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司考民法知识点——《物权法》第28条解读

2015年司考民法知识点——《物权法》第28条解读

2015年司考民法知识点——《物权法》第28条解读
(一)《物权法》第28条(★★★)
1.《物权法》第28条规定的生效法律文书仅限于形成判决,不包括给付判决和确认判决。

也就是说,当事人行使形成权所产生的判(天星司考)决生效时,直接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无须登记或交付);但是,当事人行使请求权所产生的判决生效时,不能直接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仍须登记或交付)。

2.在司法考试中,属于《物权法》第28条的形成判决主要包括:(1)行使离婚请求权所形成的分割财产的生效判决;(2)行使共有物分割请求权所形成的生效判决;(3)行使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所产生的生效判决。

(4)行使债权人撤销权所形成的生效判决(虽然从权利的分类上看,债权人撤销权不属于形成权。

但债权人撤销权属于综合性的权利,即包括形成权能,又包括请求权能)。

【例1】甲遭乙胁迫将一辆汽车出售给乙,汽车交付半年后,甲起诉撤销该买卖合同,二审法院于2012年7月1日判决撤销甲、乙间的买卖合同。

①甲的撤销权属于形成权,该生效判决为形成判决,法院判决生效时,乙对汽车的所(天星司考)有权消灭,甲取得汽车的所有权。

②这是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交付不是物权变动的要件。

【例2】甲将一辆汽车出卖给乙,约定的交付日期为2010年3月1日。

由于甲迟迟不交付汽车,乙诉至法院请求甲交付汽车并移转汽车所有权,2012年7月1日乙获得生效的胜诉判决。

①该生效判决为给付判决,所以2012年7月1日判决生效时,乙还不能取得汽车的所有权。

②需待甲依照生效判决向乙履行完毕汽车的交付义务时,乙才取得汽车所有权。

特别提示:《物权法》第28条所述的生效判决为何不能包含确认判决呢?因为确认判决仅系对物权归属的确认,确认判决不包含物权变动的内容(见例3)。

【例3】甲投资50万元在批准的宅基地上盖了一栋三层楼房,于2013年4月1日封顶。

房屋盖好后,甲的弟弟乙主张该房屋系甲、乙按份共有。

甲于2013年7月1日起诉,法院于2013年12月15日作出生效判决,判决该房屋系甲单独所有。

①根据《物权法》第30条,甲于2013年4月1日取得房屋所有权。

②2013年12月15日的生效判决系确认判决,内容系对甲于2013年4月1日取得房屋所有权事实的确认,就不能说于2013年12月15日发生物权变动。

特别提示(二):解除合同的解除权虽系形成权,但《物权法》第28条所述的生效判决并不包含行使合同解除权产生的生效胜诉判决(天星司考)。

原因:解除权系单纯形成权,而非形成诉权,自解除的意思表示到达对方即发生效力。

此后的判决均系对解除效果的确认,属于确认判决!如此看来,《物权法》第28条所述的生效形成判决应仅限于那些只能通过起诉行使的形成权。

(见例4和例5)。

【例4】甲向乙出售一辆汽车并交付。

因乙迟迟不支付价款,甲因此获得约定解除权。

甲发给乙的解除通知于2013年4月1日到达乙。

乙认为甲不享有解除权,于2013年4月15日起诉,法院于2013年12月15日作出乙败诉的生效判决。

①根据《合同法》第96条,甲解除的通知到达乙之时(2013年4月1日),甲、乙的买卖合同解除,乙对汽车的所有权消灭,甲回复汽车所有权。

②2013年12月15日的生效判决系确认判决,不能说于该日发生物权变动。

【例5】甲向乙出售一辆汽车并交(天星司考)付。

因乙迟迟不支付价款,甲因此获得约定解除权。

甲于2013年4月15日起诉,请求法院判决解除甲、乙间的买卖合同,起诉状副本于2013年4月20日送达乙,法院于2013年12月15日作出乙败诉的生效判决。

①甲虽直接以起诉的方式行使合同解除权,但甲、乙间的买卖合同仍自解除的通知到达乙之时(起诉状副本于2013年4月20日送达乙之时)解除。

②2013年12月15日的生效判决仍系确认判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