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专业定位与规划1.1专业定位准确,专业教育理念清晰,专业建设规划科学合理,认证符合国家、地区教育改革发展和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与学校的办规范学定位、发展规划和培养条件相适应。
1.1.1专业定位、专业教育理念有明确而规范的表述,符合国家、地区教育改革发展和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和培养条件相适应。
1.1.2专业建设规划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和培养条件相适应,指导思想正确,现状分析客观,建设目标全面,建设思路清晰,保测评障措施有力,实施计划切实可行。
细则1.1.3专业定位、专业教育理念、专业建设规划在师生中、地方上有较强的认同感、影响力。
1.1.4有序有效实施专业建设规划,并能与时俱进调整规划内容与实施计划,阶段成果达到或超过规划预期。
1.1.1 确立了具有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教师教育专业定位和“夯实学科基础、坚定职业信仰、强化专业知能、注重实践训练、提升创新能力”的专业教育理念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南方发祥地,目前已发展为一所保持着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我校百余年师范教育传统优势和学校自身对做优、做强学校教师教育品牌特色的主动追求,成为我校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对新师资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培养自评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我省也对教师教概述育进行宏观调控,努力将教师教育“调高、调优、调全” 。
“调高”,就是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办学层次,鼓励综合性大学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举办教师教育,建立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教育为主,以开放性、多样化、高水平为显著特点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调优”,就是根据基础教育对新师资培养的规模、层次和专业要求,优化培养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师范生培养规模。
“调全”,就是构建师范品类齐全、协调发展的格局。
在国家对教师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我校“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本科教育精英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教师教育专业定位。
在此基础上提出“夯实学科基础、坚定职业信仰、强化专业知能、注重实践训练、提升创新能力”的专业教育理念。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结合我校本科教育精英化的培养目标,我们旗帜性地提出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未来教育家” 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远大的教育理想和独到的教育思想为指引,以厚博的知识为经纬,以深厚的教育爱为本源,以卓越的实践能力为动力,以丰满和谐的人性为基石,构筑了“信、真、善、能、美”的未来教育家培养核心体系。
1.1.2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正确,思路清晰,建设目标全面,保障措施有力,实施计划切实可行(1)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明确我校进行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十分明确。
以《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江苏省“十三五” 教育发展规划》为指南,依据《南京师范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以及各有关学院“十三五” 事业规划,以“改革创新、育人为本、打造品牌、重点突破”为宗旨,以培养“未来教育家”为根本目标。
通过培养时代需要的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弘扬我校百年师范的光荣传统,做优、做强教师教育;并且以强化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教师教育国际化的办学思路,全力打造南京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品牌。
(2)构建完善的专业建设目标和内容只有构建完善的专业建设目标才能真正达成我们“培养未来教育家”的目标。
因此,我校对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目标和内容进行多次探讨,形成初步的专业建设框架。
专业建设目标和内容包括:第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教师人才质量的要求,我们提出了“培养未来教育家”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
提出“共同培养,双向强化”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努力开发有助“培养未来教育家”的课程与教案资源建设。
我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定位于“培养未来教育家”,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与教案资源建设也将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未来教育家”,充分彰显了当代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专业属性,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型和职业品格的提升。
我校对教育类课程进行改革,对应《教师教育课程规范(试行)》设置课程,改变过去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案法”的情况,并针对这些课程编制了相应的教材、系统的教案案例、试卷库和数字化教案资源库等教案资源。
第三,架构由学科专业教师、教师教育类教师和中学名师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汇聚优质师资力量,形成一支校内外协同合作、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与教育相结合、稳定的、专业化的高素质教师教育队伍。
第四,积极探索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新途径。
学校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模式,通过共建教育实践基地、优质生源基地、地方发展研究院等模式,在中小学开展各种培训活动。
