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谨第三段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衣服应该穿戴整洁为主,不在于贵贱2、使学生明白吃东西不应该挑食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衣服应该穿戴整洁为主,不在于贵贱2、使学生明白吃东西不应该挑食,吃的时候适量就可以教学内容:《弟子规》谨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教学时数:一课时一、导入师:“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个人言行的准则,我们光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谨”的第三段。

二、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1、自渎一遍这一段文字,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

2、解答疑难字词。

三、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贵」是著重的意思,「上」是指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循分」是遵循自己的地位,「下」是ㄧ般的平民百姓,「称家」是与自己的家庭地位条件相称。

穿衣服重在整洁不在华丽或名牌,要依照自己的身分,地位,年龄来穿著。

并要依自己的经济负担能力,选择合适的服饰。

现在很多小朋友看到同学有名牌衣服,球鞋,手机,心里就会很羡慕,吵著要父母买给他,有些人为了追求物质的享受甚至不惜去偷或去抢,所以当我们想要ㄧ样东西之前要先想想,我们是真的需要,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每个人想要的太多,需要的太少。

(二)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拣择」就是挑食的意思,「过则」是过量的意思.现今社会富裕,吃得非常丰盛,我们不要挑剔食物的好坏.饮食的分量,大约七,八分饱就可以了,不要过量.(三)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饮酒乃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并不是饮酒作乐.年轻人血气方刚,容易酒后乱性,丑态毕露是最愚痴的行为,所以不要养成饮酒的习惯.尤其在现代社会,更应谨记:「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的安全.1.提倡「蔬果五七九,健康人人有」:建议儿童每天三份蔬菜,二份水果;少女及所有成年女性,每天摄食四分蔬菜,三分水果;青少年及所有成年男性,每天五分蔬菜,四分水果.各种颜色蔬果应均衡摄取,可达防癌效果.每份的份量以自己的拳头为大小。

2.全球十大垃圾食物:(1)油炸类食品(2)腌制类食品(3)加工类肉食品(4)饼乾类食品(5)汽水类食品(6)方便类食品(7)罐头类食品(8)话梅蜜饯类食品(9)冷涷甜品类食品(10)烧烤类食品请小朋友想想看平常是否有吃这些垃圾食物若是有的话,则要减少食物的份量,多吃蔬果来改变饮食习惯.(四)复习1.身有伤贻亲忧当我们的身体受伤或生病时,父母会担忧.「贻」昰遗留.父母亲常挂念儿女的健康,不时的提醒儿女,出门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天气凉了要注意添加衣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亲担忧.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血肉都是父母亲给予的,所以要更要好好爱惜.常常有同学觉得父母亲太唠叨,这都是因为大家没有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如果同学都能把自己照顾好,父母亲又何须挂念呢所以要先反省自己.2.德有伤贻亲羞若是我们的品德有了污点,会让父母蒙羞.我们平常在学校里,或是各种团体中,如果和别人起冲突,违反团体的规定,像对老师不礼貌,和别人打架,破坏公物,或是偷窃东西,流连网咖,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难过.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在古代有所谓「诛九族」的制度,ㄧ个人如果犯了大错,所有的亲族都会连累被杀害,现在虽然没有了,但我们依然要谨言慎行,安父母的心(例如:董卓无德弄权,连累九十余岁的老母被斩首).《弟子规》谨第四段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走路的时候要抬头挺胸2、使学生明白要站有站相,做有做相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走路的时候要抬头挺胸2、使学生明白要站有站相,做有做相教学内容:《弟子规》谨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教学时数:一课时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1.「步从容」走路时仪态要从容不迫,就是要稳重不慌张,横冲直撞.有的小朋友在学校教室,走廊或路边奔跑追逐,经常险象环生.自我训练从容不迫的走路,是一种安定身心的好方法。

引申一般人走路大都匆匆忙忙,这样会让人觉得你是个急性子,没有耐心,个性太急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2.「立端正」即站得端正,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弯腰驼背,这样能显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更有益身体健康.引申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各种姿势都要端正,除了是一种礼貎,也会让自己保持良好的体态与健康.现在很多弯腰驼背,长骨刺与经常腰酸背痛的人都是因为不良的姿势所引起。

3.「揖深圆,拜恭敬」问侯他人,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千万不能敷衍了事.引申祭祀行礼或对他人行礼,都要从内心发出恭敬,旁人可从你的行为(腰有没有弯,速度的快慢,说话的声调)看出,所以正确的姿势可以培养恭敬心.(二)勿践阈勿跛倚「勿」是不可以;「践」是践踏;「阈」是指门槛.「践阈」是进门时踩在门槛上.「跛倚」是一只脚斜站著,给人懒散不敬的印象。

引申现在的房子已经很少有门槛,不过有些寺庙或旧房子仍有,所以下次记得要跨过门槛,不可踩在上面再跳下.另外很多人喜欢用一只脚站立,一只脚斜放著,这样身体肯定会歪一边.或是有人喜欢身体斜靠在墙壁上与人讲话,这样的姿势都是不雅,而且非常不礼貌。

(三)勿箕踞勿摇髀「箕踞」是坐著时两脚张开得像畚箕,最为难看,尤其女生更是要特别注意.「髀」是指大腿骨,因此「摇髀」是翘脚抖腿摇臀,显得轻浮不庄重。

引申随时都要注意自己的姿势与行为,不能因为舒服就随意摆放自己的肢体,妨碍观瞻。

(四)复习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亲爱护我们,我们孝顺也是理所当然的,若是父母亲不喜欢我们,但是我们还能够孝顺,就更难能可贵了,可以称得上昰ㄧ位贤人.历史上的大舜,就是ㄧ个最好的例子。

