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名词解释内部资料,仅供参考!1.组织学(histoiogy):是研究正常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包括细胞基本组织及器官和系统3部分。
2.胚胎学(embryology):是研究生物个体发生、生长及其发育机制的一门科学。
3.HE染色法: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法。
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因此,HE色法可将组织中各中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显示出来。
4.内皮(endothelium) :分布于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5.间皮(mesothelium):是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脏层和壁层的单层扁平上皮。
6.微绒毛(microvillus) :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微细指壮突起,在电镜下清晰可见。
7.横小管(transverse tubule):又称T小管,是肌膜向肌质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故称为横小管。
8.肌节(sarcomere):相邻两条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
每个肌节包括½I带+A带+½I带,是肌纤维舒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9.闰盘(intercalated): 由相邻两个肌纤维的分支处伸出许多短突相互嵌合而成。
10.三联体(triad):骨骼肌肌膜向细胞内凹陷形成横小管,肌浆网在两条横小管之间形成纵小管,并在近横小管处膨大为终池。
一条横小管与它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的结构,称为三联体。
11.尼氏体(nissl body):光镜下,尼氏体呈嗜碱性斑块或细胞粒。
电镜下,为密集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
12.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是神经元胞体内的细丝状结构。
电镜下观察,神经原纤维由神经丝和微管组成,故它是神经元的细胞骨架结构。
神经丝和微管还与胞质内的物质输送有关,在屠输送中起重要作用。
13.突触(synapse):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是传递神经信息的功能结构。
14.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以神经递质作为通讯媒介。
15.动脉周围淋巴鞘(periarterial lymphatic sheath):由位于中央动脉周围的淋巴组织构成。
主要为T细胞,属于胸腺依赖区,同时含有巨噬细胞等。
16.胃底腺(fundic gland):分布于胃底及胃体部,为分支管状腺。
胃底腺主要有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5种细胞组成。
17.皱襞(plica): 粘膜和部分粘膜下层在食管、胃、和小肠等部位共同向消化腔内形成的突起。
18.小肠绒毛: 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的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20.胆小管:是相邻肝细胞连接面局部细胞膜凹陷形成的微细小管。
以盲端起于中央静脉周围的肝板内,互相吻合成网,在肝小叶周围汇入小叶间胆管。
21.肝小叶(hepatic lobule):是肝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为多角形棱柱体,由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和胆小管等组成。
22..门管区(portal area):相邻肝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内含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称为门管区。
23.肺小叶(pulmonary lobule) :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和肺泡组成的肺组24.髓袢(medullary loop):位于肾的髓放线和髓质,由近端小管直部,细段和远端小管直部组成。
以上3段构成了一个U形袢,称为髓袢。
25.致密斑(macula densa):远端小管直部末端靠近肾小体侧的上皮细胞增高,变窄,形成一个椭圆形斑,称为致密斑。
26.精子发生:是指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过程,包括3个阶段:①精原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精目细胞阶段,②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精子细胞阶段,③精子细胞变态形成精子阶段。
27..精子形成:精子细胞经过复杂的变化,由圆形变为蝌蚪形精子的过程。
28.卵泡:(folliole)卵巢皮质内由一个卵母细胞和其周围许多小型卵泡细胞所组成.29.排卵:成熟卵泡破裂,卵母细胞自卵裂细胞自卵巢排出的过程,称为排卵。
排卵时间约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
30.黄体:(corpus luteum)为排卵后由卵泡迅速转变成的富有血管的腺体样结构。
31.月经周期:自青春期起,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功能层出现周期性变化,即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功能的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称为月经周期。
32.受精(fertilization):获能的精子进入卵子并与之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33.顶体反应:获能精子的顶体膜与精子的细胞膜部分融合,形成小孔,顶体酶通过小孔释放出来,精子顶体酶释放的过程,称为顶体反应。
34.透明带反应(zona reaction):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后,释放溶酶体,使透明带结构发生改变,不再与其他精子结合,阻止其他精子进入透明带。
35.获能(capaciation):精子头部的抑制顶体酶释放的糖蛋白被子宫输卵管分泌的酶降解,从而获得受精能力。
36.植入(implantation):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为植入,又称为着床。
37.胚盘(embryonic disk): 羊膜囊底部的外胚层和卵黄囊顶部的内胚层紧密相贴,形似圆盘38.胎盘(placenta):是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与母体的基蜕膜共同构成的圆盘状结构。
