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柯林溃疡:参考答案:指继发于中、重复烧伤的胃、十二指肠或食管的急性炎症。
2.应激性溃疡:参考答案:继发于创伤(包括手术)、烧伤、休克等的一种病变,以胃为主的上消化道粘膜发生急性炎症、糜烂式溃疡,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或穿孔。
3.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参考答案: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是指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序贯继发两个或更多的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衰竭。
4.肝臭:参考答案:指肝衰竭时,由于肝代谢功能紊乱,血中硫醇增多,呼出气常有特殊的甜酸气味(似烂水果味)。
5.二期迟发型MODS:参考答案:首先一个重要器官或系统发生功能障碍,经过一段近似稳定的维持时间,继而发生更多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6.应激性溃疡:参考答案:应激性溃疡是指机体受到诸如创伤(包括手术)、烧伤、休克等打击时,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胃肠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胃肠粘膜缺血造成胃肠粘膜的损害。
临床以胃为主的上消化道粘膜发生急性炎症、糜烂或溃疡,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或穿孔。
7.ARF:参考答案:肾性肾衰竭。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实质性肾功能损害,由此所致的血中代谢产物积聚、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8.非少尿型急忙肾衰竭:参考答案:在24小时尿量超过800ml的情况下,血中肌酐,尿素氮进行性升高,称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竭。
9.肝性脑病:参考答案:在急性肝竭时,由于代谢发生紊乱,血中激离脂肪酸、硫醇、酚、胆酸、芳香族氨基酸等积聚,低血糖及酸碱平衡失调所引起的意识障碍。
10.库欣溃疡:参考答案:指继发于脑外伤,颅内手术或脑病变的胃、十二指肠或食管的急性炎症。
11.一期速发型MODS:参考答案:原发急症发病24小时后有两个或更多的器官系统同时发生功能障碍。
12.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参考答案:非少尿型急性肾衰无少尿或无尿,每日尿量超过800ml。
但血肌酐呈进行性升高,与少尿型相比,其升高幅度低。
其他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消化道、神经系统症状较少,预后相对为好。
主要由于肾单位损伤的量和程度以及体液动力学变化的不一致所致。
13.血/气分配系数:参考答案:指麻醉药气体与血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单位容积血液中该气体的溶解量。
14.MAC(minimun alveolar concentration):参考答案: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胞浓度。
15.表面麻醉:参考答案: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用于粘膜表面,使其透过粘膜而阻于粘膜下神经未梢,使粘膜产生麻醉现象。
16.全身麻醉:参考答案: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
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驰,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
17.套袖式坏死:参考答案:电接触烧伤时,电流通过人体,因为骨骼的电阻大,局部产生的热能也大,在骨骼周围的组织可形成环形坏死,呈袖套样,故称为套袖式坏死。
18.中厚皮片参考答案:包括表皮和真皮的1/2~1/3,成人厚度一般为0.3~0.6mm不等。
19.Ⅰ°烧伤:参考答案:Ⅰ°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再生能力强。
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3~7天内脱屑痊愈,短期内有色素沉着。
20.Ⅲ°烧伤:参考答案:Ⅲ°烧伤:是全皮层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骼。
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碳化,痛觉消失,局部温度低,皮层凝固性坏死后形成焦痂,触之如皮革。
痂下可显树枝状栓塞的血管。
因皮肤及其附件已全部烧毁,无上皮再生的来源,必须靠植皮而愈合。
只有很局限的小面积Ⅲ°烧伤,才有可能靠周围健康皮肤的上皮爬行而收缩愈合。
21.深Ⅱ°烧伤:参考答案:深Ⅱ°烧伤:伤及皮肤的真皮层,介于浅Ⅱ°和Ⅲ°之间,深浅不一致,也可有水疱,但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
由于真皮层内有残存的皮肤附件,可赖其上皮增殖形成上皮小岛,如不感染,可融合修复,需时3~4周,但常有瘢痕增生。
22.浅Ⅱ°烧伤:参考答案:浅Ⅱ°烧伤:伤皮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
局部红肿明显,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上皮再生靠残存的表皮生发层和皮肤附件的上皮增生。
如不感染,1~2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疤痕,多数有色素沉着23.血色素尿:参考答案:当血管中的红细胞大量破坏,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大大增加,大大超过触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未结合的游离血红蛋白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而形成血红蛋白尿,使尿呈浓茶色或酱油色,称为酱油尿。
24.间生态组织:参考答案:烧伤局部伤口中,介于正常组织和坏死组织之间的状态的组织称为间生态组织。
在肌肉可表现为颜色改变,切割时收缩性减弱。
25.中国新九分法:参考答案:中国新九分法:按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的等份,另加1%,构成100%的体表面积,即头颈部=1×9%;躯干=3×9%;两上肢:2×9%;双下肢=5×9%+1%,共为11×9%+1%26.跳跃式烧伤:参考答案:电烧伤电流通过人体肢体时,引发肢体强烈挛缩,关节屈面常形成电流短路,所以在肘、腋、膝、股等处出现不连续的多处深度烧伤,称为跳跃式烧伤。
