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氢工艺

制氢工艺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要内容
1 2 3 4
能源结构与现状 氢能的利用 制氢技术简介 煤气化制氢
制氢技术简介
1 2 3 4
化石燃料制氢 电解水制氢 生物制氢 光催化制氢
化石燃料制氢
1甲烷重整(Steam Methane Reformation,SMR ) 甲烷重整 SMR
优点:气体燃料重整制氢中最为经济合理的。 优点:气体燃料重整制氢中最为经济合理的。 缺点:反应需吸收大量的热,能耗高; 缺点:反应需吸收大量的热,能耗高; 反应速度慢,制氢能力低,需建大规模装置,投资高。 反应速度慢,制氢能力低,需建大规模装置,投资高。
制氢技术简介
主要内容
1 2 3 4
能源结构与现状 氢能的利用 制氢技术简介 煤气化制氢
能源结构与现状
中国
40%
世界
石油
石油
其他
2% 6% 17%
24%
75%

天然气 煤 其他
10%
天然气
26%
世界能源主要依赖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 世界能源主要依赖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 我国能源结构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层压力; 我国能源结构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层压力; 氢能可再生,且超级洁净,生成物为水, 氢能可再生,且超级洁净,生成物为水,基本能实 现污染物零排放,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能源” 现污染物零排放,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能源”;
氢 气
缺点:煤的转化率低; 缺点:煤的转化率低; 需氧气,成本高, 需氧气,成本高,且使空分系统容量加大而带来耗功大 幅度增加。 幅度增加。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部分氧化气化制氢零排放系统
1基于 基于IGCC的制氢零排放系统 基于 的制氢零排放系统
1.1从水煤气变换产生 从水煤气变换产生CO2和H2中分离氢气 从水煤气变换产生
(1) 碱性水溶液电解
(2) 质子膜电解水发生器
2OH-→ H2O + ½O2+2e
2H2O+2e → 2OH- + H2
采用Ni或 合金电极 效率~ % 合金电极, 采用 或Ni合金电极,效率~75% SPE电解水技术的主要问题是质子交 电解水技术的主要问题是质子交 换膜和电极材料的价格昂贵。 换膜和电极材料的价格昂贵。
<5%
48%
设计在可见区内有强吸收半导体材料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关键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要内容
1 2 3 4
能源结构与现状 氢能的利用 制氢技术简介 煤气化制氢
煤气化制氢
1发展趋势
燃煤气化电厂的发电效率普遍不高, 燃煤气化电厂的发电效率普遍不高,且排出的尾对 环境的污染严重,故需发展高效、 环境的污染严重,故需发展高效、近零污染物排 的煤气化系统。 放的煤气化系统。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部分氧化气化制氢零排放系统
1.2直接从合成煤气将氢气分离出来 直接从合成煤气将氢气分离出来
林汝谋等提出的煤气化制氢系统
优点:陶瓷质子膜分离法,分离成本、能耗低, 优点:陶瓷质子膜分离法,分离成本、能耗低,且得到的氢 气纯度高。膜分离法与深冷法结合流程的新型空分系统, 气纯度高。膜分离法与深冷法结合流程的新型空分系统, 制氧与压缩能耗低。 制氧与压缩能耗低。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光催化制氢
1光催化制氢体系 光催化制氢体系
半导体光 催化制氢 悬浮体系 光催化法 光电化学 体系制el, et al, Nature, 1991, 353: 737; Nature,1998, 395: 583; S.U.M. Khan, et al, Science, 2002, 297: 2243; Z.G.Zou, et al., Nature, 2001, 414, 625.
