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8黄河富景生态游乐园总体规划文本HUANGHEFUJINGSHENGTAIYOULEYUAN河南省绿士达园艺有限公司项目名称:黄河富景生态游乐园建设单位:河南富景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河南省绿士达园艺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昌民参加设计人员:刘玉婷穆守义张旭东刘海军蒙殿磊魏智恒马秀兰一、项目背景当今,地球环境——人类生存条件受到严重破坏,出现了“压倒一切的划时代危机”——人类困境。
人类文明正处在大转折之中。
1992年的《21世纪议程》和《里约热内卢宣言》将人类关注的焦点引向地球,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引向新的生存文明价值观,营造绿色文明,注重生活质量,引向可持续发展。
一个崭新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观风靡全球。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建设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工程等已深入人心,环境保护、野生资源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生活消遣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生态旅游、节能消费受到人们的青睐。
生活在“水泥森林”里面的人们越来越向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黄河富景生态游览区的建设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意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一处“亲近自然、融于自然”的去处,使人们在游玩之余学习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我们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使人们关心、爱护与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几万年的其他生物。
回顾先哲,生态中心主义环境早已蕴涵古典环境理念之中:“天人合一”与“和合共生”。
农耕文明生成一种和谐共生的人文理念,他源于自然而生于人文,是人文的自然化,同时也是自然的人文化。
农耕社会,靠天吃饭,人为自然之子,人在实践中无力与之对抗,所以形成了最原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人按阴阳五行等自然规律生活,山野村落依山傍水,充满自然风光和田园诗般气息。
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越来越强,以人为本、为主体的思想换来了“水泥森林式”的现代城市、换来了环境的恶化——水资源的减少、濒危动植物的减少、蓝天绿水的消失——所有这些都使人们认识到呵护自然、保护生命的可贵,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回归自然。
在这种大气候下,生态自然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已被大家认同,本园区即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
二、现状概况与区域分析(一)、现状概况1、地理位置黄河富景生态游乐园位于郑州市北郊,黄河南岸,古荥镇北部的黄河滩区,南临黄河大堤,西临郑邙公路,总面积1万余亩。
邙山滩地内经过前期开发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使得滩区内相互交流非常便捷。
2、气候属于大陆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不均。
年平均气温为14.2℃--14.6℃,极端最高温度42℃--45℃,平均每年大于35℃的日数14--25天,极端最低温度零下15℃--19.7℃,平均全年日照时数为2385小时,年日照率54%,大于10℃的积温4673℃;年平均降水量640.9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占全年降水量的65.2%;全年无霜期205--235天。
水、热、光照条件均能保证多种农作物及落叶树木的生长发育。
总之,其气候特点是春季温暖、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气多变,旱涝交错,冬季干冷多风。
3、水文本段黄河居黄河下游的上首,黄河从此冲出峡谷,泻入平原,成扇形陡然展开,比降变缓,大量泥沙淤积,河道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为典型的游荡型河段。
邙山黄河滩地,北枕黄河,受黄河水位涨停影响较大,黄河水位高时,部分嫩滩浸于水中,水位下降时,嫩滩则露出水面。
但随着小浪底工程的启用,本次规划利用的黄河滩地将可避免受黄河水位变化的、影响。
同时,由于黄河水侧渗的影响,该滩地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2--5米,部分地区在1米以下。
地下水储量丰富,丰富的水资源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
湿地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黄河泛滥和黄河水侧渗。
由于小浪底工程后,黄河泛滥减少,因此开沟引水,清淤整治对于维持湿地的水量平衡非常重要。
滩地内有时会保持一些水面。
4、土壤滩地土壤大部分属于潮土类,以淤积沙壤土为主,有少量粘土及盐碱土分布,淤积沙壤土大部分经过多年旱耕熟化、土壤改良,土层厚,土质好,微碱性。
在老滩与嫩滩交接地带及其附近的嫩滩,土壤为分层粘合土,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低,含沙量高,保肥保水差。
目前,由于农业的开垦、滥伐、土地的挖掘,使得整个地形沟壑遍布、有面积较大的低洼水面。
6、生物资源滩地地带性植被大多为疏密不一的沙生植物和耐盐植物,种类较少,主要品种有芦苇、薄草、狗牙草、狗尾草、野豌豆、水红芽、河杂草、水菱等。
乔木有少量的杨树、柳树,灌木主要有柽柳。
在湿地范围内,芦苇、柽柳、蒿草从生,水源充足,水草丰美,是水禽等栖息、繁衍的天然场所,主要栖息的动物有天鹅、大鸨、灰鹤、白鹭、苍鹭、鸿雁、野鸭、野雉、野兔、水獭等,其中许多为珍稀动物。
该类型区域对于改善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郑州市及其周边科研、科普教育和参观旅游的很好场所,属重点保护区域。
(二)、区域分析1.自然条件地域处于黄河滩区,自然风光美丽,区内既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又有国家级黄河湿地保护区,一派自然野趣;地处郑州北郊,交通四通八达、游客客源充足;地下水源丰富、动植物群落物种众多;所有这些为园区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人文条件区位位于黄河游览区规划区域内。
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游览区这一带,又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宝库。
