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_程又中
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_程又中
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 ,也存在不同的发展
模式 。美国通过由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信息系统的硬 件建设 、信息资源的长期积累和低成本共享的方式来实 现农村信息化 。日本则由相关政府部门联手推进农村信 息化建设 ,政府主要负责村信息化的市场规则及发展政 策的制定 、大容量通讯网络及地方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 和农业科技信息网的建立 。法国的农村信息建设和服务 主体多元化 , 不同主体的服务重点 、对象和群体的规模有 所不同 ,具有良好的互补性 。印度采用公私共享的合作 模式 ,由中央政府至地方的各级农村发展部和村民自治 组织负责建设和管理 。④
(二)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国外农村合作社已有近 200 年的发展历史 ,在提高农 民组织化程度 、保护农民利益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 发展 、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目前国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 。一是 以专业合作社为主的欧洲模式 ,以德国 、荷兰 、法国为代 表 ,大多是根据某一产品或某一项农业功能或任务而成 立一种合作社 ,前者如牛奶合作社 、小麦合作社 ,后者如 收割合作社 、销售合作社 。合作社由农户提交股金 ,有的 还吸收一部分政府的财政补贴 。合作社与政府的关系比 较密切 ,农业合作社成为连接农民与市场和政府的纽带 和中间组织 。二是以综合性合作社为主的日韩模式 ,以 日本 、韩国 、以色列 、泰国 、印度和中国的台湾为代表 ,如 日本 、韩国的“农协”。综合性合作社涵盖生产 、销售和多 种业务 ,是半官半民的组织 ,与政府关系密切 ,政府对农 协给予了大量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三是以跨区域 、协作 式合作社为主的美加模式 ,美国 、加拿大 、巴西建立在大 农场 、大农业基础上的共同销售性合作社即是 ,一般一个 专业合作社只经营一种产品 ,但体现了对该产品的深度 开发 ,涵盖了销售 、运输 、储藏 、初加工 、深加工等各个环 节 。⑤ 国外政府对农村合作社持保护和扶持的态度 ,给予 的政策比较优惠 。国外一般规定对合作社的经营免征所 得税 ,墨西哥和巴西还允许合作社内部自办金融组织 。⑥ 在美国 ,经联邦所得税法认可 ,农民合作社的纯收入通常 按单一税原则征收 。在日本 ,多年来 ,政府对农协一直实 行低税制 ,如所得税 ,一般股份公司要缴纳 62 % ,而农协
金融为基础 ,以农村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为主角 ,以 政府农贷机构等政策性金融为辅助 ,形成包括政府主导 型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以及农村 商业性金融体系三种体系共同发展的格局 。印度的农村
金融体系包括 :印度储备银行 (负责监管和协调) 、印度的 商业银行 (国有及私人) 、农业信贷协会 、地区农村银行 、 土地发展银行 、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 、存款保险和信 贷保险公司 。除了直接为农村提供金融支持的金融机构
(三) 涉农金融体系建设 国外农村涉农金融体系包括三大部分 : 农村合作金 融体系 、农村金融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 。合作金融指由
农民或民间资本采取合作方式成立的金融机构 ,以解决 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 。德国和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包 括基层 、中层和中央三个层次 ,呈金字塔型 ,各级法人均 独立核算 、自主经营 ,机构遍布全国 。法国农村合作金融 具有亦官亦民 、上官下民两重性质 。地方和省级农业互
11 发达国家的农地流转 。美国农地属农场主私有 ,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历史基础是家庭私人农场 ,农场主 拥有稳定而有保障的土地私人所有权 。政府采用信贷支 持 、政策引导 、利息调节 、价格补贴等经济手段 ,鼓励家庭 农场规模适度扩大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一般不涉及土 地的所有权 ,大多是土地使用权 、经营权的有偿转让 ,土 地转让由政府与家庭农场主通过签订经济契约来实现 , 土地流转的主要目标在于农场规模的扩大 、生产要素的 优化组合以及先进科技与管理的运用 。日本的农地以小 规模家庭私有制为基础 ,实行小规模家庭协作式经营方 式 ,其农地管理实施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20 世纪 70 年代后 ,在政府和民间中介组织的共同推动下 ,日本的农 地流转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政府不 断完善农地制度 ,解除农民疑虑 ,克服农地流转障碍 ;民 间中介组织在促进农地流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认定农 业者制度 ,以便保证农地流转的农业使用方向 ;政府培育 与扶持中介组织 ,并对它们的活动加以规范 。
外 ,印度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监管 、保险和间接支持体 系 ,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高效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总的来说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发达的农村金融 体系以支持农业的发展 ,这些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渠道筹 集资金 ,并提供比较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 ;更重要的是 , 它们大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 政府通过立法来保障 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正常运行和稳定 。
