Disabled of Building》(《使残疾人能 够出入的建筑标准》) ●1968年美国制订了《Architecture Barriers Act》(《残疾人 能够出入的建筑标准》)
a.人行道的各种路口必须设缘石坡道; 缘石坡道应设在人行道范围内,并应与人行横道相 对应。 b.缘石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且不光滑。 c.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mm。
4)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 b.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 相对应
11)人行天桥下面的三角空间区,在2 m高度以下应安装防护 栏,并应在结构边缘外设宽0.30~0.60 m提示盲道。
3、北京奥运期间的一些城市无障碍设施
三、 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
1、 无障碍的内部交通系统
(一)建筑物的入口 建筑物的入口是联系室内外环境的空间主要部位,是进入建筑物内 部的必经之路,其无障碍设计更是尤为重要。 1)无障碍入口 无障碍入口——不设台阶和坡道的入口。
a.在城市道路交叉口人行道两端,应首选单面坡缘石坡 道,这种组合方式可以使每个角隅的双方向人行横道起点都 是平缘石,是一种通行最为方便的缘石坡道; b.也可以采用扇形单面坡或三面坡的形式,其宽度可以 与人行横道等宽,也可小于人行横道,但位置应相互对正; c.在非主要道路交叉口可在对角线上设置缘石坡道,一般 采用单面坡或三面坡形式。
c.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d.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宜小 于2.00m; e.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
5)三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m; b.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及侧面的坡度不应大于 1:12。
第十二讲 无障碍设计
目录
概论 城市环境的无障碍设计 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

一、概论
1、建筑环境无障碍设计的由来 20世纪初——无障碍设计
旨在运用现代技术,为广大的老年人、残疾人、 妇女和儿童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的空间,创造一个平 等参与的环境。 1961年,美国制定了第一个《无障碍标准》。 1974年,联合国召开了国际无障碍专家会议,对无障 碍设计做了研究总结。
路缘石高200mm时,1:12坡度的三面坡尺寸
路缘石高150mm时,1:12坡度的三面坡尺寸
路缘石高100mm时,1:12坡度的三面坡尺寸
路缘石高75mm时,1:12坡度的三面坡尺寸
路缘石高50mm时,1:12坡度的三面坡尺寸
6)道路交叉口缘石坡道的布置
道路交叉口是缘石坡道重点设置的地方,特别是 要与人行横道和安全岛结合好。
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室内盲道
北京某社区中心室内盲道
4)行进盲道的位置选择应按下列顺序,并符合下列规定: a.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地带,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 墙、花台、绿地带 0.25~0.50 m处;
b.人行道内侧有树池,行进盲道可设置在距树池0.25~0.5 m 处; c.人行道没有树池,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0.50 m; d.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0.30~0.60 m,可根据道路宽度选择低 限或高限; e.人行道成弧线形路线时,行进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 f.行进盲道触感条规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
还盲人的盲道
3)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 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b.指行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行进 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 c.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于人行道砖一致; d.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 e.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 f.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