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事故案例英深1井键槽卡钻事故基础资料➢地区:英吉沙构造,时间:2004.8.28➢9 5/8″*4700.70,井深6318.71m➢钻进参数:钻压80-100KN、转速90-100rpm、排量18l/s。
➢钻井液相对密度:2.33钻进中蹩停转盘,在220-120t范围内上提下放活动钻具,提至原悬重148t转动转盘恢复正常,划眼到底,钻进至井深6318.71m,钻进中蹩停转盘,在270-120t范围内上提下放活动钻具,原悬重148t,转动转盘无效,卡死。
①泡解卡剂,上下活动钻具,活动范围230-110t。
②爆炸松扣准备,电缆下至H:3310m,反转10圈蹩转盘,爆炸松扣成功(方钻杆提不出转盘面,无法接单根下压,爆炸松扣后,接一单根).③上下活动钻具,活动范围250-60t解卡④循环排解卡剂,停转盘在60-265t范围活动钻具无效,卡钻,钻头位置6308.44m。
⑤泡解卡剂,降钻井液密度,间断活动钻具(范围:80-230t)⑥泡解卡剂,活动钻具,范围260--60吨解卡。
⑦用键槽破坏器、扶正器(上面铺焊耐磨材料)、水力扩眼器等专用工具破坏键槽。
水力扩眼器键槽破坏器测井曲线英深1井井斜曲线4600 4800 5000 5200 5400 5600 58000102030井斜(°)井深(米)4600470048004900500051005200530054005500678910井深(米)井径(″)分析意见➢5249-5425m井段井斜较大,井径小于8″,井眼已经形成了键槽。
随着井深的增加,起下钻次数的增多,钻具重量的增加等,发生键槽卡钻的几率也在增加。
➢由于在钻进过程中发生卡钻,方余不到2米,只能下压到110吨,因此,爆炸松扣接一根单根这一技术措施是正确的。
➢用了很长时间和很多工具破坏键槽,最后没有进行工程测井,无法对破坏键槽的效果进行评价。
➢对于一口设计为7000米的井,上部井段的井身质量对下部施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钻井事故案例野云2井压差卡钻事故一.基础数据地层:J,岩性:含砾粉砂岩当时密度:1.53,粘度46S,挂卡严重,9 5/8″套管*4599.73二.发生经过1.钻进至井深5963.31m,发现溢流,关井观察,套压由1.4↑48MPa,泄压,套压由48↓20.2MPa,用正注密度1.77泥浆压井不住,用密度2.05泥浆压井后,立压5MPa,套压7.5MPa,后用密度2.20的泥浆压住。
2.开井,活动钻具,卡钻,循环钻井液,泡解卡剂15小时,活动钻具上提至2300kN解卡,循环排解卡剂,起钻至井深4519.87m(套管鞋内),循环调整钻井液。
下钻至5493.70m,接立柱后下放遇卡。
1.泡解卡剂11小时,未解卡。
2.泡解卡剂30小时,未解卡。
3.泡解卡剂15,小时,未解卡。
4.活动钻具,600KN~2400KN刹住刹把静止3分钟,悬重恢复,解卡。
5.起钻探伤。
6.换钻头,逐根接单根通划至井深5342.00m,上提下放正常,接单根时,钻具卡死。
现场分析为粘卡。
7.泡解卡剂30小时未解卡,排解卡剂。
8.活动钻具,开泵循环,与正常泵压相差14MPa,经检查,泵与地面设备正常,测量迟到时间,发现在井口附近钻具刺漏。
9.提至600KN倒扣,倒开,悬重560KN,起钻检查钻具,第七柱中单根距公接头台阶面0.52m处,有一周向刺漏洞,长60mm,宽15mm,下钻杆对扣,上提到2400KN,开泵,排量泵压恢复正常。
10.循环钻井液,活动钻具。
11.降井内钻井液密度为2.15,静止观察,井口无溢流,浸泡解卡剂,活动钻具,转45圈锁转盘,上提钻杆胀扣滑脱,起钻完。
起出5″钻杆133根(1280.86m).实探鱼顶位置:井深1288.39m,落鱼长度:4051.7m,落鱼组合:81/2″钻头0.24+430*4A0接头0.61+61/4″DC17.53+81/2″SJB2.15+61/4″DC8.92+81/2″SJB1.91+61/4″DC43.58+61/4″JAR9.49+61/4″DC26.33+ 4A1*410接头0.49+5″DP127.14+5″止回阀0.56+5″DP396根3812.75。
三.处理经过12.换方钻杆,接φ118mm大头反扣公锥,5"反扣单杆下钻至鱼顶,循环冲洗鱼头,造扣,起钻未获。
13.换5"反扣公锥下钻至鱼顶,反复多次造扣无效,公锥滑扣,起钻完,起出5"公锥滑扣处磨φ84*L65mm。
14.下入端部φ126大头反扣公锥,原悬重360KN压至280KN转20圈倒开,上提悬重增加不明显。
起钻完(大头公锥滑扣)15.换5"公锥下至鱼顶,打捞,5"公锥滑扣,起钻完,出井5"反扣公锥磨光φ84*L125mm三.处理经过16.改大头公锥扣端面129mm,下钻至鱼头,造扣,圈爆炸松扣,起钻完.捞获5″正扣钻杆5根(48.12米)井下仍有落鱼长:4003.58米.鱼顶井深:1336.51米。
17.换反扣方钻杆,倒出5"DP31根(298.08m)。
井下鱼顶井深1634.59,落鱼长度3705.50m(5"DP360根+5"HWDP等下部组合)18.换方钻杆为反扣,下5"倒扣器,打捞起钻完。
