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活页作业](限时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苏、锡、常、镇四市调查)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所属类群,不能作为鉴定依据的结构是()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有无核糖体C.有无叶绿体D.有无细胞壁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无叶绿体和细胞壁;核糖体是所有细胞生物都具有的细胞器。
答案:B2.2011年4月的“阴性艾滋病”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心理。
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D.HIV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解析:艾滋病病毒(HIV)不具有细胞结构,不是单细胞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艾滋病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因而没有细胞器;病毒营寄生生活,因而培养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含有寄主细胞的培养基上培养。
答案:D3.(2012·东北师大附中摸底)右图中的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A.肝细胞B.衣藻细胞C.乳酸菌细胞D.棉花叶肉细胞解析:由图可知,三个圆圈①、②、③有一个交集,就是指此细胞三种结构都具有,肝细胞没有细胞壁,乳酸菌细胞和棉花叶肉细胞没有中心体。
答案:B4.蓝藻细胞不能进行以下哪项生理活动()A.有丝分裂B.有氧呼吸C.光合作用D.基因突变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通常进行二分裂,只有真核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
答案:A5.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命系统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D.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解析: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分子、原子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到细胞水平。
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而得出的。
答案:B6.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卵细胞体积较大是里面贮存有较多的营养物质。
卵细胞体积大,其表面积与体积比相对较小,不利于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成熟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及无机盐离子都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多,所以线粒体多;精子头部主要是细胞核,细胞质集中在尾部而且较少,便于精子运动。
答案:B7.下图为某个人体内几种类型的细胞模式图,错误的叙述是()A.4种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细胞B.4种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C.a在结构上属于真核细胞D.4种细胞在功能上是相似的解析:人体中的不同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增殖分化而来的。
图示4种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形态、结构不同,功能也是不同的。
答案:D8.(2011·东北三校联考)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烟草花叶病毒⑥噬菌体A.从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C.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①②为异养型,③④为自养型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解析:烟草花叶病毒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不含有DNA;⑤烟草花叶病毒和⑥噬菌体都属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蓝藻属于光能自养型生物;③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属于生产者。
答案:C9.下列四种疾病的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肺结核B.破伤风C.甲型流感D.细菌性痢疾解析: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疾病。
破伤风是由一种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答案:C10.(2012·合肥模拟)科学家经研究认为“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这一病毒主要由蜱虫传播。
下列与该病毒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布尼亚病毒体内含有2种核酸,5种碱基B.该病毒可能装配有蜱虫细胞的某些成分C.该病毒可通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方式产生变异,疫苗的研制必须具有针对性D.该病毒由于寄生在蜱虫细胞内,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解析: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四种碱基;新型布尼亚病毒要借助蜱虫体内的一些物质为原料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在蜱虫体内进行繁殖;病毒无染色体,不能产生染色体变异;病毒仅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组成,非常微小,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答案:B11.将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装片放在80 ℃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清晰看到细胞结构后为了更准确判断A处的颜色(如右图所示),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楚为止B.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C.换上放大倍数为100×的物镜D.调节光圈或反光镜(电光源亮度)解析: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放在80℃的条件下处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
为了进一步看清A处的颜色,不需要增大放大倍数,只需调节视野亮度即可。
答案:D12.(2012·临川模拟)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B.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其呼吸类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群落是某一区域所有种群的总和,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反复利用自给自足的,而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单向的解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包括原子、分子;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也没有呼吸作用,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繁殖;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反复利用自给自足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8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④酵母菌⑤霉菌⑥HIV⑦水绵⑧SARS病原体⑨细菌(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A.洋葱B.兔子C.蘑菇D.蓝藻②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左下图)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右下图)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细胞的________性。
解析:(1)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⑨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④酵母菌、⑤霉菌、⑦水绵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而⑥HIV、⑧SARS病原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
(2)洋葱是植物,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兔子是动物,其细胞含有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蘑菇是真菌,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糖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无核膜。
大肠杆菌是细菌,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糖体,无核膜,在有无核膜这一方面与植物细胞相比充分显示细胞间的差异性。
答案:(1)①②③④⑤⑦⑨(2)①A B D②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差异14.(15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
(3)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
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4)某学生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生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 cm处停止。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
请指出该同学在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2)显微镜视野中物像呈一行时,换用高倍物镜后能看到的物像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即8×1/4=2个。
(3)高倍镜下视野最暗,能观察到物像数目最少,物像最大。
(4)显微镜使用时,要使用专用的擦镜纸擦试镜头,制作临时装片时要盖上盖玻片,再放到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观察时首先下降镜筒,使其镜头距玻片标本0.5 cm~1 cm处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