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克拉玛依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克拉玛依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克拉玛依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克拉玛依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篇一:智慧城市应用: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智慧城市应用: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王东亚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们面临着多种应急突发情景:自然灾害(如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事故灾难(如交通事故、瓦斯爆炸、有害物泄漏、煤矿坍塌等)、公共卫生(如甲型H1N1流感、食物中毒、自来水污染、流行性出血热等)、社会安全(如非法集会、出租车停运、暴力事件、公交车爆炸、重大火灾等)。

这些应急突发事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加强城市应急平台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就尤为重要。

“十二五”期间,城市应急管理依托物联网包括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卫星定位、激光扫描和视屏监控等传感核心技术手段,以及应急系统电子政务网络、政务物联数据专网、无线宽带专网等网络,将应急体系建成一个具有强大的信息感知和通信能力的网络和平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应急体系中设备设施和业务环境的动态监控、风险管理、突发事件预警以及统一指挥调度和应对的需求,提升应急管理领域的安全运行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

同时,促进城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和整合,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城市对各种信息的获取,智能感共享、交流知、资源共享及合理使用,为整个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在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迪时代”)推出的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能够随时跟踪突发公共紧急事件(如灾害事故、流行病、恶性案件等)动态,掌握应急资源和应急队伍现状,以便于发生预警事件时能够实施及时、有效的通信指挥调度。

本系统设计基于城市应急联动的理念,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快速反应、统一应急、联合行动,真正实现社会服务的联动,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

系统架构 1 图1 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图赛迪时代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独立地完成城市应急管理的各项功能,而且能够与赛迪时代智慧城市系列的各项产品与解决方案互相兼容,共同形成一个可组装可拆卸的、松耦合高内聚的大规模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构成一套完整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系统功能赛迪时代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的建设:1. 危险源监测子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对城市危险源、重要目标进行监测和可视化管理,利用QR2A和2R技术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和分级管理。

实现了危险源信息管理、危险源事故后果分析、危险源分级和危险源统计分析。

2. 应急保障子系统实施对专业队伍、储备物资、救援装备、交通运输、通信保障和医疗救护等 2 应急资源的动态管理,为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保障。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系统,可直观展现应急资源的分布及状态,并为指挥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保障。

用于综合、集中、数字化的管理应急指挥所涉及的各类资源的所在位置、状态与分布情况等信息,并为预案制作、应急指挥提供数据支持。

3. 预测预警子系统实现突发事件的综合预警和衍生、次生灾害后果分析。

实现突发事件的早期预警、趋势预测。

结合事件进展情况,对事件影响范围、影响方式、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等后果进行综合研判。

为上级预测预警系统提供事件报送信息、本级的预测预警分析和建议,现场监测监控数据等。

接收上级预测预警系统给本级应急平台下发预警分级建议和预测分析结果。

4. 应急预案管理子系统应急预案管理子系统通过在地图上标注目标,了解周边的应急物资储备和相应人员分布情况,从而实现科学决策。

解决了传统纸质预案的存储、管理、升级和使用不便等问题,实现动态加载数据生成指挥体系和任务列表,为应急指挥快速制定多套数字化方案,为指挥自动化提供基础和依据。

5. 指挥调度子系统应急平台和部门级应急平台能够将事发现场采集的多媒体信息、气象信息、环境信息等传输到应急平台中心,应急专家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资源部署、人员疏散方案,通过基于GIS开发的协同标绘系统,将救援方案推送给现场事件处置人员,方便展开快速救援,做到“上情下达”。

同时,根据事件发展态势,现场人员利用移动GIS应急平台及时同步现场情况,做到“下情上传”,使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做到多方协同,有序开展,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3 图2 应急现场指挥调度示意图 6. 应急评估子系统应急评估子系统可以记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再现应急过程;按照评价模型对应急过程前的应急能力、过程中的及时性、过程后的有效性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估,生成评估报告。

模拟演练子系统模拟演练子系统在安全领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三维模拟仿真 7.技术,建立了一套能提供应急预案演练、救灾操作培训等功能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系统依据“培训与演练相结合、进阶式应急演练过程”的模式,建立以基础数据库为辅、阶段式训练进程为主、并配有考试考核功能的系统架构,循序渐进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并通过对应急预案的演练过程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使应急队伍和指挥人员在不断地学习和练习中提高他们的指挥能力、作战能力和应变能力,能迅速处理突发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