39.前置胎盘(placenta pregnancy):植入部位接近子宫颈处,在此形成的胎盘,称为前置胎盘。
40.胎膜(fetal membrane):包括卵黄囊、尿囊、羊膜、绒毛膜和脐带。
41.唇裂(cleft lip):当上颌隆起与同侧内测鼻隆起未愈合时形成的先天畸形。
42.面斜裂(oblique facial cleft):位于眼内眦与口角之间,是因上颌隆起与同侧外侧鼻隆起未愈合所致。
43.多囊肾(polycystic kidney):由于肾单位未与集合小管接通,或集合小管发生异常导致管腔阻塞,尿液不能排出。
44.脐尿瘘(urachal fistula):指由于脐尿管未完全闭锁,胎儿出生后膀胱内的尿液经脐尿管从脐部流出。
45.卵圆孔(foramen ovale):第二房间隔下缘成弧形,当其前、后缘与心内膜垫接触时,下方留有一个卵圆形的孔。
46.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主要原因是动脉干分隔不均,使肺动脉狭窄和室间隔缺损,粗大的主动脉向右偏移,骑跨在室间隔缺损处。
屏障*屏障:屏障每个好好看看,大题小题考的不止一个!!!分布、组成(基膜、内皮不变)、作用(物质交换和保护作用)*胎盘屏障:胎儿血与母体血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称胎盘膜或胎盘屏障。
早期胎盘膜由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和基膜、薄层绒毛结缔组织及报喜血管基膜和内皮组成。
发育后期,由于细胞滋养层在许多部位消失,以及合体滋养层在一些部位仅为一薄层胞质,故胎盘膜变薄,胎血与母血检仅隔以绒毛毛细血管内皮和薄层合体滋养层及两者的基膜,更有利于物质交换。
*血脑屏障:分布:位于血液与脑神经组织之间的一道屏障结构组成:由连续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基膜、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的脚板组成。
Or 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神经胶质膜构成。
作用:它可防止血液中某些物质侵入脑组织,起到保护阻挡的作用,但可选择性让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顺利通过,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稳定。
*血--睾屏障:位于血液和生精小管上皮之间的屏障,该屏障包括下列几层: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及支持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
血睾屏障的存在既可保证精子的发生在相当稳定的微环境中进行,又可阻止精子抗原逸出,防止发生自体免疫反应。
*滤过屏障:又称滤过膜,使位于肾血管球毛细血管管腔与肾小囊腔之间的屏障结构,由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3部分组成。
由于血管球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血液在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大量的水和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滤液,即原尿。
正常时,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滤过膜。
*血—胸腺屏障:胸腺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
它由下列结构组成:1,连续性毛细血管,其内皮细胞间有完整的紧密连接;2内皮周围连续的基膜;3血管周隙,内含巨噬细胞;4上皮基膜;5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
血液内一般抗原物质和药物不易透过此屏障,这对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气—血屏障:使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1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有的部位无结缔组织,两层基膜融合。
气—血屏障很薄,总厚度为0、2—0、5微米,有利于气体迅速交换。
一、血-脑屏障:它由脑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成。
内皮细胞是血-脑屏障的主要结构,它可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脑组织,以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二、血-胸腺屏障:指胸腺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的结构,具有屏障作用。
它由五层组成:1、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2、内皮外连续的里膜;3、血管周隙,内含巨噬细胞;4、胸腺上皮细胞基膜;5、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
该屏障的作用是阻止血液抗原物质和某些药物进入胸腺皮质,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
三、胎盘屏障:由绒毛血管壁、绒毛间质、基底膜和绒毛上皮组成的屏障结构,可避免母体免疫细胞与胎儿组织接触,防止胎儿被母体排斥。
四、气-血屏障:指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通过的结构,又称呼吸膜。
气-血屏障很薄,厚0.2~0.5um,有利于气体交换。
它由肺泡表面液体层(含表面活性物质)、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共同构成。
五、滤过屏障:血管球毛细血管的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三层结构称滤过屏障。
六、血-睾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紧密连接组成,其中紧密连接是最重要的结构。
它的功能是阻止某些物质进出生精上皮,维持有利于精子发生的微环境,还能防止精子抗原物质逸出到生精小管外面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简述上皮组织的一般结构特点及功能。
•1、由大量形态较规则、排列紧密的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2、分布在体表及器官的内表面•3、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4、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polarity),分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5、基底面附着于基膜上•6、大多数无血管•7、含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8、具有保护、分泌、吸收、排泄等功能。
••简述结缔组织的一般结构特点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