捞获钻铤接头以上钻具3594.75m,落鱼长110.66m,鱼顶井深5231.34m19.甩反扣方钻杆,接正扣方钻杆,加工铣齿接头,接铣齿接头下钻至井深5150米,打水泥塞,蹩压6mPa蹩压候凝,。
20.从4800米开始侧钻,泥浆密度1.58,侧钻到5900米,下套管。
四.点评1.从钻完5800米的设计井深到重新侧钻到5800米,用了80天的时间。
2.由于上下存在两套压力体系,在满足下部油气层的条件下,上部井段压差过大,导致粘卡。
从井控方面考虑,不可能把泥浆密度降至2.00以下。
3.上部井段在钻进过程中,曾把泥浆密度从1.53提到1.80,但井下出现了不正常现象。
后来把泥浆密度又降了下来。
4.在钻完5800米加深后,盲目地打开下部地层,对下部风险估计不足。
5.这就是钻井上所谓的遭遇战.钻井事故案例和三井井壁掉块卡钻事故发生经过钻至井深4303米准备接单根,因井下掉块多,故循环至11:00方上提钻具,当提至4301米时悬重由原悬重145吨上升至155吨,随即下放至100吨、80吨、60吨无效,后逐渐上提145吨、160吨、170吨、180-260吨均下压至60吨反复活动无效,转动转盘蹩也无效,至12:00钻具卡死,上击器工作,下击器失灵。
事故原因分析现场分析认为是掉块卡钻;因为在井段4099-4126米出现27米火成岩,与岩灰胶结处很破碎,此处取芯一筒,刚刚钻过该段时曾划眼多次,现返出的掉块中有灰岩也有火成岩。
事故处理经过:1.泡解卡剂51:20小时因无效循环排出。
2.泡解卡剂47:50小时,因无效循环排出。
3.第三次泡盐酸20小时,注入浓度25%盐酸12方,在开泵大排量循环排酸过程中,同时增大活动幅度,当提至260吨时解卡。
损失时间219小时。
点评1.对卡钻的原因分析是正确的.2.对掉块卡钻在活动钻具时,要以下压为主.3.在泡解卡剂时要对症下药.钻井事故案例英深1井掉钻头事故基础资料时间:2004-4-26井身结构:13 3/8″*2199米井深:3585米地层:N2a其它:上部井段有阻卡现象事故发生经过井口试螺杆,排量20l/s,泵压2MPa后,按标准扭矩换好12 1/4"M1665SS钻头后,下钻至2202.46m遇阻5t,接方钻杆-划眼,无进尺,下压50t,压力不降,,起钻检查,发现121/4 M1665SS钻头落井。
事故处理经过:①下630×NC610接头至井深2199.00m,接方钻杆循环冲洗落鱼对扣未成功;②下φ290mm铅印打印(加压8t,起出印痕分析:钻头呈30°贴井壁);③2004.04.18 0:40下11 1/4″壁钩至井深2203.44m拨钻头;④下NC560×630带10 3/4″引鞋接头,对扣打捞,捞获落鱼12 1/4″M1665SS钻头点评①上部井段有阻卡现象,不应该下螺杆钻具。
②可能在钻头上扣;螺杆测试或下钻过程中有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没被发现,否则不会出现钻头脱扣的事故发生。
③处理过程是对的,在无法对井下落鱼的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时,下铅印是最好的选择。
钻井事故案例XX井掉钻头事故基础资料井深结构:9 5/8"×1004.36井深:5024米,测深5006.42米,垂深4995.29米,井斜39.5度,方位180度,水平位移54.2米钻头:8 1/2"HJ517L,地层:C,岩性:泥岩密度:1.24,粘度:56事故发生经过起钻倒换螺杆和换钻头,下钻至4150米遇阻悬重140-100吨,上下活动无效,起钻完发现螺杆下端母扣内端面有7处压痕,前三扣磨尖,钻头掉井。
掉井钻头型号:81/2"HJ517L。
事故处理经过:1.接双母接头下钻,对扣,起钻未获。
2.下81/8"拔钩,下钻至井深4151.14米遇阻,探到鱼顶。
循环,间断拔划落鱼,落鱼下移至井深4360.56米(下移209.23米)。
3.接双母对扣接头+1度弯钻杆,下钻至4360.68米探到鱼顶,反复打捞,上提无显示,下放遇阻。
4.接8 1/8"拨钩下钻至4360.68m遇阻,反复拔动无效。
事故处理经过:5.下外径208mm空心铣鞋至4360.68m,探到鱼顶套铣,井段4360.68-4360.83m.6.换外径208mm空心磨鞋下钻至井深4360.70米,探到鱼顶,套铣,井段4360.75-4360.90m。
松动至4362米,下通追至4377米无阻。
7.打水泥塞,侧钻。
点评1.入井钻具、工具应加强检查、复查,防止工具及丝扣原因造成事故;2.定向井造成了事故处理的难度。
钻井事故案例XX井钻具落井发生经过1991年3月16日16:04,粘卡解卡后,上提下放困难,循环划眼,钻具突然脱扣,起钻完落鱼1742.55米,井深:2143.89米。
发生原因1.钻具未经探伤。
2.12-1/4”钻头钻进时加压24吨,加上三个扶正器,负荷重.造成钻具先期损坏。
1.下5”公锥造扣,提到120吨滑扣,重复造扣,提40吨滑扣。
2.下公锥造扣,提到80吨,倒扣,起钻.起到离转盘面4米,公锥脱扣。
3.下公锥造扣,倒开后悬重80吨起钻完,与公锥相连的5”钻杆母扣涨大32mm.井下落鱼:107.69米。
4.下震击器带8”钻铤对扣,捞获8”钻铤3根,第三根钻铤公扣掉1/2,落鱼为:80.48米。
5.下4-1/2”公锥造扣失败,公锥造扣部位被鱼头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