图3 模拟演练流程图4 8. 值班管理子系统值班管理子系统包括工作交接,告警信息采集及告警信息处理功,预案监督执行,信息发布等功能。

系统价值赛迪时代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为城市应急管理带来如下重要意义:1. 加快应急一体化建设步伐利用通信传输系统、主机与存储系统、局域网、装载平台等作为基础支撑,实现现场应急的综合应用。

移动应急平台可以在移动和静止状态下使用,通过多种链路通信互联技术和卫星等通信手段,实现应急平台间互连互通,具有现场应急通信、监测监控、现场会商、综合分析和研判、决策指挥、移动办公、定位导航等功能。

2. 推进多网融合趋势实现有线、无线、网络、卫星通信全面覆盖。

系统由计算机骨干网络、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无线移动数据传输系统、有线通信子系统、GPS车辆定位系统、图像监控及大屏幕显示系统、语音记录系统、卫星现场图像实时传送系统等组成,在对上述系统进行高度集成的基础上推动了统一的信息接收和处理平台的建立。

3. 物联网感知技术将与应急建设实现融合发展将物联感知技术应用到在线监测、定位追溯、自动报警、调度指挥、决策支持等管理和服务功能中,实现城市应急的全方位联合,将机/手动警报、车载警报器和一定数量的GPS导航系统部署到社区和各个重要的经济目标并实现信息化联网管理,从而形成广覆盖,全民参与的应急管理与机制。

4. 智能化态势分析建立多级多方协同会商、态势推演和多主体决策技术。

通过跨平台异地会商、多图层专业标绘和多源信息融合,实现了预警信息、事件态势、资源调度、力量部署、灾民疏散与安置的动态展示和综合分析,为应急处置中的统一指挥、多方联动、协同应急提供了技术手段。

5篇二: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慧聪智能社区网讯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意义“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业务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

但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相关系统功能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城市“感知”节点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要;城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城市管理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要等。

因此,需要通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

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不断向“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迈进。

二、系统架构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1)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包含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包括: 城市运行信息综合展现:面向区政府及部门、街道的主要领导,通过移动终端、电视墙大屏幕及PC桌面等各种终端,展现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管理、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热点事件等领域的关键信息。

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协同:实现视频监控、部分传感终端与业务系统的智能协同,达到城市运行管理事件从自动发现告警到协同业务系统完成处理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

智能协同的关键是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城市运营管理,把之前分散的涉及城市运营管理的各种领域,如人、交通、政务、环保、城管、通信、视频等,综合起来考虑,并发现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将城市中的物理设施、信息资源、社会资源等连接起来,形成“事件驱动、规则判断、联动处理、流程监管”的智能协同体系。

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决策: 基于对城市运行历史数据的全面整合,建立城市运营管理分析决策模型,分析、挖掘城市运营管理领域的内在规律、发展趋势,为城市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2)应用展现层应用展现层包含面向不同使用者和不同操作终端的个性化展现与交互能力。

从使用者视图来看,包括:领导综合门户:整合领导关注的信息展现、日常办公、协同指挥、应用商店等功能,面向各级领导提供个性化的定制门户。

协同工作门户:整合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协同功能,并集成相关业务应用的界面,为工作人员提供协同工作的环境。

应用管理门户:整合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相关的功能,为业务和系统管理人员提供管理、维护的操作门户。

从终端视图来看,包括:移动终端视图:相比较传统的PC桌面,移动终端有着显著的特性,屏幕较小、携带方便、触摸屏幕、手势操作等,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特性,针对适合在移动终端上使用的功能(主要以信息展现为主),设计符合移动终端操作习惯的交互界面,提供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移动客户端应用门户。

电视墙大屏幕:大屏幕是智慧城市重要展示手段,在政府开会、日常工作、参观接待中作为直观的信息展示墙使用。

系统提供符合大屏幕操作习惯的交互界面,根据电视墙大屏幕的展现和使用特点,综合展示政府工作中关心的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社会发(来自: 池锝网:克拉玛依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展、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表格、图片、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展现,支持良好的互动功能,支持信息再挖掘,支持与城市其它系统切换展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