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影片心得体会【篇一:抗日战争心得体会】中外战争史心得体会计算计系统维护151 周勇——《抗日战争》“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近百年来得出的经验教训。
中国近代在外国列强的侵略下显得格外的不堪,那些任人宰割、无力反抗的画面简直不堪入目。
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炮击了东北军的大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拉开了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夜晚,日本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戏时借口以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
随后,日军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
这场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日战争的起点。
从此,中国进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就中国而言,日本帝国主义就好比一条凶恶又丑陋的狼,露出它的獠牙在中国的大地上聘驰,四处收刮财物,掠夺资源。
在抗日战争中,日本鬼子的冷酷与残忍无法想象,中国人民在这种饱受摧残的情况下顽强抵抗,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抗日英雄,但也有无法计数的人在这场侵略战争中失去了生命。
南京,曾经是一个多么繁荣的城市。
当时,南京作为民国政府的首都,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城市。
然而就是在这里,曾经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事件。
当时,血染整个南京城,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侵略军的战争罪行种种不堪入目,其中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
屠杀的规模、死伤的人数都是无法想象的,被屠杀的人数超过了三十多万。
在这场屠杀中,日本军官之间相互进行杀人比赛,他们认为谁杀的人多谁就更厉害。
据后调查,他们中的一个军官在一天内就杀了一千人之多。
这些种种足以体现出日军的残忍。
这场大屠杀是日本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的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无数暴行中最突出的暴行之一。
这是一场反人道的屠杀。
说到冷酷与残忍,想必在我们脑海里还会浮现出这样一个部队,那就是日军的731部队。
日本的731部队的残忍是前所未有的,他们已经不能用人来称呼,他们就是一群禽兽。
他们到处抓中国人,拿中国人做实验,他们通过各种活体实验来获取各种数据,不管是生理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在观看纪录片时中国人民在他们的压迫与残害下饱受生理与精神上的摧残。
在实验中有这样一幕,一个日本兵用木棍敲击一个中国人的手臂那是一双被冻伤的手臂,直到发出清脆的声音,之后将他们拉进实验室解冻,分别用冷水、温水、开水进行解冻。
冻伤的部位在浇上开水后,骨肉马上分离。
场面甚是骇人。
之后又将他们扔进真空室与毒气室观察他们在真空下与毒气下身体的反应,直到他们死去,死后随便找一个地方将他们的尸体扔下。
在这其中被残迫致死的中国人不计其数,死亡人数无法想象。
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横行,不止是人民,还针对于中国的各种资源。
他们在中国抓取壮丁压榨他们的劳动力。
日本军队用中国人民的劳动力为他们开采各种珍贵的矿石,黄金、石油、铁矿、锡矿等等。
他们不消耗一丝劳动力,就从中国获得大量的财富、大量资源,各种资源被一车有一车的运会日本本土。
中国人民的劳动力被日本帝国主义无情的榨压。
有多少中国人在矿井中丧生。
日本军队的暴行使得国内人民惶恐不安。
日军在中国各地留下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万人坑”。
有多少冤魂惨死。
这些“万人坑”中死亡的人数已经无法计算,经大致估计“万人坑”死亡人数超过了三十万人。
这些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老天是不会放过它的,恶人还需恶人磨。
随着两颗原子弹在日本上空投下,日本广岛、长崎顿时一片废墟。
随后,日本终于与条件投降。
就这样,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终于结束了。
从此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艰难的走出。
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日本的罪行无法逃避邪恶终将被正义力量所覆灭,日本的惨无人道终将自己推向深渊,粉身碎骨。
【篇二:抗日战争专题心得体会 11】抗日战争专题心得体会时间的风吹动历史的车轮,却吹不走记忆的伤痛。
那是一段堆满辛酸的历史,那是一段饱含血与泪的历史,那是一段充满革命豪情的历史,那是一段满怀爱国热情的历史。
虽然时隔六十八年,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应忘记1931年9月18日的那一声枪响,不应该忘记1937年7月7日的那一声炮响,不应该忘记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的一声声惨叫。
今天,在大学课堂上,在老师的授课中,我们通过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策划,抗战中国共两党的地位、作用,国际势力对华抗战的援助,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国际地位与作用、影响、战后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日本侵华所犯暴行、铁道游击队、太原会战(忻口阻击战)等历史纪录片和《东京审判》历史影片的观看,我们从国内国际两方面进一步加深了对抗日战争的全面了解与认识。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对中国人民的奴化教育,奸淫妇女,“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南京大屠杀等造成我国直接财产损失约313亿美元,公私财产其它损失270亿美元(按当时市价计算),人民伤亡8420898人,军人伤亡3211000人。
我们必须知道,中国人民的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罪根本原因,苏军出兵中国东北以及美国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虽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但绝不是根本原因。
