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次设计依据为建筑总图、单体图纸和市政管道资料。
施工时请对照现场情况和建筑总图核对标高,并结合单体图纸施工。
2、根据单体图纸设计说明,园区最大日用水量为946.4m^U3^U,最大时用水量为91.5m^U3^U。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区内雨污水分流排放,雨水经收集后就近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
3、总平面图中管道标高为绝对标高(黄海高程)。
管道标注DN为公称直径。
管径、井径单位为毫米。
标高和平面距离单位为米。
4、生活给水埋地管采用PE管,热熔对接连接,详见《建筑小区埋地塑料给水管道施工》(10S507)。
室外消防给水管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焊接,二次镀锌。
室外埋地用排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热熔连接;执行标准为《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CJ/T250-2007)。
以上管材宜在供应商的指导下安装敷设,管道基础做法和施工沟槽回填土夯实要求详见国标图集《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
5、雨污水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详见02S515。
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盖与井座。
6、道路上有雨水检查井处沿道路两侧做雨水口,就近接入井内。
雨水口位置可由景观设计单位根据道路及景观做法进行设计。
人行走道及绿化的雨水收集由景观设计单位设计,就近接入雨水井。
雨水口与检查井连接管管径DN200,i=0.01坡向检查井,起点埋深0.65米,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埋深。
车行道下塑料管管顶覆土厚度不足800mm处,均应采取加强措施。
给水干管埋深0.6M,支管埋深0.4m 。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标高。
埋地金属管道应采取防腐措施(两布三油)。
7、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SS100-1.0型。
每栓流量按15L/s考虑。
其布置原则: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
消火栓距路边不超过2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M,并不大于40m。
8、倒流防止器选用带水表类型,水表型号LXLC-150。
9、管道交叉处如有标高相碰,可根据以下原则调整:
小管道让大管道。
易弯的管道让不易弯的管道。
电管在水管上。
给水管在排水管上。
压力管道让自流管道。
新设管道让已建管道。
标高无法调整时,雨污水管可做倒虹井。
个别检查井位置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10、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后, 均应按国标(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试压和试水,埋地管应试验合格并经专业技术人员鉴定后方可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