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运行情况汇报三篇篇一:新农合运行情况汇报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于20XX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是省人民政府确定的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
自实施工作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逐步缓解,群众普遍反映良好,民生工程得以落实,新农合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
现就近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全县总面积12015平方公里,辖区10个乡镇、140个村民委、2个社区,全县总人口为3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X万人。
全县设有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9X个,其中县级3个,乡镇卫生院10个,“乡村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79个。
设立县级新农合管理中心1个,乡镇合管办10个,共设置编制4X人,目前在编30人。
二、参合筹资及医疗补偿情况20XX年全县农业人口数275X70人(县统计局提供),扣减参加城镇医保农业户籍和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4X81人,应参合数为260X89人,有260X29人已参合,参合率%,参合人数比20XX年增加9X20人,参合率排在全市第一。
20XX年,筹资标准390元/人·年(各级财政补助320元/人·年,农民个人缴费70元/人·年),应筹集新农合基金万元。
从20XX年1月1日至10月7日止,全县参合农民有22X474人次得补偿,总医疗费用万元,补偿基金支出万元,受益率%,本年度基金使用率%。
其中,住院补偿35X04人次,补偿基金支出万元;门诊补偿18X117人次,补偿基金支出万元;分娩补偿1X41人次,补偿基金支出万元;门诊特殊病种补偿50X2人次,补偿基金支出万元。
三、工作成绩(一)我县参合率连续六年排在全市第一,每年基金使用率均达到自治区下达指标,没有出现基金沉淀过多或透支现象,获得到了自治区先进表彰。
同时,我县新农合工作成绩和先进做法多次得到市电视台和省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并在其电视台进行报道。
(二)完成了全县乡镇卫生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建设并正常使用,解决了我县乡镇卫生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落后现状,实现了全县范围内新农合业务数据、信息即时监控,确保新农合基金运行安全。
(三)建设了新农合“一卡通”系统,突破了原始手工制证填报的繁索工作,实现了参合农民在部分县外省内异地就诊即时结算补偿工作,提高了新农合工作效率。
四、目前面临的困难:(一)新农合管理中心的办公条件差。
县、乡新农合没有独立固定办公场所,经多次迁移,现县新农合管理中心暂设在县X局办公楼一楼,其办公条件差,其中,信息化服务器存放室、基金票据存放室和报销资料存放室共一室;文件档案室、财务室和主任室共一室;稽查室、报销服务大厅和医疗审核大厅共一室;大部分工作人员挤在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办公室办公,工作极为不方便,办公效率和质量低,无法满足2X万参合农民每天的医疗报销服务,存在安全隐患。
(三)新农合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问题。
新农合工作主要服务对象是农业人口和参合病人,部分病人带有传染病,大部分参合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对政策不理解,难以沟通,在办理核对医疗费用报销手续时容易激动,经常出现无理取闹现象,有的甚至威胁工作人员。
在办公条件和防护措施有限情况下开展工作,会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三)新农合工作人员压力大、待遇低、调出频繁。
新农合管理中心主要从事本辖区内新农合的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新农合基础情况调查,承担基金筹资决算、医疗审核补偿、调查核实、监督监测、信息统计、档案管理和向社会公告等具体业务工作。
工作面广量多、责任重、压力大、风险高、待遇低,人员调出频繁,致使工作队伍人员相对不足,部分新进人员对政策法规、系统操作、补偿流程不熟悉,严重制约了新农合工作的开展。
(四)新农合无专项筹资经费,筹资工作量大,筹资难。
新农合的每年筹资工作被基层干部认为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因为缴费的主体是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农民,操作程序比较繁杂。
新农合工作人员和乡镇村干部往往为了完成筹资任务,提高参合率,“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任务艰巨,压力大,有畏难情绪。
同时,由于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在筹资缴费时往往联系不上,个别地方出现乡村干部垫资现象,目前新农合无专项筹资经费,使新农合筹资工作面临较大困难。
(五)外伤认定取证难,协调机制不畅,监管难度大。
第三者造成的外伤、工伤等责任性伤不属于新农合报销范畴,新农合和医疗单位在认定外伤责任时,有些部门配合不畅,造成取证难,不能及时为应报患者办理报销费用,影响了群众的参合积极性。
一方面参合农民故意瞒报受伤经过,而知情者多为受伤患者邻居或朋友,不配合新农合人员的调查核实;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在异地受伤治疗,新农合人员仅凭病历资料记录,无法核实其受伤经过的真实性;另外个别村干部未经亲自调查、核实,仅凭参合农民描述就出具证明材料,导致外伤管理虽有制度和措施,但监管难度大,同时也影响了新农合基金的安全使用。
四、意见和建议(一)协调相关部门,完善办公条件。
新农合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是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
因此,县新农合管理中心应有个稳定宽敞的工作环境,并设置有地面停车场,更好地服务于民生。
希望X人民政府协调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县新农合办公场所和建设用地。
(二)设置保卫人员,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我县有2X万多农业人口参加新农合,平均每天在县新农合管理中心办理报销补偿工作近几百多人,大部分参合农民文化素质较低,难沟通,易激动,为给工作人员有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建议把县新农合管理中心的保卫人员和设置纳入政府统一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三)参照公务员管理,设特殊岗位津贴,提高职工待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属管理性质单位,接触的是带有传染病的办理医疗报销病人。