抗战中,中共始终坚持积极抗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组建并领导了抗日统一战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组织了百团大战,牵制了大量侵华日军,在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们必须看到,国民党在抗战中,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
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之一,其历史贡献主要有三点:(1)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消耗了日本的国力,打乱了其战略部署;(2)阻止了日本北进,拖延了日军南下,粉碎了日军与德军会师中东的战略计划,支援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3)配合了盟军的战略反攻,对促使日本败降起了重大作用。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抵御外来侵略壮丽的一幕,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战后日本政府虽然也对日本侵略邻国的罪责进行过道歉,但总的来说,其反省是很不彻底的,主要表现在:第一,肯定与纪念战争罪犯;第二,缩小乃至否定侵略罪行;第三,否认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侵略。
战后60年来,包含着上述内容的各种论调不时地从日本列岛传出。
例如,日本政要甚至是首相对靖国神社中战争甲级战犯的参拜,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历史等等。
而今,钓鱼岛事件使中日关系再次出现紧张化。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它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
中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钓鱼岛又称钓鱼屿、钓鱼台。
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
这表明,早在十四、十五世纪中国就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
2012年9月7日10时15分许,一艘有15名船员的中国拖网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赶到现场,并冲撞渔船。
随后,日方又派出两艘巡逻船跟踪渔船。
13时左右,日本巡逻船上的22名海上保安官登上航行中的中国渔船,命令渔船停止航行,并宣称违反日本“渔业法”,对渔船进行检查。
随后,中国渔民渔船被扣押至日本冲绳县石垣岛。
9月9、10、12日外交部相关人士依次召见日方外交人员提出严正交涉并重申中国的坚决立场,之后数日内,在中国的强烈的交涉下,日方迫于压力释放了我渔船船员和船长。
继日本钓鱼岛撞船事件后日本又“自导自演”的京东都购岛事件也迫于各方压力宣告破产。
但钓鱼岛主权之争至今仍未解决。
在对待钓鱼岛事件的问题上,国人既有理智合法的举止,民间组织携国旗登岛;又有冲动违法的一面,拦截毁损日系车辆,打砸抢日系商品。
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不能忘记当初日本在侵华站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充分肯定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作用,正确认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但是,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与日本发展和平友好外交关系与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的同时更应该时刻警惕防止日本右翼势力东山再起,防止战争再次爆发,妥善处理摩擦与冲突,理性爱国,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国家价值的完美结合!【篇三:抗战影片观后感】《鸡毛信》观后感今天我观看了一部抗日影片爱国主义影片,片名叫《鸡毛信》。
这部影片讲的是:有一位儿童团团长叫海娃,他一边放羊,一边放哨。
有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给他一封插有鸡毛的信,让他赶快送给八路军张连长,并说这封信非常重要,千万不能丢。
海娃让爸爸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他把信揣好,就赶着羊去送信了。
海娃刚一出村,就遇见了鬼子,海娃急中生智,把鸡毛信藏在了领头羊的尾巴下,终于躲过了鬼子的搜察。
谁知鬼子饿了偏偏要吃羊肉,把海娃和羊赶进了羊圈里,到了半夜,海娃趁鬼子们睡着了,悄悄地把鸡毛信一揣逃了出来,他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把鸡毛信安全地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的手里,可海娃却昏倒了,他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张连长按照信上的地图,带着部队,成功的将鬼子的炮楼端掉了。
看了这部影片,我感觉海娃很勇敢,遇到事情会随机应变,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能躲过鬼子的严密搜查,机智的把鸡毛信安全的送到八路军张连长的手里真是不简单。
影片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在越危险的情况下,越要冷静,不能冲动,不能逃跑,要随机应变。
我要向海娃学习,热爱祖国,热爱党。
好好学习,长大了为人民服务。
《铁道游击队》观后感今天,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部抗日战争的电影,电影的题目叫《铁道游击队》。
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群农民在队长刘洪和政委的带领下,与日本鬼子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险阻,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
游击队员们非常勇敢,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正在飞驰的火车,拿走敌人的枪-支-弹-药;面对那么多凶残的敌人,他们毫不畏惧,坚决与敌人搏斗;被捕的游击队员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不向敌人透露一点游击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