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朱密秀课题组长:孙艺嘉课题成员:任思融朱昱桦顾舒羽学校班级:沈家门小学602班关于沈家门十大名吃的调查沈家门小学六(02)班课题组【内容摘要】近年来,普陀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不少当地曾经有名的传统特色小吃却没有得到推广,一些传统特色小吃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尴尬。
日前,在沈家门西大街、新街、缪家塘路、东海东路等路段发现,几年前很容易买到的当地一些特色小吃,如今已难觅踪影,取而近年来,普陀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不少当地曾经有名的传统特色小吃却没有得到推广,一些传统特色小吃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尴尬。
但仍然有许多沈家门特色名吃,像张阿三馄饨、老国强蟹面、老友强小黄鱼蛏子面、凯琪蛋糕粽、财发油煎包子、萝卜丝虾饺、糊啦呔、空心鱼丸烫汤、如意橄榄球等。
【关键词】沈家门特色十大名吃一、研究问题的提出:沈家门有许多的风味小吃,它们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许多的人,有时候在有些小吃店前排起了“长龙”。
张阿三馄饨、老国强面店等等,这些特色小吃为什么那么受人们的欢迎?它们是怎么吸引人的?。
受大家欢迎的风味小吃是否具有自己独特的味道?有没有我们沈家门自己特色?为什么人们愿意排队去品尝?他们的服务质量,经营理念与其他小吃店有什么不一样吗?让我们走进这些受欢迎的小吃店解开小吃中的各个谜题,共同去寻找小吃中的美味吧!一连串的问题使我好奇性大增,于是我跟同学们一商量,就成立了课题组,开始探究。
二、我们的活动策划活动方案目的1、知道沈家门哪些小吃比较受欢迎。
2、小吃中是否有沈家门特色。
3、他们的服务质量,经营理念与其他小吃店有那些不一样。
4、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研究方方法①实地调查②采访③问卷调查④文献法:资料查找活动步骤三、我们的活动过程(一)实地调查——张阿三馄饨店今天早晨7:00,我们来到了张阿三馄饨店。
店位置处于已加小弄堂。
走进店面,柱子上贴着一张价目表,一元四只的价格,十分公正,物美价廉。
我们看见有许多老婆婆坐在凳子上包馄饨,便凑了过去。
听老婆婆介绍想吃馄饨要先用钱排队,即把钱折成一个独特的形状放到煮馄饨的桌子上的橡皮筋下面,随时注意钱的动态,排到了就可以告诉老板你要吃几块钱、要不要葱了。
我们要了四碗馄饨,到了7:30左右,店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热闹极了。
吆喝声也越来越大,包馄饨的老婆婆摆出了炸好的油条,1元一根,可以配着馄饨吃。
汤料里有猪油、味精、盐、酱油、葱花等,十分鲜美,怪不得张阿三馄饨店的生意一直这么好。
我们问了包馄饨的一位老婆,她说虽然名为张阿三馄饨,但是至少也是家快20年的老店了,煮馄饨的已经不是张阿三本人了,但这一包馄饨下馄饨排队方法却一直“传承”到现在。
大约到了8:00,店长来到了店里,馄饨店更是人山人海。
“听说张阿三馄饨沈家门的人无所不知。
在假期里,人会更加多,五湖四海的人都会来品尝。
”我们在阿三馄饨店吃了馄饨,老板十分和蔼可亲,坐在我们旁边为我们一一讲解。
“是啊,一般早上8点钟的人特别多,有时候店里都忙不过来了,假期到了,偶尔还能看到旅游团来这里吃早餐。
”“你们小吃店为什么那么受欢迎?”我们十分好奇。
“这里也是开了20多年的老店了,而且我们店里的馄饨与外地的馄饨都不一样,虽然没有温州馄饨的精致,没有北方馄饨那么美观,但是却有我们沈家门自己的味道。
”我们还了解到,单单是早晨,馄饨就可以卖到200多碗。
我们告别了老板准备去第二站。
(二)实地调查——巴哈面店接着,我们来到了在沈家门西大街,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小点——“巴哈面店”。
