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基础知识之信息和信息技术

计算机基础知识之信息和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外围层次是信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主要是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类技术。
例如从光盘制作到使用的一系列过程中,就采用了 新材料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激光技术、微电子技 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 络技术。
⑴ 数字化 ⑵ 网络化 ⑶ 高速化 ⑷ 智能化 ⑸ 个人化
① 信息存储技术。 ② 信息处理技术。 ③ 信息传输技术。 ④ 信息控制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层次是信息技术的延伸部分,主要 指的是信息技术在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文化教 育、国防、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医疗卫生、文体 艺术、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例如,工业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已产生了工业机器人、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机床等 新技术,图书馆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已出现了网上采 访、自动标引、机读目录、电子阅览室等新应用。
3.信息的类型和特征
⑴ 信的特征
信息主要具有六大特征:
① 社会性:信息直接联系于社会应用。信息离不开社会。
② 传载性:信息在空间中的传递被称之为通信。信息在时间 上的传递被称之为存储。
③ 不灭性:信息并不因为被使用而消失。
④ 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 或不同时间可以共同享用。这是信息与物质的显著区别。
科学的信息概念为: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 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 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 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⑴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 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反映,是已知的、系统 化的信息。由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和非完整性,有 些信息还未被认知,未被系统化,因此它仍旧只是 信息,未转变为知识。可见,知识都是信息,而信 息不全是知识。
如通信、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遥感、遥测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信息检测技术; 多媒体技术;光盘、磁盘、半导体存储技术;各种显示屏、 显示终端、多媒体投影机技术;智能家电技术;针对企业行 业的各种信息系统集成技术、针对家庭个人的各种教育软件 和游戏软件等信息服务技术,等等。
信息技术的功能是指信息技术有利于自然界和人 类社会发展的功用与效能。在信息社会中,信息 技术的功能或作用是多方面的,并且在不断丰富 和发展。
⑴ 辅人功能 ⑵ 开发功能 ⑶ 协同功能 ⑷ 增效功能 ⑸ 先导功能
⑴ 对科研的影响。 ⑵ 对经济的影响。 ⑶ 对管理的影响。 ⑷ 对教育的影响。 ⑸ 对文化的影响。 ⑹ 对思维的影响。 ⑺ 对生活的影响。 ⑻ 对政府的影响。
信息技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可以分 为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⑴ 以人工为主要特征的古代信息技术。 ⑵ 以电信为主要特征的近代信息技术。 ⑶ 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主体层次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 主要是指直接地具体地增强或延长人类信息 器官,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技术。
⑸ 娱乐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崭新的声像传 播方式,这些方式声像质量越来越高、表现手法越来越逼真, 使得可选择性、智能型的种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琳琅满目。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 总称。这些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指完成信息产生、获取、检索、 识别、变换、处理、控制、分析、显示及利用的技术。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是以信息 的流通与积累为其特征的社会。
由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 飞速发展,信息日益成为一种比物质和能量 更为重要的资源。
“信息”的定义是随着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形成 的。
通俗地说:信息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 反映,是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 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 知识内容。
⑤ 时效性:信息是对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信息 一经生成,其反映的内容越新,它的价值越大;时间延长, 价值随之减小,一旦信息的内容被人们了解,价值就消失了。
⑥ 能动性:信息的产生、存在和流通,依赖于物质和能量, 没有物质和能量就没有信息。
信息的分类有多种方法: ① 按内容分:社会信息和非社会信息。 ② 按存在形式分:内储信息和外化信息。 ③ 按状态分: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 ④ 按外化结果分:记录信息和无记录信息。 ⑤ 按符号种类分: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 ⑥ 按信息流通方式分:可传的信息和不作传递的信息。 ⑦ 按信息论方法分:未知信息和冗余信息。 ⑧ 按价值观念分:有害信息和无害信息。
4. 信息的媒体
音频和视频是信息的动态形式,而将动态的形式变成静态, 就有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等形式。音频、视频及相应的 文字、数据、图像、声音,这些信息的存在形式通称为信息 的媒体。
信息的各种媒体都有其具体的物化形式,这种物化形式称为 信息的载体。 文字和符号可用印刷的纸张记载; 声音可用磁带、唱片录制; 图像可用胶片、缩微胶片印制。 信息的载体随着人类的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始人 类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磁盘、磁带、光盘、激光唱盘等等。
⑴ 认知作用:教育过程是信息在教师和学生间传递的过程,或 者学习者从书本中汲取知识(信息)的过程。
⑵ 管理作用:大至国家,小到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内部,管理 都需要信息。
⑶ 控制作用:主要是指生产、工业流程中的控制。
⑷ 交流作用:主要指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联系,无论是信件、 电话、传真、还是电子邮件,都是人与人之间消息、思想、观 点、感情的交流。
信息化就是指在国家宏观信息政策指导下,通过信 息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人才的配置, 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以满足全社会的信息需求, 从而加速社会各个领域共同发展以推进到信息社会 的过程。信息化的结果,必将极大地增强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能力。
信息化社会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技术特 征,以信息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的基础,以社会信 息化的发展为标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