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具体建设和管理来看 ,例如 农村公路的建设 ,首先由政府确定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 来源 ,许多国家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和征收公路税的办法 融资 ,还有一些国家采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照公路 等级予以分担 、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的融资模式 ;其次 ,国 家确定公路的技术等级和整体规划 ,在政策上保障农村 公路与全国运输网络的协调发展 ;第三 ,对农村公路的管 理主要集中在州级及其以下各部门 。②对于农村电业建 设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优惠性的农电发展政策 。 如美国的 农 电 合 作 社 对 联 邦 政 府 所 有 电 厂 的 电 力 拥 有 “第一购买权”,电价较商业性电力公司的要低 。日本政 府对农村配电工程建设提供贷款 ,对农民生活用电及农 业排灌 、脱粒和加工用电分类收费 。法国 、巴西都建立了 农村电气化发展基金 ,并以低价或优惠等方式支持农村 电业建设 。澳大利亚也对农村电气化实行保护性福利政 策 ,通过提高城市电价消化农村供电的成本 。③
二 、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
发达国家大多将农业作为弱势产业看待 ,因而采取 多方面的支持和保护性政策 ,如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 实施各种直接 、间接的农业补贴和信贷 、税收 、贸易等方 面的优惠政策以支持农业发展 。美国 、欧盟和日本在这 方面最为典型 ,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如此 。
11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当前国外在农业科技推广上 存在着四种模式 。第一种是以政府农业部门为主体的农 技推广模式 ,政府是农业科研和推广的主要执行者和融 资方 ,采取自上而下的推广运作方式 ,以以色列为代表 。 第二种是以大学 (农学院) 为中心的农技推广模式 ,政府 将农技事业中的技术部分转移给涉农高校负责 ,政府从 政策和宏观上把握国家农技发展方向 ,同时整合社会资 源 ,形成“教育 —科研 —推广”三位一体的模式 ,以美国为 代表 。第三种是以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的推广模式 ,政 府和农民合作组织相协同 ,采取自下而上的运作途径 ,做 到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服务 ,以日本为代表 。第四 种是商业市场化推广模式 ,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农业科研 , 推动农业公司开发农业新技术并加以推广 ,其特点是逐 利性 、针对性都很强 ,以法国为代表 ,美国 、意大利采取这 种模式的比例也较高 。⑨
美国的涉农金融体系除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外 ,还包 括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和美国农业保险体系 ,前者由美国 联邦政府主导创建 ,专门为本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融 资服务 。后者则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联邦农作物保 险公司 (风险管理局) ,第二层为有经营农险资格的私营 保险公司 ,第三层是农作物保险的代理人和查勘核损人 。 美国的农村金融以私营机构及个人的信贷等农村商业性
一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制度建设
(一)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发达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 ,效果比较
明显 ,而发展中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则相对 较少 ,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总体上都是由政府主导 ,社会 、市场和农民合作组织为辅 进行投入 。①不过“政府主导”也有不同的实现形式 ,这取 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指向 、本国的国力及由其最 终决定的公共财政能力 ,以及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职能定 位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程度高 ,政府在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的制定 、激励政 策的实施和信息引导上 ,实际建设则由不同性质的企业 承担 。韩国的“新村运动”由政府提出各类工程建设项 目 ,经村民民主讨论决定后 ,政府再免费提供水泥 、钢筋 等建材实施目标 ,如果建得好 ,政府继续追加建设投入 。 日本的农民自治组织 ———农协发展得很成熟 ,在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巨大 。印度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 高 ,政府只能针对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重点建设一些最 基础的设施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 2007 年第 2 期
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Ξ
程又中 胡宗山
[ 内容提要 ] 当前国外农村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涉农金融体系建设 、农地与农地流 转制度建设 、农业科技推广 、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社会政治生活的组织 与管理体系建设 、农村城市化的路径选择等方面积累了不同的经验 ,形成了系统的农村建设工程 ,有力推进了 发达国家和部分重要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了解并借鉴国外农村建设中的有益经验 ,对于解决我国的 “三农”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 [ 关键词 ] 国外 农村建设 经验教训 [ 分类号 ]D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526505 (2007) 0220100205
助信贷银行是私法性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而它的中央 机构 ,即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总行属于国家机关 。美国的 农业合作金融机构体系由联邦土地银行及其协会 、联邦 中期信贷银行及其生产信贷协会以及合作社银行三类相
互独立的合作金融组织所构成 ,主管部门是联邦农业信 贷管理局 ,它是隶属美国政府农业部的一个独立机构 ,自 成体系 ,不受联邦储备委员会监督 。美国农业信用合作 系统初期由政府出资创办 、扶持引导 ,其后由借款人借款 认股来筹资 。大部分的农业合作金融机构的控股权为借 款农民或农民合作社所有 ,但合作方式比较松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