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XX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汇报,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会议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各项工作和决策必须体现人民意志。
国务院各部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相关建议、提案,是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全国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政府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XX年,由国务院部门牵头办理的建议、提案分别为6672件和5065件,占建议、提案总数的%和%。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各部门认真负责做好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
截至去年底,所有承办的建议和提案均已依法按时答复,涉及的问题大多得到解决。
通过办理建议和提案,推动一批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发展改革中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力度加大,促进了政府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密切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但也存在其中一些答复的针对性不强、合理化建议转化为政策措施不够、部门间沟通协调还需加强等问题。
会议强调,今年两会在即,各部门负责人届时要到会认真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
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法治理念,进一步做好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把受领、办理建议和提案
作为接受人民监督、回应人民呼声的重要渠道,完善办理工作制度,深入调研,明确按时办复、与代表委员直接沟通等“硬要求”,提高办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要建立和完善台账制度,将建议和提案办理纳入国务院及各部门年度督查工作计划,采取抽查、重点督办等形式,督促检查落实,探索逐步向社会公开办理结果,让办理工作成为政府转作风、办实事、解难题的过程,使政府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会议指出,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这既有利于促进人口纵向流动、增强社会安全感,也有利于使群众对民生改善有稳定的预期,对于拉动消费、鼓励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决定,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持基本一致。
基金筹集采取个人缴、集体助、政府补的方式,中央财政按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地方政府为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鼓励公益慈善等社会组织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会议要求,要整合资源,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投入。
大力推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改进管理服务,做到方便利民。
要严格基金监管,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让亿万老年人心中有底、基本生活无忧。
2月7日,国务院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对此,农村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此举方向正确,但预期实施难度很大,如能在2020年实现真正统一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据报道,李国祥表示,多年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一直比较低,尤其是养老、医疗水平等保障程度不高,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一项正确的决策,对农村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李国祥指出,站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角度看这项政策,未来可以更好促进的农民的流动化,进行优化配置。
早年因为地区发展、城乡发展之间的巨大差异,地方政府并不愿意执行统一的保障水平,如果能建立统一的保障制度,将有效减少农民进城的障碍,更快更好地推进城镇化。
不过,李国祥也认为,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唯有依靠财政投入,但是钱从哪里出,而这将是未来最
大的难题,统一保险水平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对于流动人员的养老对接,这个难度还算小一些,更难的是保障的均等化,就是大中城市、东部城市和中小城市、西部地区互相统一的问题,地方政府显然不会很积极,而如果单纯靠中央政府的话,能不能承担的起仍然是个问题,“如果能到2020年实现真正的统一、没有差异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首次全国统一提标
每人每月增15元不得冲抵替代各地自提额
记者16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经国务院批准,人社部、财政部近日正式印发文件,决定从XX年7月1日起,将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即在原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上增加15元,并明确此次增加的金额,不得冲抵或替代各地自行提高的基础养老金。
我国于XX年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首批试点,XX年开展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试点,XX 年实现了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全覆盖,XX年国务院决定将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截至XX年12月底,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107万人,其中领取待遇的老年居民达到14313万人。
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农保、城居保两项制度试点、推广过程中,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全国统一规定为每
人每月55元;许多地区按照国务院有关政策要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已经提高了标准。
但由于制度覆盖面是逐步扩大的,为避免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一直没有统一提高过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随着两项制度的全覆盖和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全国统一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条件已经具备。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务院决定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一项重大惠民政策,将使亿城乡老年居民及其家庭直接受益,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提高低收入的城乡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增强其消费能力、改善消费预期具有积极作用。
XX年中央财政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资金增幅达到14%,大大高于中央财政收入增幅。
人社部要求各地在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城乡居民积极参保,连续缴费,以使老年生活得到更好保障,并支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当地基础养老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