听父母一辈说,这就是60年来留给沈家门人是一种难忘的回味,巴哈鳗干面。
我们走进店内,老板娘一手握着铁锅,轻轻晃动,一手持着勺在锅里拨动,专注地做着面条。
老板放下手中的活,急忙来接待我们,经过老板的初步讲解,2002年普陀区经贸局授予“普陀特色小吃——巴哈鳗干面”牌子,2008年由市政府授予“老字号”,说着便指指对面的证书,老板操着一口外地口音,平易近人地说:“我们的技术一般人学不好,主要是太辛苦了,年轻人不想学,所以都靠我们自己做自己卖,也蛮辛苦的。
”我们这才了解到,店长叫林幼琴,原本是福建人,背井离乡来到沈家门。
“我们来了沈家门,还把做鱼丸的手艺带来了,就开了这么一家面店。
一转眼就六十年了,鱼丸也做了六十年了!”老板笑道。
我们点了一碗鳗干面,鱼丸,松、滑光泽度好,口感又韧又鲜!“为什么要叫‘巴哈’啊?”我们问。
“以前我们店叫‘林记小吃’。
‘巴哈’在我们老家福建是哑巴的意思。
我父亲小时候不太会说话,直到七八岁,还只会叫“爸妈”两个字,所以大家都称他‘巴哈’,后来就叫开了。
到舟山后,家里人还是习惯这样叫他,熟客们也跟着叫‘巴哈’,最后就自然的改成巴哈面点了!”老板娘说道这里,不禁哈哈大笑。
我们一边品尝面,一般啧啧称赞。
老板娘笑容满面,十分慈祥:“我们面啊,特色主要在制作鳗丸时,要从鳗丸内嵌入猪肉球作丸心。
这种手艺学起来挺麻烦的。
”巴哈面以鲜闻名,关键是在汤料上。
“我们面的从来不用味精,用的是鱼骨鱼头从大锅里熬出来的汁。
喝面的汤鲜而不涩,而这样的口味也正符合舟山海鲜的特色。
所以吃的顾客多的很!”(三)实地调查——“老国强”面店、“老友强”面店第二天早晨,我们又来到了“老国强”面店。
店比巴哈大一点,大约60平米的。
经过资料查找,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家特色面店,因为老板叫丁国强,所以取店为“老国强面馆”,现在这个海鲜面馆已是沈家门海鲜面的一个招牌。
老国强面馆曾以夜宵而形成特有的风味,所制作的汤面主要以海鲜为主要原料。
老板娘已经到了,我们十分有礼貌,上前请求采访,老板娘很配合,请我们坐下。
“我和我老伴都是地地道道的沈家门人,我老伴以前是开船的,我在沈家门滨港路开了一家夜宵店面摊。
”老板娘开始为我们一一介绍,“当时下的佐料很简单的,五六个文蛤,四五尾海虾,大火油爆后加滚水焯成汤,再放些许青菜。
生面另下锅出水后煮熟,放入海鲜汤内,加盐葱花即可食用。
每碗只要两块五毛钱。
刚开始来舟山的外地客人很少吃过海鲜面,每次吃完都赞不绝口。
店里也热闹,最后本地客人也越来越多了,招牌就做大了!”“那你们什么时候搬到这里做生意的?”我们询问。
“好像快要00年了才搬过来的。
刚刚搬到这里的时候,知名度也不高,生意冷冷清清的,大不如滨港路那里。
有一次我老伴去东河市场进海鲜,看见小贩在卖膏蟹,他就想能不能把膏蟹放到面里。
他就一个人窝在厨房,烧了一碗蟹面让我品尝。
味道果然好得很!”这时,老板娘的眼里透露出憧憬,“做海鲜汤面无非就三个绝招:海鲜要原汁原味,面条要不生不烂,汤汁上等高汤,绝不能含糊。
我们家的汤料做法是独一无二的!”老板娘还说,老国强和老友强面店是兄弟面馆,老友强的小黄鱼蛏子面和老国强的蟹面一样鲜美可口。
到了九点左右,老国强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告别了老板娘。
(四)实地调查——财发生煎包子店第三天早晨,我们摸索到了沈家门游泳池旁寻找木莲冻的摊子,结果扑了个空,于是先来到了缪家堂,财发生煎包子店。
这家可谓是普陀最好吃的生煎包子店了,记得小时候,外公外婆经常带着我们来店里吃早饭。
这里的生煎包子皮薄馅多和别家绝对不一样的,8角钱一个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排队等生煎包,把店门口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而且往往一买就买十个八个的带回去当全家人的早餐,一锅包子几分钟就卖光了。
