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张立青: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63
图1某桥起重机设备倾覆事故
Fig.1Accidentofcraneoverturning
图3某桥碗扣支架垮塌事故
Fig.3Accidentofcuplokscaffoldcollapse
的高架桥施工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即高架桥施工固有风险源和危害因素。
1.2高架桥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和安全策划
高架桥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和安全策划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编制并审批苇大危险源和危害冈素专项方案、应急预案。
施工单位应根据高架桥不同施工阶段进行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动态识别,对已知的、可预测的重大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必须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同时为r加强对危险源和危害因素的实时控制。
还应全面统汁、整理危险源和危害因素的基本情况,积极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
(2)做好对外协调工作。
针对高架桥施]:霞大危险源和危害冈素的内容。
应提前做好相关产权单位、交通、市政等部门的联系与协调,争取得到相关单位的理解与支持,做好必须的准备与配合工作。
(3)全员参与风险动态管理。
建立重大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动态管理的培训和交底机制。
做到全员参与风险动态管理。
(4)对重大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实施过程监控和
图2某桥连续梁悬浇挂篮脱落事故
Fig.2Accidentoftravellingcarriageabscission
图4某桥移动模架造桥机垮塌事故
Fig.4Accidentofmoveableformworkcollapse
信息反馈。
在对包含蕈大危险源和危害因素的高架桥施,[过程中,应针对其工程特点及时调整方案和措施,并按照标准制定棚应预警值和警戒值,通过监控醴测数据,严格指导施工。
(5)建立危险源和危害因素动态管理档案。
危险源和危害冈素动态管理档案应包含施I:重大危险源和危害因素预防控制方案、应急预案等内容,还应包括高架桥工程不同施l:阶段苇大危险源和危害因素的识别、专项预案、应急顶案,以及执行程序、组织机构、物资设备情况、相关单位及人员联系方式等。
2高架桥工程施工危险源和危害因素的识别及控制
2.1施工场所周围地段危险源和危害因素的识别及控制
高架桥施工场所周围地段危险源和危害因素是存在于高架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并可能危害城市周边环境的活动,其主要与高架桥工程所在环境、工程
类型、工序、施工装置及物质有关。
66
安全与环境工程第18卷
该桥为苇庆段长江上的一座公轨两月j跨江大桥,主桥为145+2X260+145连续刚构,南引桥为6×40连续箱梁(2联),桥而横向布置双向6车道汽车和双向2车道轻轨。
南引桥为逐跨搭设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分上、下两层浇筑,设计要求下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上层混凝土达到没计强度的85%以上再按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张拉预应力束。
2007年1月1日施工单位南引桥完成第一联第一施工节段下层混凝土浇筑工作;13日下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5%后,施【单位开始浇筑本段梁段卜层混凝土;15日晚7时左右,现场监测与量控发现支撑该梁的部分支架出现较大弯曲变形(见图5),同时部分支架的基础出现明显移c陷,混凝土梁体也出现下挠(据现场测量达127ram),整个支架和混凝土梁体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会发生重大的工程事故。
图5支架变形图
Fig.5Deformationofscaffold
问题发生后,施工单位协同建设、设计、监理、监测单位以及当地安监和公安等部门迅速反应,按照施工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指挥成立应急抢险队伍,各方力量全力配合,一方面快速组织疏散附近居民和相关人员撤离现场,南引桥附近200余居民和50多名工人得到迅速疏散和有效安置;另一方面立即加强监控与量测,收集相关技术数据.报送已经紧急组织的专业人员,并制定技术处理方案,经论证后立即组织现场实施,有效地控制和排除了险情。
从后期梁体的检测和验收情况看,基本能够满足没计和规范要求¨]。
3.2经验总结
(1)施工前,应针对承担高架桥重大荷载的贝雷梁支架体系、模板体系等重点临时结构,安排专业人员制定专项技术方案,并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复核和审定,从技术上确保高架桥施工安全。
(2)为了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在进行高架桥施工前应做好充足的技术准备(如支架加固措施和减载措施)和抢险物资的储备,从而保证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地将技术准备和抢险物资投入,以控制事故继续发展。
(3)当高架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事故进行控制,如疏散人员等,将安全、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及时组织、№主、设计、监理、监控、当地安监等职能部门和卡H关单位针对事故原冈进行分析,组织专业人员确定控制和改善方案,并组织实施;
4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工程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和专、I川生决定了高架桥施工的高风险性,必须全员、全过程对高架桥施:I:的危险源和危害因素进行系统识别和控制,对高架桥I:程施亡中的风险实施系统安全管理,以实现高架桥安全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j陈科荣.城市建设施1: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治[J].施I:技术,2004,33(8):55—56.
[2]熊政专,段海平.城市施_[过程中与环境的兼容性问题[J].基建优化,2005,26(3):65—67.
[3]谢剑斌,赵伟.城巾.轨道立交施T中周边环境的保护与交通组织I-J].建筑施工,2003.25(7):257—259.
[41范智杰.公路r程安全技术[M].重庆:重庆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Es]TBl0433—2009.铁路桥涵上程施工安令技术规程(撤批稿)Is].[6]张天明.郑邦友,刘旭生.某大桥引桥支架险情及对结构的影响
评价[Jj.公路交通技术,2007.(3):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