27.烧伤休克期:参考答案:是指伤后48小时内,此期由于体液的大量渗出和其它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急剧发生休克28.非冻结性冷伤:参考答案:由10℃以下至冰点以上的低温加以潮湿条件所造成,如冻疮等。
29.烧伤创面脓毒症:参考答案:指大面积的侵入性感染,痂下组织菌量经常超过105/g,并可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多,创面表现晦暗,糟烂,凹陷,出现坏死斑,可致死。
30.血浆增量剂:参考答案:是经天然加工和合成技术制成的血浆替代物。
31.输血:参考答案:输血是治疗血液成分丢失和血容量降低的重要手段,能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免疫力和凝血功能。
32.自身输血:参考答案:指收集病人自身的血液或术中失血,然后回输本人的方法。
33.呼吸性酸中毒:参考答案:由于肺泡通气功能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导致血液中PaCO2原发性升高,引起高碳酸血症。
34.等渗性缺水:参考答案: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的丢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此类水、钠代谢紊乱称等渗性缺水。
35.呼吸性碱中毒:参考答案:由于肺泡过度通气,体内生成的CO2排出过多,以致血液中PaCO2原发性的降低,引起低碳酸血症,称代谢性碱中毒。
36.代谢性酸中毒:参考答案:由于酸性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的丢失过多,导致机体血液中HCO3-原发性的减少,称代谢性酸中毒。
37.代谢性碱中毒:参考答案:体内H+的丢失或碱性物质产生过多以及低钾等原因,造成体内HCO3-原发性的增多,称代谢性碱中毒。
38.功能性细胞外液:参考答案:能迅速地和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起着很大作用的组织间液叫称能性细胞外液。
39.低渗性缺水:参考答案: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机体失钠多于缺水,故血清钠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此类水、钠代谢紊乱称低渗性缺水。
40.阴离子间隙(AG):参考答案:血浆中未被检测相互的阴离子的量称阴离子间隙,其主要组成是磷酸、乳酸及其它有机酸,其正常值为10~15mmol/L。
41.高渗性缺水:参考答案:又称原发性缺水,机体水的丢失多于钠的丢失,故血清钠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此类水、钠代谢紊乱称高渗性缺水。
42.呼吸性酸中毒:参考答案:由于肺泡通气功能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导致血液中PaCO2原发性升高,引起高碳酸血症。
43.代谢性酸中毒:参考答案:由于酸性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的丢失过多,导致机体血液中HCO3-原发性的减少,称代谢性酸中毒。
44.等渗性缺水:参考答案: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的丢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此类水、钠代谢紊乱称等渗性缺水。
45.功能性细胞外液:参考答案:能迅速地和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起着很大作用的组织间液叫称能性细胞外液。
46.阴离子间隙(AG):参考答案:血浆中未被检测相互的阴离子的量称阴离子间隙,其主要组成是磷酸、乳酸及其它有机酸,其正常值为10~15mmol/L。
47.高渗性缺水:参考答案:又称原发性缺水,机体水的丢失多于钠的丢失,故血清钠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此类水、钠代谢紊乱称高渗性缺水。
48.低渗性缺水;参考答案: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机体失钠多于缺水,故血清钠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此类水、钠代谢紊乱称低渗性缺水。
49.代谢性碱中毒:参考答案:体内H+的丢失或碱性物质产生过多以及低钾等原因,造成体内HCO3-原发性的增多,称代谢性碱中毒。
50.呼吸性碱中毒:参考答案:由于肺泡过度通气,体内生成的CO2排出过多,以致血液中PaCO2原发性的降低,引起低碳酸血症,称代谢性碱中毒。
51.条件性感染:参考答案:在人体局部或(和)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低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未致病的菌群可以变成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或机会性感染。
常见的如正常时在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拟杆菌等,污染到伤口、腹腔内、泌尿道内等,就可造成感染。
52.真菌性脓毒症:参考答案:多发生在原有细菌感染经广谱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总的说来,其临床表现酷似革兰染色阴性杆菌脓毒症。
病人突发寒战、高热(39。
5~40。
C),一般情况迅速恶化,出现神志淡漠、嗜睡、血压下降和休克。
少数病人有消化道出血,周围血象常可呈白血病样反应,出现晚幼粒和中幼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可达25x 109/L。
53.SIR:参考答案:即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性感染如得不到控制,由病原菌及其产物内毒素、外毒素等和它们介导的多种炎症介质可互相介导,发生级链或网络反应,引起脏器受损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54.肠源性感染:参考答案:肠道是人体中最大的“储菌库”和“内毒素库”,健康情况下,肠粘膜有严密的屏障功能。
在严重创伤或抗感染能力降低的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或衰竭时,肠内致病菌和内毒素可经肠道移位而导致全身性感染。
55.外科感染:参考答案: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的感染,在临床上相当多见,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可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感染,按病程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和亚急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