我们走入店里,店里有一位中年阿姨和一位阿婆,我们几个找了位置坐下正在忙的阿婆为我们上了四碗甜豆浆和六只生煎包子,香气扑鼻,还是刚刚出炉的!我们初步一看,位子不多,装修也很久了,很有老店的味道。
这油煎包子双面金黄,猪肉馅新鲜得很。
我们询问老婆婆:“店里一般什么时候人最多啊?”老婆婆一边为其他顾客盛豆浆,一边回答我们:“早上七八点钟就门庭若市了,都忙不过来。
”在店外的接待台上的阿姨说:“看到外地的天津包子啊,福建蒸包,台湾双面煎都开起来了,本地人都渐渐忘记我们当地的小吃,甚至本地的小吃都被其他店取代了,而我们财发还是开得很好呢!”(五)实地调查——萝卜丝虾饺、鱼皮饺子、如意橄榄球、空心鱼丸烫汤。
调查的最后一天我们根据网络资源找到了剩余的五个小吃:萝卜丝虾饺、凯琪蛋糕粽、如意橄榄球、空心鱼丸烫汤的地理位置。
萝卜丝虾饺,原本位于海中洲饭店,已有10年的历史,海中州饭店搬迁到了东港,萝卜丝虾饺这原来特色的小吃就失传不做。
我们向父母一辈打听了凯琪饮食店,这一有12年的历史的饮食店已经停业很多年了,而原本的地理位置现在已是一家箱包店。
而凯琪蛋糕和蛋黄棕却成为父母一辈永远的回忆。
如意橄榄球原在如意大酒店,已有6年的历史了,现在也已歇业不卖。
而经营空心鱼丸烫汤的同级饭店也已关闭了。
这一有50年的历史、曾红遍沈家门街道的特色小吃最终还是关闭了。
四、我们的结论与建议近年来,普陀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不少当地曾经有名的传统特色小吃却没有得到推广,一些传统特色小吃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尴尬。
在沈家门西大街、新街、缪家塘路、东海东路1等路段发现,几年前很容易买到的当地一些特色小吃,如今已难觅踪影,代替它们的则是外地的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天津包子。
曾经红遍沈家门街道的特色美味已有一般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中,曾经轰轰烈烈的十大名吃现在却只剩下了五家,我们的结论为:1、沈家门现保留这的五个小吃大都以面食为主,早点与夜宵供应量最多。
2、这些小吃都富有沈家门独特的味道,给平常者不一样的味觉感受。
3、未保留下来的五个小吃则是以甜品为主,没有舟山海鲜风味特点,没有特色的小吃则淹没在时代的滚滚红尘之中。
我们的建议为:1、应当不断开发富有沈家门特色的小吃,保留并传承老字号。
2、提高小吃的质量,与时俱进,研究改进老牌小吃。
五、附件1.沈家门十大名吃的问卷表2. 课题研究计划表3.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4. 课题研究活动照片5. 课题组成员日记选附件二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附件三:沈家门十大名吃的问卷表沈家门十大名吃调查问卷表亲爱的叔叔阿姨:请你们务必如实填写,谢谢您的参与。
1、请问您的年龄是:A、20~25B、25~30C、30~35D、35以上2、关于沈家门十大名吃,您了解多少:A、1~3个B、4~6个C、7~9个D、9~10个3、据我们调查,沈家门现保留的五个小吃为:张阿三馄饨、老国强面店、老友强面店、巴哈面点、财发生煎包子店,您品尝过几个:A、1、2个B、3、4个C、全都吃过4、现在已经停止营业的五个小吃,萝卜丝虾饺、鱼皮饺子、如意橄榄球、空心鱼丸烫汤,您有了解过吗?A、知道,吃过(听说过)B、不知道。
C、知道,但是没有吃过。
5、您认为怎么样的小吃才能被传承并保留?A、富有时代气息,并且有舟山特色。
B、质量高,美味,新鲜。
C、其他。
-----------------------------------------------------------------沈家门小学六(02)的课题组2013年10月指导老师:朱密秀课题组长:孙艺嘉课题成员:任思融朱昱桦顾舒羽学校班级:沈家门小学60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