美国能源部(DOE)提出的煤气化制氢系统 优点:燃烧前分离,与燃烧后分离方法相比,由于分离与吸收 优点:燃烧前分离,与燃烧后分离方法相比,由于分离与吸收CO2是在未 被氮气稀释的合成煤气中进行,减少了分离器的尺寸以及分离溶剂的量 减少了分离器的尺寸以及分离溶剂的量, 被氮气稀释的合成煤气中进行 减少了分离器的尺寸以及分离溶剂的量, 从而大大降低了能耗和成本,系统净效率相比燃烧后提高 系统净效率相比燃烧后提高1% ~2%。 从而大大降低了能耗和成本 系统净效率相比燃烧后提高 。 缺点:水煤气转化使燃料气冷煤气效率降低。 缺点:水煤气转化使燃料气冷煤气效率降低。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要内容
1 2 3 4
能源结构与现状 氢能的利用 制氢技术简介 煤气化制氢
氢能的利用
直接燃烧----------火箭推进剂, 直接燃烧----------火箭推进剂,内燃机等 ----------火箭推进剂 燃料电池发电-----------水热电联供系统 燃料电池发电------水热电联供系统 核聚变------------氢弹,300美元/1kg氘 1.2万美 ------------氢弹 美元/1kg 核聚变------------氢弹,300美元/1kg氘,1.2万美 /1kg浓缩铀 能量巨大,聚变能可用几亿年。 浓缩铀, 元/1kg浓缩铀,能量巨大,聚变能可用几亿年。
2煤气化制氢方法
两种方法: 两种方法:部分氧化和外部供热气化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部分氧化气化
1原理
燃烧一部分煤放出热量,供给反应体系来实现煤的气化反应。 燃烧一部分煤放出热量,供给反应体系来实现煤的气化反应。
2工艺流程
空气 煤原料
空分 备煤
气 化 炉
一 氧 化 碳 变 换
酸 性 气 体 脱 除
氢 气 提 纯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CO2接受体气化制氢零排放系统
美国GE能源与环境研究公司的系统
优点:发电效率高, 3MPa的压力下可高达67%。 优点:发电效率高,在3MPa的压力下可高达67%。 的压力下可高达67% 缺点:煤灰与床料相互反应从影响整个过程的经济性; 缺点:煤灰与床料相互反应从影响整个过程的经济性;气化 可能会转变成N 氧传输系统还在研发中。 时NH3可能会转变成N2,氧传输系统还在研发中。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CO2接受体气化制氢零排放系统
美国零排放利用煤联盟的系统
优点:气化、碳酸化制氢、 优点:气化、碳酸化制氢、锻烧各过程分别在各自的反应器 内完成,容易实现各过程的优化。 内完成,容易实现各过程的优化。 缺点:系统相对较复杂,而且要求气化炉的碳转化率很高。 缺点:系统相对较复杂,而且要求气化炉的碳转化率很高。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部分氧化气化制氢零排放系统
2 IGCC与化工过程结合的多联产制氢零排放系统 与化工过程结合的多联产制氢零排放系统
美国“展望21”计划提出的煤气化制氢多联产系统 优点:将化工生产过程和动力系统热力过程有机整合, 优点:将化工生产过程和动力系统热力过程有机整合,完成发电供热制冷 等功能的同时,还利用各种能源资源生产出清洁燃料 氢气、合成气等) 还利用各种能源资源生产出清洁燃料(氢气 等功能的同时 还利用各种能源资源生产出清洁燃料 氢气、合成气等 和化工产品(如甲醇 醋酸等), 如甲醇、 和化工产品 如甲醇、醋酸等 ,从而实现多领域功能需求和能源资源 高增值。 高增值。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解水制氢
机理:正极: 机理:正极: 2OH- → H2O + ½ O2 + 2e φ = 0.401V 负极: - 负极: 2H2O + 2e → 2OH- + H2 φ =-0.828V 理论分解电压1.23V,每1Kg氢电耗为 32.9 KWh 。实际为~46.8KWh。 , 实际为~ 理论分解电压 氢电耗为 。
外部供热气化
1原理
靠外部间接提供反应所需热量,来实现煤的气化反应。 靠外部间接提供反应所需热量,来实现煤的气化反应。
2工艺流程
煤原料
备煤 外部供热
气 化 炉
一 氧 化 碳 变 换
酸 性 气 体 脱 除
氢 气 提 纯
氢 气
优点:不需要燃烧掉一部分煤来供热,提高了煤炭的转化率; 优点:不需要燃烧掉一部分煤来供热,提高了煤炭的转化率; 过程不需要氧气,成本低。 过程不需要氧气,成本低。 难点:实现热量有效地供给;实现很高的热传递效率。 难点:实现热量有效地供给;实现很高的热传递效率。
2生物制氢方法比较 生物制氢方法比较
两类:光解产氢生物(绿藻、蓝细菌和光合细菌)和发酵产氢细菌。 两类:光解产氢生物(绿藻、蓝细菌和光合细菌)和发酵产氢细菌。 蓝细菌和光合细菌产氢能力是绿藻的1 1000 无研发价值, 1000, 蓝细菌和光合细菌产氢能力是绿藻的1/1000,无研发价值,而绿 藻产氢效率又很低,研发缓慢。 藻产氢效率又很低,研发缓慢。 发酵法具有三大优点: 发酵法具有三大优点: a.产氢能力和菌种生长速度高于光合产氢菌种。 产氢能力和菌种生长速度高于光合产氢菌种。 产氢能力和菌种生长速度高于光合产氢菌种 b.无需光源,操作管理简便。 无需光源, 无需光源 操作管理简便。 c.原料来源广,成本低。 原料来源广, 原料来源广 成本低。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石燃料制氢
3煤气化制氢
机理: 机理: (g) C(s)+H2O(g)→ CO(g)+H2(g) CO(g)+H2O(g)→ CO2(g)+H2(g) (g)
优点:煤炭资源丰富, 优点:煤炭资源丰富,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一直占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洁净煤气化技术的兴起。 轻重的地位;洁净煤气化技术的兴起。 缺点:效率较低、污染严重,需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增加成本。 缺点:效率较低、污染严重,需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增加成本。
隔膜:全氟磺酸膜 隔膜 全氟磺酸膜 (Nafion) 阴极:Pt黑 阴极 黑 阳极:Pt、 等的 阳极 、Ir等的 合金或氧化物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