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改善培训
改善与工作关系的意识
改善为谁而做的意识 全员参与提案改善的意识
工作越忙越要做改善的意识
能够实施的才是好构想的意识 及时推广复制和持续跟踪改善成效的意识
一、提案改善应具备的意识
解决问题, 提升KPI绩效的意识
改善必须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 发现问题。对工作而言,造成应 有状态与现有状态之间存在差距 的各种影响因素就叫问题。
提案 改善
提案 改善
问题票 提案卡
改善 提案
什么是改善?
改=改变+修正 不愿意变,什么都是空谈,是 经验主义,犯错的概率就会越 来越大。人都会有情绪波动, 情绪好一点的时候,因为很熟 悉,所以做得好一点;情绪不 好的时候,不论你多熟悉都容 易出错。所以要不断改变做事 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思维, 简单化、防呆化,防止犯错。 善=良好+令人满意 令人满意是令大众满意、令公司 满意,不仅是令自己满意,不是 自我感觉良好。
方法而设立的反馈方式。也
是发动全员参与提案改善活 动的一个渠道。
什么是提案卡?
提案 改善
提案 改善
问题票 提案卡
提案卡是为了让工作经验
改善 提案
较丰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和有一定行文能力的各级岗 位员工,积极地对日常工作、 生活中所遇到或发现的问题、 困难及“不爽”,分析原因、 提出创新性改善意见或改善 方法,提交团队酌情安排实 施改善的建议方式。 “提案卡”是发动全员参与 提案改善活动的基础。
三、提案改善与工业工程的关系
在社会工业现代化的现阶 段,提案改善活动与工业工程 相辅相成,都着力使企业的投 入要素得到有效的发挥利用, 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确保安 全,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最佳 效益。 提案改善的工具也可大量 借用IE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四、提案改善与创新发明的关系
“改正”错误不等同于“改善” 。 未按规定要求达成既定目标任务的行为表现和结果成效都叫“错误”,都要
01
02
03
04
05
06
07
解决生产或工作中的 相关问题,让产品质 量更加稳定,提升市 场品牌形象
通过改善让作业流程 更优化、效率更高、 成本更低,提升公司 业绩
提升员工改善的能力 和意识,培养思考的 习惯,有益于员工能 力的开发
04
提案改善 应具备的意识
一、提案改善应具备的意识
解决问题,提升KPI绩效的意识 激励制度推动改善氛围的意识
03
提案改善的意义
一、提案改善的目的
提案改善
效率更高 品质更准 成本更低
全员参与
交期更短
持续盈利 持续发展
流程更优
全系统
安全度更 高
士气更高 昂
全过程
二、提案改善的作用
可以让企业树立危 机意识和风险意识
利于强化员工 岗位工作能力
优秀改善案例进行 推广复制以后,能 够增加推广效益
营造持续改善的企 业文化氛围
时效性
评估标准
即时,立刻见效
KPI绩效考核
长期,连续渐进的
赢得成果的改善过程与投入效益比
短期,间歇性的跳跃
研发成果,创造的利润
四、提案改善与创新发明的关系
“改善”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也是人人都要做的,而“创新”需要具备专业 背景的人士才能做。所以“改善” 是小幅度的、投入较少的,不需要太多专业
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创新”是大幅度的,短期能够发生剧烈变化的,甚
现在的岗位,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管 理者。如果永远只按自己的经验或者 作业指导书上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认 为达标就够,仅满足于现状,那你和 成功管理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一、提案改善应具备的意识
全员参与提案改善 的意识
改善本来就是从打破身边很 小 的现状开始,不存在学历高低 和能力大小的问题。 提案改善的宗旨是全员参与, 立足于本职工作,逐步改善。 改善成果并非一定要对公司或
工作越忙越要做改善 的意识
从事的岗位工作越忙,说明 可能存在的问题越多,可提 的改善建议也越多。怎样更 合理地管理时间、怎样更快
能够实施的才是好构想 及时推广复制和 的意识 持续跟踪改善成效的意识
无法实施的也就等同于无意义。 自己的工作自己改善,不能指望 别人会主动帮你改善。 秉着投入回报最大化原则,应要 求实际改善人或改善团队进一步 总结整理改善经验,制定或修订 相关作业标准化文件,固化成果; 可推广复制到其他部门、岗位。
“改正”。这只是回归正常,没有超出标准要求,谈不上“改善”。
“改善”不等同于“创新”。“改善” 需要一定的 “创新”, “创新”一定存在“改善”,“创新”是范围 关键因素 适用人群 能力要求 投入 指导原则 开展形式 效果 改变 改正 所有企业,标准化水平不高,管理较 粗放时期 制度标准,人员个性 岗位胜任能力不足的人员 制度,标准,岗位应知应会 无需投入 严格执行,自我检查,主管督导 建立SOP/POP/SIP等,落实标准要求 绩效提升,快速达成目标 按标准作业,无需改变 改善 制造型企业,经济低度成长时期 人员意愿 全员参与,每一个人 传统技术,当前技术,行业经验 小投资,庞大的维护努力 标准意识,群体努力,系统导向 维护,改良,提升KPI水平 影响深远,不剧烈 稳定、温和的小幅度改变 创新 研发型企业,经济高度成长时期 技术,资金 专业人员,少数优秀分子 技术突破,新发明,新理论 大投资,小幅的维护努力 个人发散思维,个人创意与努力 舍弃,再造,夯实核心竞争力 立竿见影,很剧烈 突发、剧烈的大幅度改变
提案 改善就是为更快、更好、
更加简捷地达成工作目 标而通过“手段选择” 或“方法变更“,把事 情或动作往好的方向修 正或调整的过程。
提案 改善 改善
问题票 提案卡
改善 提案
什么是提案改善?
