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情况介绍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
现辖6区5市1县和郑东新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9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3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0.8万人。
郑州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
早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5000年前,人文始祖黄帝就出生和生活在郑州;3600年前,商代中期的都城建在郑州。
可以说,中国的商业,包括商业文明,是从郑州开始起步的。
郑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主要的有嵩山文化、黄河文化、黄帝文化、商都文化等,几千年来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郑州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近年来郑州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06年,全市GDP突破2000亿元,达到2001.5亿元,2007年达到2421.2亿元,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位居第17位,在27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9位;地方财政收入277.6亿元,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7位。
郑州是全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基地、重要的冶金建材工业基地和成套装备制造业基地,已形成了汽车、煤电铝、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六大优势产业,拥有中铝河南分公司、宇通、日产、三全、思念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6户。
郑州交通通讯发达,区位优势突出。
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城市,贯通全国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电信主干线在此交汇。
京广、陇海两大铁路构成了最为核心的交通优势,拥有3个铁路特等站、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及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中转站;107、310国道和京珠、连霍高速公路以及境内18条公路干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为全国7大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郑州空港已与境内外3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工程均从郑州经过。
随着高速公路客运枢纽站、铁路客运专线枢纽站、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等重大工程的建设,郑州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
郑州商贸优势突出,是中国最佳会展城市之一,每年举办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商贸活动上百次。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由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两部分组成,建筑面积22.68万平方米,是集会议、展览、文娱活动、招待会、餐饮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会展设施。
郑州商品交易所是国务院确定的我国第一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荣获全国舞蹈界最高奖“荷花奖”金奖,列入中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成功上演,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轰动海内外。
郑州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两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和第18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等国际性重要节会,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多个国家领导人访问我市,展示了郑州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高起点规划建设的郑东新区,累计完成投资近400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设规模达30多平方公里,聚集人口近13万人,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水域靓城正绽放新姿。
郑州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郑州历史人文景观众多,拥有商城遗址、裴李岗遗址、北宋皇陵、轩辕黄帝故里、康百万庄园等历史名胜和文化古迹,各类文物古迹达140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43项。
有以少林寺、中岳庙和国家森林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中岳嵩山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黄河风景名胜区、大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嵩山少林寺以佛教禅宗和少林武术闻名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