几千年来,有多少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发生在这里,有多少名胜古迹、文化遗址留存在这里:楚汉争雄的广武战场“汉霸二王城”,唐代有名的昭成寺所在地“桃花峪”、敖仓遗址、河阴输场,还有记录着五千多年前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大河村,有展示黄河流域从仰韶文化过渡到龙山文化的历史过程的广武清台遗址,有显示我国冶铁水平的汉代冶铁遗址,这里就象是黄河灿烂文化历史的缩影。
景区周围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人民生活的需要和生态旅游的兴起由于生活压力的日渐增大,再加上生态环境的恶化,现代都市里生活的人们越来越向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
到郊外、野外踏青、休闲已成为当今旅游休闲的热点。
利用自然湿地、黄河自然风光等有利因素,按照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原则,把生态游览区建设成为集资源保护、旅游休闲、景观文化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点。
4.投资建设单位自身发展的自我需要河南富景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在郑州、桂林投资多个项目,如桂林航空大酒店、郑州富景外事旅游车队。
在从事旅游业的经营中,公司领导深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尤其是生态旅游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公司领导决定抓住当前大好的旅游发展形式,加大对旅游产业的开发和投资,成立黄河富景生态游览区。
同时公司在资金的投入上非常充备,为园区的建设作好了经济物质上的准备。
三、总体规划(一)规划依据1.《中国21世纪议程》2.《关于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件》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4.《环境保护法》5.《河南郑州黄河滩地生态建设工程总体规划》(草案)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二)规划年限一期建设规划:2003年8月—2004年5月二期建设规划:2004年6月—2006年(三)规划目标根据黄河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的总体规划,结合现有地形和自然资源,将黄河富景生态游览区建设成为一个集湿地生态野生动植物保护、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高档次生态渡假休闲区。
以黄河野生湿地生态独特的自然风光为依托,充分展示黄河的独特风景、风情、独特的文化流域特点,利用其恢弘的气势、丰富多变的格局、特有的风光将其设计成为中原地区旅游的一块奇葩。
利用不同主题景观的创造,使其充分满足旅游观光、休闲渡假、教育示范等不同形式的旅游需要,适应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游客的需要。
(四)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1.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生态为原则,切实作到保护动植物资源,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作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利用现有的生境条件,多创造自然界的生物系统。
达到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有利保护,使其真正成为“人类的后备家园”、“地球之肾”。
同时景区的植物种植上讲究生态的原则,乔灌草复层绿化,植物的选择上作到生物的多样性、地方性,讲究植物种植的复层绿化、层次绿化。
2.延续文化传统的原则。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沉淀、独特的文化风情、民俗习惯。
引入具有地方文化内涵的景观,增添园区的文化品位和景观价值、寓教于乐;同时又形成了园区特有的地域特点、文化特色。
3.以人为本的原则。
规划设计通过项目的设置以及环境小品、服务设施的合理安放,保证人们在其中能方便的吃、喝、玩、乐、休息等,能够更好的享受休闲生活的乐趣。
每个主题的设计考虑游客的年龄特点、文化层次、兴趣爱好,切实满足他们的需要,达到游客游于其中、乐不思蜀。
4.园区设计的休闲性、娱乐性、教育性、新颖独特性。
人们旅游的目的在于“寄情山水、回归自然、休闲放松”,所以,在园区设计时注重园区的天然野趣、自然天成,在园内设计很多娱乐项目,使人们希望而来、满意而归。
规划设计力求新颖独特,为城市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活动,使人们不同需求能得到满足,同时还可以吸引周边地区的周末及假日旅游者,利于园区的长远发展。
5.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规划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景区建设资金的来源及景区经营管理的多种可能性,在规划布局和项目选择等方面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前提,适当兼顾各种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
(五)规划布局1.规划总体布局晋代顾恺之在《论画》中说:“巧密于精思,神仪在心”。
即绘画、造园首先要认真考虑立意,“意在笔先”。
根据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依据现有地形,挖湖堆山,通过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的有机结合营造出具有自然特色的山水风景。
规划总体布局以人工开挖所形成的山水格局为依托,以同心圆的道路骨架为纽带,将各功能区紧密联系起来。
各功能区之间,各有其不同的游赏主题,有以自然风情为主的,有以游赏休闲为主的,有以植物景观为主的,景景不同,各有特色。
现将整个园区根据其特点划分为几个区:入口广场区、亲水娱乐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区、餐饮服务区、沙滩游泳区、垂钓烧烤区、草原风情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1)入口广场区:入口广场作为园区的重点宣传窗口,是其园区特点和性质的体现,因此在设计时,作到大门的别具一格、独具匠心。
黄河富景生态游览区的主入口位于园区的南方,基本处于正中心位置,向南直通大堤。
设计以广场形式结合商业服务、管理服务、停车场等服务设施,解决园区的基本功能问题。
北部与其他黄河滩区相邻部分,另设次入口,以解决不同方向人流的聚散和管理服务等问题。
大门的设计强调其恢弘大气、生态自然、美观与实用结合。
在材料选用上采用木制或仿木材料,突出古朴感、历史感。
通过水体、景墙、花池、植物来营造整个大门景观,吸引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