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企业价值评估

第八章 企业价值评估


(2) 企业收益预测的基础。企业的预期收 益的基础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预期收益预测的出发点。
其二,是如何客观地把握新的产权主体 的行为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
(3)企业收益预测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评估基准日企业收益的审计和调整; 第二步:企业预期收益趋势的总体分析和判断;
第三步:企业预期收益预测。
(2)分段法
分段法是将持续经营的企业的收益预测分
为前段和后段。对于前段企业的预期收益采取
逐年预测折现累加的方法。
以前段最后一年的收益作为后段各年的年
金收益,分段法的数学式可写成:
Rn P [ Ri (1 r ) ] (1 r ) n r i 1
i n
(8 5)
假设从(n+1)年起的后段,企业预期 年收益将按一固定比率 (g) 增长,分段法
三、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及其估测
作为投资报酬率通常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 其一是正常投资报酬率;其二是风险投资报酬 率。
1)企业评估中选择折现率的基本原则
(1)折现率不低于投资的机会成本原则 (2)行业基准收益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 (3)贴现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
2)风险报酬率及折现率的测算
在测算风险报酬率的时候 , 评估人员应注意以下 因素: (1)国民经济增长率与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在国民 经济中的地位; (2)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及被评估企业 在行业中的地位;
市盈率倍(乘)数法的基本思路是:
市盈率法是利用了与被估企业相似或同 类的上市公司,以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其 收益的关系,即市盈率作为基本参考依据, 经对上市公司与被估企业的相关因素进行对 比分析得出被估企业价值。
某被评估企业(即将上市)的净现金流为 2000万元,与其相类似的A上市公司的每股 净现金流为0.4元,股价为10元,利用市盈 率法计算被评估企业的价值应为( C ) A.5000万元 B.20000万元 C.50000万元 D.无法计算
(1)未来五年税后利润的总现值 =100×(P/F,10%,1)+110×(P/F,10%,2)+105× (P/F,10%,3)+110×(P/F,10%,4)+110× (P/F,10%,5) =404.13(万元) (2)A=404.13÷ (P/ A,10%,5) =106.61(万元) 企业评估值=106.61÷10% =1066.1(万元) 因为1066.1万元小于1100万元,所以该企业没有商誉。
(3)企业价值评估是一种整体性评估。
三、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程序
(一)企业价值评估中需要明确的基本事项 (二)评估途径及其方法的选择 (三)收集信息资料 (四)运用评估技术分析判断企业价值 (五)撰写企业价值评估报告
(一)需要明确的基本事项
(1)委托方及资产占有方的基本情况;
(2)被评估企业的基本情况;
10.4
商誉的评估
一、商誉及其特点
(1)商誉不能离开企业而单独存在,不能与企 业可确指的资产分开出售。 (2)商誉是多项因素作用形成的结果,但形成 商誉的个别因素,不能以任何方法单独计价。 (3)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能产生收益的 无形资产,而只是超过企业可确指的各单项资 产价值之和的价值。 (4)商誉是企业长期积累起来的一项价值。
(8 3)
或P [ Ri (1 r ) i ] [(1 r ) i ] r
i 1 i 1
n
n
(8 4)
待估企业预计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额为100万元、 120万元、150万元、160 万元、200万元,假定 资本化率为10%,试用年金法估测待估企业整 体价值。
的数学式可写成:
Rn (1 g ) P [ Ri (1 r ) ] (1 r ) n (8 6) (r g ) i 1
n i
例:某企业预计未来5年收益分别为:80万、 100万、110万、120万和150万元,从第 六年开始稳定在200万元。折现率为14%, 请评估该企业的价值。
未来五年净利润现值总和 =80×(P/F,14%,1)+100×(P/F,14%,2)+110× (P/F,14%,3)+120×(P/F,14%,4)+150× (P/F,14%,5) =370.34(万元) 第六年后净利润现值总和 =(200÷14%)×(P/F,14%,5) =742(万元) 企业价值=370.34+742 =1112.34(万元)
(一)企业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按照法律 程序建立起来的经济实体,从形式上体 现为由各种要素资产组成并具有持续经 营能力的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二)企业价值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企业价值是指凝结 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企业价值是指建造或 取得企业的全部支出或全部所费。 从市场交换的角度,企业价值是企业在市 场上的货币表现。
(3)企业要素资产的功能和状态
一、收益途径中具体评估方法
1)企业永续经营假设前提下
(1)年金法
A P r
式中: P为企业重估价值; A为企业每年的年金收益; r为资本化率。
又可以写成:
P [ Ri (1 r ) i ] ( A / P, r , n) r
i 1 n
式中:(A/P,r,n)为投资回收系数,该系数的 数学表达式为
二、割差法
商誉的评估值=企业整体价值评估值-企业可确指资产评估价值
待估企业预计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额分别为100万元, 110万元,105万元,110万元和110万元,假定折现 率和资本化率均为10%,该企业各单项资产评估后 的价值之和为1100万元。 要求: (1)采用年金资本化法确定该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价 值。 (2)该企业是否有商誉?为什么?