(闵子骞的故事)二、故事启蒙(一)作揖还辱的郦食其汉高祖刘邦年轻时不喜欢读书人,所以有一次故意在召见读书人郦食其时坐在自己的床上,叫婢女帮他洗脚,藉此来羞辱郦食其.郦食其看了以后并不生气,反而很有礼貌的向他拱手作揖说道:「您若想推翻秦朝,就不应该这样无理的接见客人.」刘邦听了十分惭愧,就马上将郦食其请上坐,向他请教治国之道。

1.引导发问:(1)刘邦在房间边洗脚边接见客人,有没有礼貌(2)如果你是郦食其你会怎回应2.给小朋友的话:刘邦的举动虽然无理,但是若郦食其也以无理的举动回覆,那他就和刘邦一样无理了,所以我们在面对有人对我们不礼貌时,如果能够用恭敬的举动来面对他,反而能让对方感到惭愧,让他知道自己错了,就算对方一时没有反悔,久而久之,也会被我们的态度所折服.(二)箕踞而坐的原壤春秋时有个名叫原壤的人,是个很有学问的隐士,但是他为人轻视礼法,非常狂放不羁,因此常有不合当时礼仪的举动出现.有一次,他看到孔子远远走来,故意把两腿伸直叉开坐在地板上,藉此举动藐视孔子讲礼的主张,孔子看到他的行为,就训斥他:「你小时候不懂得尊敬兄长,长大后又没有值得称赞的事,真是败坏礼俗的害群之马.」说完就用手杖打他的小腿,以警示他的恶习。

1.引导发问:(1)你觉得原壤的行为那裏不对应该要如何改正(2)为什麼要表现有礼貎的行为2.给小朋友的话:一个人即使有高深的学问,若缺乏有礼貎的举止,会让人瞧不起的。

《弟子规》谨第五段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进出房间要轻声慢步2、使学生明白拿东西也要轻拿轻放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进出房间要轻声慢步2、使学生明白拿东西也要轻拿轻放教学内容:《弟子规》谨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教学时数:一课时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缓揭帘勿有声1.替别人著想: 现在虽然不常用门帘,但我们使用纱窗,门,窗户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有人正在睡觉或在图书馆看书,不要因为自己的声响而吵到别人.2.巴黎圣母院用中文写著「请勿大声喧哗」,如果一个人在公共场所很大声,表示他在家中也不可能会很小声。

(丢脸丢到国外去了)3.这也是惜物的表现,衣服,鞋子,物品都能用得久.4.安全问题,如关门太大力伤到后面的人或是和同学玩门时被玻璃刺中心脏.(二)宽转弯勿触棱「棱」是指物体的棱角,如桌角.转角处要慢慢走,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如在走廊上奔跑撞到墙角受伤的孩子,告诉我们要谨慎小心.(三)执虚器如执盈当东西轻时会比较大意,所以要谨慎一些,像碗盘,杯子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些高科技产品都很轻薄(数位相机,MP3),可是价钱很昂贵,弄坏就糟了。

(四)入虚室如有人1.在没有人的地方也要好像有人在一样,不要太过随便,如爬山时不可大吼大叫,会被山上的动物笑;在孔庙也一样,大成殿里的展示品不可乱动.2.到别人家不可随便跑到别人房间,乱动别人的东西,这样会让人误会,如果主人的钱不见了,大家都会误会是你拿的.(五)复习1.亲有过谏使更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父母亲改正.2.怡吾色柔吾声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怡悦,话语要柔顺平和.二、故事启蒙(一)拾金不昧的年轻人有位年轻人住在老板家,每当他在打扫家裏时都会捡到钱,而且金额是从一百元逐渐变多到几千元,这位年轻人每次捡到钱都会还给老板,半年后年轻人要离开老板家时就问老板:「为什麼你的钱都没有收好呢」老板笑著回答他说:「这些钱是我用来测试你是否是个诚实的好孩子.」(二)一文钱也不可贪古代有位秀才一天外出时,看见年轻人买书时掉了一文钱在地上,这位年轻人并没有发现他的钱掉了,此时秀才看见便用脚轻巧的踩住,等年轻人走后才弯下腰把钱捡起.这时不远处有位老人家看见,便向前询问他的名字后就走了.不久这位秀才得到官职要上任时求见巡抚上司,但是这位长官一直避而不见,过了不久他被弹劾「贪污」并被除去官职,秀才想自己还未上任怎麼会贪污呢后来才知道长官就是当年看见他踩住一文钱的老人。

《弟子规》谨第六段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慌乱2、使学生明白不要去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所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慌乱2、使学生明白不要去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所教学内容:《弟子规》谨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教学时数:一课时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小朋友:「匆匆忙忙的写考卷,还是从从容容的写容易把题目答对呢」,所以许多事情都不能急,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就不容易出错。

当我们遇到事情时,不要看轻自己的能耐,还没做就先举白旗, 但是也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应付,还是要认真的做好每一个细节. (二)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斗闹场」是指容易发生冲突的场所.小朋友:「你们认为那些地方是斗闹场」,记得前一阵子有一则新闻,有一位年青人在网咖玩电脑,结果被一位陌生人枪杀,后来才发现杀错人了,他要杀的人原来是在隔壁,你们说冤枉不冤枉呢其实一点不冤枉,今天他不要去这个场所,就不会有这个意外发生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