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小学低段语文的游戏化教学的探究

【开题报告】小学低段语文的游戏化教学的探究

开题报告小学教育小学低段语文的游戏化教学的探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背景:游戏化教学就是通过借鉴游戏中设疑、挑战、自主等理念,把教学目标隐藏在游戏的过程中,再根据学习者以及教训内容,采取相应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从而使学习者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从游戏的乐趣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技能。

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首先它符合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的成长规律和他们的游戏天性。

其次通过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它能将机械乏味的说教变得丰富多彩、趣味盎然。

再次能将枯燥的学习与有趣生动的生活游戏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低年级是儿童打基础的阶段,低年级的儿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知识层面,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没有较宽厚的知识基础。

选择观察对象常常从兴趣出发,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但是注意的持久性较差,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

其次,心理层面,低端儿童的学习能力是一起生理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

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

他们好奇多问,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到兴趣。

好奇心是求知欲望的具体表现。

活泼好动,喜爱游戏,但是活动、行为缺乏目的性。

此外,低段的儿童处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小学低年级儿童还保留学龄前儿童的特点,情境性较强,目的性较差。

他们的想象内容常被当时的具体情境左右。

5-7岁儿童,注意的保持时间是15分钟左右,7-9岁儿童,注意的保持时间是20分钟左右。

因此,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在15-20分钟之后,就应放松一会,然后再继续学习。

整个小学低年级,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发展有意注意,始终是对他们注意力培养的目标。

低段语文的教学,必须从儿童实际出发,注意把语文教学与发展儿童认识能力密切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低段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是应该才采用那些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学策略和方法灵活多样,应该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如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适时、适度,讲求实效,并且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做到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训练扎实有效,各层次学生学有所得。

因此,低年级儿童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注意直观形象性和游戏活动性。

操作学习法、游戏学习法、竞赛学习法、故事描述法往往是组织和吸引低年级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有效方法。

“游戏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生活现象,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存、活动方式。

”对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尚未承负起社会职责的低年级儿童而言,游戏更是他们的一种存在方式,儿童正是通过游戏体验并证明着自己的存在。

自从有了人类,游戏便出现了。

几千年来,人们从未放弃过对游戏的思考和研究。

在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中,‘游戏’之说渊源长久。

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席勒、斯宾塞,再到现代心理学的皮亚杰,以及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等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注意并对游戏现象进行了研究与阐述。

蒙苔梭利把儿童看作是发展着的个体,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儿童在游戏中不断地与环境交互作用获得经验并不断积累,从而促进自身生理与心理的发展。

在我国,很多学者和教育专家正试图把教育游戏运用在教育活动之中,他们的不断探索已经取得了某些成就,越来越多的教育部门和家长已经逐步接受这种新型的游戏学习。

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过对儿童头脑、双手等的“六个解放”的思想:①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思考。

②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

③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

④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说。

⑤解放儿童的空间,是学生活动。

⑥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自由。

我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博士石中英教授在他的《教育哲学导论》一书中指出“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这样一个观念。

首先他提出了“游戏人”的概念,对于将游戏引入到教育中,石中英是这样认为的,“以人的培养为己任的教育就是应该充分展现其游戏性,使教师和同学们的整个身心经常处于一种游戏状态:自由、自愿、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和忘乎所以。

”另外他还一针见血的提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活动中游戏状态的缺乏是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

意义:1、理论意义:关于小学低段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游戏教学研究与教育研究的进一步合作。

我国学校教育一向忽视或否定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

小学低段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涉及到游戏教学和学校教育的相关理论,对于促进游戏教学和学校教育研究的结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此外,小学低段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研究,可以促进语文游戏教学理论的深化。

2、实践意义:关于小学低段语文游戏化小学的研究对现实中小学低段语文如何让运用游戏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使从事低年段教学的教师有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形式可以参考运用,对提高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起到一定的作用。

3、其他:小学低年段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下效率。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二、关于小学低段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内涵(一)对概念的界定1、对“游戏”的理解2、对“游戏化教学”的理解(二)游戏教学与游戏化教学的关系1、游戏与游戏化的关系2、游戏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皮亚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杜威- 儿童中心说4、卢梭-自然主义儿童教育观5、高尔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

”6、弗洛伊德“欲望代替说”四、实施小学低段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应用基础和基本现状(一)应用基础1、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病2、未来社会对语文教学的要求3、电子游戏的普及(二)基本现状1、低段学生与学校开展的游戏2、低段语文教师与教学游戏3、低段学生与运用游戏的语文教学4、运用游戏进行教学的效果五、实现小学低段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实途径(一)低段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实施原则1、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2、人文性与生活性相结合的原则3、学生主体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4、鼓励个体表现与注重整体公平相结合的原则(二)对于低段游戏化教学的要求1、游戏活动的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2、游戏活动的指导要以儿童的发展水平、认知特点为依据3、游戏活动要为教学内容服务4、游戏活动的对象要明确5、游戏活动的过程要有组织性6、游戏活动之后要注意总结(三)游戏化教学在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与提高1、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2、提高教师实施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能力水平3、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激发儿童的活动兴趣4、游戏与学生相互异化、渗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四)低段语文游戏化教学的作业设计1、开放性作业2、综合性作业(五)小学低段语文游戏化教学的评价体系五、结束语拟解决的问题:(1)小学低段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基本现状分析与反思。

(2)小学低段语文游戏化教学中各要素的关系。

(3)如何从教学中探求出优化小学低段语文游戏化教学课堂的途径。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文献法:通过运用文献法,学习有关课题方面的书籍,特别是教育教学理论等,借鉴名师的研究成果以指导本课题研究。

2、案例分析法:通过运用调查法以及案例分析的方法相结合,了解并分析低年级语文教学游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到游戏教学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

3、访谈法:通过直接访谈和书面访谈的方法,为多角度、多视角的看待游戏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状况,以及更全面的理解小学低段语文游戏化教学提供有力保障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课题研究时间:2010年7月——2011年5月,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0、7—2010、9)(1)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

(2)初定论文题目,确定好导师,并着手查相关资料。

(3)请指导老师进行指导,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4)举行开题报告会。

第二阶段:(2010、9—2011、3)(1) 修订完善实施方案。

(2) 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积累和本课题有关的材料、经验总结、论文等作研究借鉴用。

(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5)通过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实习学校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情况。

(6)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完成论文初稿。

第三阶段:(2011、3—2011、5)(1)对初稿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同时完成外文翻译两篇,准备答辩报告。

(2)参加课题结题报告会,展示课题研究成果,接受上级检查、评估、验收。

五、主要参考文献:[1]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李昌胜,教育游戏:一种新的教学手段[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02[3][美]鲁宾等:《早期游戏理论及对游戏的界说》,摘自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4]杨勇《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与理论》2004[5]福尔贝勒著《人的教育》,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葛贤平,杜威道德教育思想评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7]高尔基,《高尔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1[9]Bottino,R.M,Fedino,L,Ott,M,Tavella,M. Developing strategic and reasoning abilities with computer games at primary school level .Computers & Education, 2007, (49) :1272-1286 .[10]徐小洲,《孔子与柏拉图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2,02[11]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2]石中英,《教学哲学导论》[M] ,北京师范大学,2002[13]牛玉霞,任伟,《游戏化教学初探》,徐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4]邓友超,《“教学如游戏”论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1(1)[15]桑新民,《学习究竟是什么》,《开放教育研究》,2005,11[16]何彬,《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游艺式测评》,转引自《新体验新课程》,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17]李莉,《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载《吉林教育(综合版)》2007年第5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