因此,应参照本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所管理,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纳入公务员管理单位,设置特殊岗位津贴,提高职工待遇,稳定工作人员队伍。
(四)设参合人数专项筹资经费,解决筹资困难。
随着新农合筹资额度逐年提高,每年筹资工作都需要大量乡村基层干部到村屯宣传发动并收缴基金,其筹资成本较高。
因此,应把新农合的每年筹资工作应参照其它相关单位筹资机制,按参合人数(2元/人)设置专项筹资经费,解决筹资困难,缓解基层干部筹资个人经济负担,有效鼓励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稳定我县参合率。
(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
随着新农合筹资额度及补偿水平逐年提高,新农合补偿政策每年都有所调整,虽然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新闻媒体报道、公布咨询电话等方式加大对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力度,但仍有部分年迈的老人和外出务工人员对新农合的政策了解不够。
因此,应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宣传工作,不断加强乡镇、村干部及医务人员对新农合政策的培训,提高政策知晓率,消除部分参合农民对补偿政策的不了解或理解错误。
篇二:新农合运行情况汇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两年多来,我乡已有20000多人次群众得到近130万元的医疗补偿,实际情况说明,这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好政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说明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农民的健康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现将我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的基本情况新农合自20XX年9月1日正式启动,20XX至20XX年度有5848户23076人参合,其中民政救济1274人,参合率为%,共收取参合资金230760元;20XX年度共有6019户23644人参合,其中民政救济900人,参合率达%,比上年增个百分点,共收取参合资金元。
从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7月20日,我乡已有20XX6人次获得元医疗补偿。
住院补偿率为:(1)20XX年%,(2)20XX年%,(3)08年1至7月%;门诊补偿率为:(1)20XX年%(2)20XX年%(3)20XX年1至7月%。
门诊补偿比例大幅降低的原因是06、07年实行家庭账户报销制度,08年取消了家庭账户只实行门诊统筹。
二、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措施1、加强领导,完善规章制度。
***于20XX年8月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由三名工作人员组成。
各村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小组,下设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
乡合管办为乡属股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3名,设办公室主任1名,人员已于20XX年8月就位。
乡人民政府为合管办配置了办公室及文件柜、办公桌椅和一台电脑,县合管办配给两台电脑、一台传真机和一部电话;办公经费由乡政府提供保障。
合管办成立后,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计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管理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职责》等制度,规范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组织动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理合作医疗证,筹集、管理农民缴纳的合作医疗资金,合作医疗经费的审核、报销,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等。
确定了乡卫生院、13个村卫生所为本辖区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由其为参合农民提供医疗服务。
2、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筹措资金。
我乡推行新农合主要采取召开各级动员大会、广播、发放传单、张贴标语等进行宣传发动,并成立工作组,包村包组进行动员,使新农合政策家喻户晓,取得了良好效果,两个年度的参合率都超额完成县人民政府下达的指标。
资金筹集采取的办法是由小组向农户收取,小组上交村委会、村委会上交乡合管办,乡合管办汇总统一后上缴县财政专户集中管理使用。
医疗补偿每月由乡合管办对患者医疗费用审核后上报县合管办核销,县合管办复审通过后下拨资金兑付受补偿群众。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监管难度较大。
对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难是普遍性的问题,尽管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了各种制度,但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执行中存在一定困难,定点医疗机构违规成本较低,目前在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执行,仍然存在一些违规行为。
例如:1、超目录用药时有发生,增加了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2、医疗收费项目和药品价格未进行公示;3、处方、合作医疗证和减免登记册记录不规范等。
另外,因各村距离较远,对村卫生所的医疗行为无法进行事前、事中的有效监督,只能进行事后监督,走访调查涉及面太窄,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药品供应渠道太窄,部分疗效良好、价格低廉的药品因利润薄而药品供应方不愿供应,导致医疗机构无法从规定渠道得到价廉物美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