提案 改善
提案 改善
问题票 提案卡
提案改善是为持续提升
改善 提案
或突破KPI绩效,鼓励全员 参与、集思广益,引导每 一位员工在做好本身岗位 工作的同时,针对工作中 所存在的问题,发挥独创 的构想,提出创新性改善 意见或改善方法,组织团 队资源实施改善,并对改 善过程及结果进行验证、 评估与预测的活动过程。
四、个人参与提案改善的步骤
在工作现场每天都有老问题重复出现和新问题发生, 多数人会熟视无睹,觉得一切都很正常,也就缺少改善的 动因。作为老员工或管理者有责任在不断巡回管理中带着 疑问审视现场所发生的一切,特别留意员工的动作细节, 就更容易发现问题、找到改善对象。
01
发现问题
02 03 04
现状分析
改善与工作关系的意识
应该正确认识改善与工作之间的关 系,有工作就有改善的必要,改善 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积极参与 提案改善,我们的工作就能越做越 轻松、越做越快、越做越好。
改善为谁而做的意识
改善为自己!千万不要说为主管、为
公司。持有这样的心态,就很难跳出
激励制度推动 改善氛围的意识
及时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尊重员工 的创意热情,肯定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 展示团队协作的精神,才能在整个企业形 成全员提案改善活动的文化氛围。
至能够带来产业革命,它需要比较专业的技术、比较大的资源投入。
这是“改善”与 “创新”的区别,也就是说在完成岗位工作要求的情况下
往好的方面做相应的改变叫做“改善”,而“专业化的改善” 就叫“创新” , 不断的创新突破是改善的终极目标。
02
提案改善活动 相关名词解释
什么是提案?
提案就是鼓励公司全体
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 同时,积极发现问题, 发挥独创的构想,提出 创新性改善意见方案的 过程。
• 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日式提案,鼓励企业全体员工 参与改善,从身边小事做起,点滴改善,以形成持续 改善的企业文化氛围。
我国企业的借鉴
三、提案改善与工业工程的关系
工业工程是工业化实践的产物, 较长时间着眼于车间、产线、工位 等小范围,以及小环节的快速适应 企业工业工程着眼于企业工业 性的设计处理与改善。 生产的系统性、整体性和集成性的 现代工业工程是在经典工业工 设计与改善,主要以专业的 IE(工 程的基础上,以大规模工业生产和 业工程)工程师组织开展专案项目 社会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融合制 性的改善,追求整体性的改善效果, 造工程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学 美式提案的特点较浓。 等理论技术,逐步发展形成为一门 提案改善活动覆盖企业研、产、 交叉的工程学科。它通过将人、设 供、销所有系统实施过程的持续改 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生产系统 善,全员参与,着重围绕价值创造 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工业等生产 过程改善影响岗位或部门绩效的问 过程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评价与 题,改善效果不论大小都给予肯定。 创新,实现提高工业生产力和社会 经济效益的目的。可以说提案改善 作为工业工程的一项基础活动,从 一开始就没有离开过。
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 拟定改善方案
一、树立积极的心态
二、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三、以绩效为中心,有针对性地改善
① 在工作中努力学习,工作后认真 ① 以自己的工作改善为主,紧密围 ① 建立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和 专研,对自己的工作了如指掌, 绕人生态度。 KPI绩效提升展开。 “熟能生巧”。 ② 始终追求工作业务的改善,不只 ② 有意识地强化自我改善的 ② 致力于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及对事 是构想,而更重要的是其实施。 “动机”,形成提案改善的 物变化的敏感性和反应力。 ③ 每日工作中,主动思考工作中本 习惯。 ③ 多参与品质管理活动,掌握一些 身存在的问题,或发掘需要改善 ③ 相信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 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 的问题点。问题不论大小,以自 而且能做得更好。 法。 己的能力能改善就提出改善提案, ④ 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对自 ④ 客观看待他人的优势,善于借鉴 能力不及的就提出“问题票”。 己有信心,每个人都有改善 和复制他人的成功经验。 的潜力。
提案改善的发展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