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按摩解决出虚汗的方法(专业文档)
按摩方法一
1。
常用手法
(1)补脾经300次,补肺经300次。
(2)揉肾顶2分钟。
(3)揉肾纹1分钟。
(4)患儿俯卧位,捏脊5~10遍。
(5)掐揉足三里穴1分钟。
(6)按揉脾俞、肺俞穴各1分钟。
2。
随证加减
(1)营卫不和型:症见时时汗出,头痛恶凤、鼻塞流涕,周身酸痛,口不渴,胃纳欠佳。
舌淡红,苔薄白。
常用手法加
①揉拿上下肢部位的肌肉,并做掌擦法,每部位5~8次。
②双手捏拿肩井穴处肌肉5~10次。
③患儿俯卧,家长以单掌推擦脊柱两侧处的肌肉,以透热为度。
(2)脾肺气虚型:症见时时汗出,动则尤甚,气短或咳嗽,面色白,肢体欠温,唇淡,平时易感冒。
舌质淡,苔薄白。
常用手法加
①推三关100次,揉板门100次。
②摩中脘2~5分钟。
③按揉膻中、三阴交穴各1分钟。
(3)胃热炽盛型:自汗频出,汗量较多,口渴喜冷饮,高热面赤,烦躁不宁,口渴欲饮水,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
常用手法去补脾经300次、补肺经300次加
①清天河水200次,退六腑200次。
②清小肠200次。
③推下七节骨300次。
按摩方法二
1。
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以掌心对准神厥穴,顺时针揉摩2~5分钟。
(2)以小鱼际逆时针揉摩关元2分钟。
(3)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掌根推擦肺俞、大椎穴处的肌肉各1分钟。
(4)按揉足三里、复溜穴各1分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回溯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
同时,大家保持好心情锻炼好身体,一定会健健康康!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去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