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人机防御系统集成方案

无人机防御系统集成方案

无人机防御系统集成方案
目录
第1章系统总体设计 (3)
1.1 总体设计思路 (3)
1.2 系统整体架构 (3)
第2章系统集成方案 (4)
2.1 无人机防御系统 (4)
2.1.1设计思路 (4)
2.1.2拓扑结构 (4)
2.1.3传输系统 (5)
2.1.4控制系统 (5)
2.1.5系统功能 (5)
第1章系统总体设计
1.1 总体设计思路
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关于安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政策和技术要求规定,智能化综合安防集成系统的规划建设要本着“高起点、高效率”的原则,以安防事件的事前防范、事中处理、事后分析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基本要求,建立起“人防部署严密、物防设施完善、技术手段先进、联防协调统一、应急处置高效”的集管理、防范、控制于一体的监所安全保障体系,对各类事件做到预知、预判、预防、预警和有效处置,切实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

本方案以海康威视iVMS-8300监所安防集成平台为核心,方案综合集成了视频监控、综合报警、门禁控制、监听对讲、智能分析、围墙电网、公共广播、电子巡更、智能监舍、人员定位、监外押解就医等多个安防应用子系统,通过上层综合管理系统的统一协调实现各应用子系统间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并与罪犯信息系统实现无缝链接,还可根据需要融合教育管理及日常办公等系统,从而达到管理便捷性、数据直观性,实现跨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联动响应。

同时站在安防与运维管理的高度,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实现对监所安全防范的集中管理,从根本上提升监所安全防范能力,提高监所安全防范的整体联动响应能力和智能化管理程度,最终实现监所内各安防应用子系统的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统筹调度,形成监所综合安防统一大平台局面。

1.2 系统整体架构
智能化综合安防集成系统是一个集硬件、网络、软件等多类应用产品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集成系统。

考虑到综合技防能力直接体现着系统管理水平,是安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智能化综合安防集成系统集成的整体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国家相关部委及地方监管部门的相关文件规定和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我司多年建设智能化综合安防集成系统的实践建设经验,集成视频监控、综合报警、门禁巡更、可视监听对讲、融合探测、围墙电网、公共广播、智能分析、车牌识别、人员定位、无人机防御等多种技防手段和设备,建立以报警为核心的报警联动业务模型,以专业的平台软件为基层值班干警提供实战平台、为领导提供监督指挥和决策分析的大数据平台。

第2章系统集成方案
2.1 无人机防御系统
2.1.1 设计思路
系统设计采用音频探测技术、频谱探测技术、视频探测技术、雷达探测技术、频谱干扰技术对监控低空进行有效防护。

根据监狱周边环境及防护距离需求,采用不同的探测技术组合,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在监狱周界设计音频探测器、频谱探测器、雷达探测器进行探测,频谱探测器对无人机进行控制频谱探测,频谱探测器可对目标进行范围定位,触发雷达探测器对其进行精确定位,考虑到雷达、频谱探测器的发散角度较小,对于近距离存在探测盲区,对监狱近周界(≤300m)采用音频探测器,由音频探测器对无人机特殊音频进行探测,根据探测装置给出的目标位置,光电跟踪系统能够对目标进行跟踪识别,视频确认,将目标的高度、距离等参数反馈给固定频谱干扰器,固定频谱干扰器转动云台对其进行干扰击落。

同时,分控中心(大型监狱)和监控指挥中心客户端电子地图上显示报警区域,分控中心(大型监狱)、指挥中心客户端可查看光电跟踪系统捕捉画面,显示报警信息。

对于近距离的无人机入侵,可通过值岗人员人为发现,使用手持干扰器对目标物进行频段、定位系统干扰击落。

2.1.2 拓扑结构
无人机防御系统主要由音频探测器、频谱探测器、雷达探测器、光电跟踪设备、固定干扰器、手持干扰器和后端管理软件组成。

前端探测设备通过非屏蔽双绞线接入局域网,手持干扰器可独立使用,后端管理软件对各前端探测设备进行管理控制,实现对监狱低空的安全防护。

无人机防御系统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 57无人机防御系统拓扑结构示意图
2.1.3 传输系统
无人机防御系统前端探测设备均安装在监狱周界,距离指挥中心较远,由网络光端机发射端实现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在指挥中心端进行通过网络光端机接收端实现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从而实现长距离信号传输。

2.1.4 控制系统
无人机防御系统的控制功能主要由管理软件实现,系统可对音频探测器进行设置,频谱探测器的频段设置(0.3—6GHz),对雷达探测器进行功率(探测距离1km-3km)设置,对光电跟踪设备、固定干扰器进行预设点、响应速度及干扰频段设置,通过对各探测器参数的设置,达到系统与应用场合的有效融合,从而实现对监控低空入侵物的搜索发现、跟踪识别、干扰拒止。

2.1.5 系统功能
一、全天时、全天候侦察监测
采用模块化、一体化设计技术,可按实际需求灵活选择不同的探测前端。

将多种前端探测器融合,可以适应全天候、全天时、复杂电磁环境和复杂地理条件,快速搜索、发现、识别、跟踪和定位地面活动目标,实现对防护区域的侦察监视和安全防卫。

二、无人值守、远程监控
前端探测设备通过通信系统在监控中心进行远程监控,包括设备的开关、参数设定、各种控制和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实现了监狱低空防御的无人值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