(三)企业价值的表现形式
(1)总资产价值;
(2)企业整体价值; (3)企业投资资本的价值(所有者权益+长期 负债中付息债务价值); (4)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5)企业部分权益价值。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1) 评估对象是企业的权益价值。 (2) 决定企业价值高低的因素是企业的整体
获利能力。
(四)运用评估技术分析判断企业价值
(五)撰写企业价值评估报告
8.2 收益途径及其方法在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收益途径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 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技术思路 和实现该技术思路的所有技术方法的总称。 收益途径及其方法只适用于持续经营假
设前提下的企业价值评估。
判断企业能否持续经营需考虑以下方面: (1)评估目的 (2)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满足市场需求
资产价值(所有者权益)
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长期负债利息(1-所 得税税率 )折现或还原为→投资资本价值 (所有 者权益+长期负债) 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利息(1-所得税税率) 折现或还原为→总资产价值(所有者权益+长期 负债+流动负债)
2)企业收益预测
(1) 企业收益现状的分析和判断的着重点 是了解和掌握企业正常获利能力水平,为企业 预期收益预测创造一个工作平台。
五、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 的个案及其说明
10.3 企业价值评估 中的其他途径和方法
一、资产途径与加和法在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资产途径是指在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
产价值和负债的基础上确定企业价值的评估思路与实现该评 估思路的各种评估具体技术方法的总称。 就评估的技术思路而言 , 资产途径接近于我们习惯的成 本途径,即按重新取得一个企业所需要的必要成本或代价来 确定企业的价值。 加和法就是实现企业价值评估中资产途径或成本途径的 具体技术手段。
r (1 r ) n 或 n (1 r ) 1
i [ R ( 1 r ) ] i i 1 n
1
i ( 1 r ) i 1 n
;
为企业前 n 年预期收益折现值之
和;r为资本化率。
当然公式(8-2)也可写成:
n r ( 1 r ) P [ Ri (1 r ) i ] [ ]r n (1 r ) 1 i 1 n
2)企业非永续经营假设前提下
(1) 企业非永续经营假设是从最有利回收企业投资 的角度,争取在不追加资本性投资的前提下,充分 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取投资收益,直 至企业丧失生产经营能力为止。
(2)企业非永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评估方法的数学表 达式:
P [ Ri (1 r ) ] Pn (1 r )
P [ Ri ( r
i 1 i 1 n n
=(100×0.9091+120×0.8264+150×0.7513+160 ×0.6830+200×0.6209)÷(0.9091+0.8264+0.75 13+0.6830+0.6209)÷10% =(91+99+113+109+124)÷3.7908÷10% =536÷3.7908÷10% =1414(万元)
二、 市场途径及其方法在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运用市场途径及其方法评估企业价值有 两点必须注意: 其一是企业间的个体差异。 其二是企业交易条件方面的差异。 实现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市场途径的具体 方法是各种相关因素比较法,市盈率倍 ( 乘 ) 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市盈率本来是上市公司每股股票价格与 其年收益额之比。
i i 1
n
n
(8 7)
二、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收益额是运用收益途径及其方法评 估整体企业的基本参数之一。
1)企业收益的界定与选择
(1) 不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纯收入
不能作为企业评估中的企业收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