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学案6 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学案6 中图版

学习目标:
(1)能举列说明地球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重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册、填充图册。

课前检测: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

2、世界两大著名的山脉带:一是环山脉带,二是横贯的山脉带。

两大山脉带的组成、分布、走向各是什么?
3、世界最高的高原是高原,号称“ ”,分布在洲。

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在洲。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在洲。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在洲。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位于洲。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位于洲。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在太平洋底部,最深处达11034米
4、海底地形由远海到近海依次为()
A 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
B 大陆坡、大陆架、大洋底
C 大洋底大陆坡、大陆架
D 大陆坡、大洋底、大陆架
5、被海水淹没,坡度较小,向海底的过渡地带叫做()
A 大陆坡
B 大陆架
C 海岭
D 大洋中脊
【自主合作学习】
知识点一地表形态变化
1、状况: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之中。

2、短时间改变地表形态的活动
(1)地震:岩石在运动过程中引起地面。

(2)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浆沿冲出地表。

随堂练习:1、完成课本P33活动题。

2、海陆变迁的科学依据是()
A 仙女麻姑曾三次看到东海变成陆地。

B 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生。

C 赤道地区的高山上有冰川。

D 沿海地带的地势都很低。

知识点二:大陆漂移假说
1、提出时间及人物: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提出。

2、主要内容:“”于两亿年前破裂,“碎块”经漂移,于距今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的、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随堂练习:
下列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A 大西洋两岸有着相似的古生物化石
B 大西洋两岸有着共同的动物:鸵鸟和海牛
C 赤道附近的亚马河流域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D 南极洲有着丰富的煤炭。

知识点三:板块构造学说
1、地球岩石圈是由拼合而成的,全球共有板块,名称分别是为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非洲板块、板块、南极洲板块。

2、板块的内部比较,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3、海洋的生成和发展: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共经历了个阶段。

随堂练习:
①亚洲的印度半岛位于()
A 太平洋板块
B 亚欧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非洲板块
②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下列哪个大洋还在不断扩张?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知识点四:火山与地震
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山脉带和山脉带。

随堂练习:
下列地区位于火山地震带的是()
A 南极大陆
B 南北美洲东海岸
C 欧洲的地中海沿岸
D 亚洲的北冰洋沿岸
课堂达标检测: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材料二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的扩大。

①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

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②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

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③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④材料三说明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2、完成填充图册P19 1、2、
3、4小题。

课后拓展: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