通过基地建设和活动开展,与省内外多市区教育局、中小学校形成深度合作联系,从而构建了稳定的“大学 - 政府 - 中小学校”合作的教师教育共同体,探索了一条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新路径。
(3)专业建设的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计划切实可行在专业质量保障上,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了教案优先的相关制度,注重经管过程与环节,形成制度、组织和监督机制,保证教育教案的质量与水平。
学校成立校院两级质量保障经管队伍,校院主管教案的领导、校院督导以及校院学生信息员对本科生培养过程和质量进行监督、评价和反馈。
例如在校院两级机构均建立了教授委员会及本科教案分委会,建立本科教案“教授治学”制度,依靠教授委员会及各治学机构开展教案研究与经管。
定期开展期中教案检查、课程教案研讨、学术交流及教案评优,严格期终教案评价等活动。
实现过程经管与目标经管相结合,学期初、学期中与学期末全程监控与反馈相结合,实现辅导员、班主任与学业导师相结合的全方位经管思路,促进教案水平提高,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学校各职能部门共同探索、研究教师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在政策、措施上,在人、财、物的保障上大力支持,积极协调解决教师教育实体化过程的诸多问题和困难;各相关学院对教师教育改革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配合,使得教师教育专业建设规划得以顺利实施,质量得以保证。
1.1.3广大师生对教师教育专业定位、专业教育理念、专业建设认同感强,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广大师生对我校教师教育专业定位、教育理念以及专业建设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并认同。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信念坚定,热爱教师职业,力争在将来成为卓越教师,树立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崇高理想。
地方上对我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定位、教育理念以及专业建设认可度高。
在我校对毕业生跟踪调查中,以中学为主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业务知识、教案能力、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都给予高度评价。
1.1.4专业建设规划有序、稳定地实施,阶段性成果显著近年来专业建设在课程与教案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实践基地等方面有序、稳定地实施。
在教师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我校严格按照专业建设规划及既定步骤有效地的推进。
2010 年实现教师教育学院全面实体化以来,我们在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与教案资源、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学校条件保障等方面,有序稳定地开展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对学科专业和教育类课程完成了重新建构,教师队伍不断扩充。
目前,教师教育学院从其他学院整体转入课程与教案论等相关学科教师 20 多人,引进海外留学人员 1 人,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或到国内高水平大学交流访学。
委派近 10 位教师到联办校中小学兼任副校长,开展教案指导及教师培训等工作。
教师教育学院还拥有一支 46 人的来自省内外基础教育一线的、以特级教师和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为主体的兼职导师队伍。
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按照规划进行逐步建设。
目前我校已经建成语言技能实训室、书写技能实训室、现代教育技术实训室、微格教案实训室、心理健康教育实训室、远程教案观摩室等实验基地。
我校教师教育专业改革不断深化。
2010 年教师教育学院实体化、一体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数学与应用数学等 10 个本科师范专业由教师教育学院单独招生和经管,实行教师教育学院和各相关专业学院共同培养、学科专业与教师专业双向强化培养机制和四年贯通培养模式。
教育技术学(师范)、音乐(师范)、体育(师范)、和美术(师范)专业由于其专业特点等原因,仍然由其他相关学院单独招生和经管,教师教育类课程及教育实践活动由教师教育学院负责。
序号测评要点单项主要问题自评等级( B 或 C 等级均应填写)等级自评 1.1.1A等级 1.1.2AA1.1.3A1.1.4A佐证要目相关成文是否测评点佐证材料目录校园网时间序号公开1-1-1南京师范大学“十二五”事业规划201101是1-1-2南京师范大学第十五次党代会内容纪要201210是1-1-3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十二五”事是业发展规划2011011-1-4南京师范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04否1-1-5《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组建方案》是的通知2005051-1-6南京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改是革的决定2009061-1-7南京师范大学推进教师教育学院实体化建是设工作方案2010061-1-8教育主管部门评价201512是1-1-9用人单位评价201512是《推进新时期教师教育实体化、高端化、1-1-10一体化改革,打造教育家成长摇篮》2013是201312年江苏省教案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获奖证书1-1-11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名单是2012071-1-12获准建设省级教师教育实验教案示范中心是证明材料2011121-1-13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案基地建设工程201305是1-1-14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201611是1-1-15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十三五”事否业规划201606评级规范 :1.“测评要点等级”、“单项等级”均分为 A “达标”、 B “未完全达标”和C“不达标”三个等级。
2.“测评要点等级” A 、B、 C 分别对应细则的达标度,依次为达标100%、80%以上、 80%以下。
3.“单项(二级指标)等级”A、 B、C 根据该项规范的测评点等级计算,B+C=0为达标(A),B < 2 且 C=0 为未完全达标( B ),C≧ 1 为不达标( C)。
自评审核人 ( 签名 ) 自评责任人 ( 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