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的优秀教案

最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的优秀教案

最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的优秀教案初中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分为三个板块,每个板块包含不同的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需要学生全面了解,但学生学历史的时间有限,因此历史课堂的任务繁重。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川教版九年级历史的优秀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川教版九年级历史的优秀教案1亚非拉的奋起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亚洲的振兴与崛起、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等历史知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2、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三、教学要点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1、印巴分治2、印度经济的发展3、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立与发展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1、二战后非洲掀起民族独立浪潮2、非洲民族独立的四个阶段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1、古巴革命2、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不仅有前几课我们了解的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变化,而且也使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人民深受鼓舞,纷纷掀起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运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亚非拉不仅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而且使资本主义列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殖民体系宣告瓦解。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新课讲授】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1、印巴分治师: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印度是如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曾经发生国哪些的反英斗争?生:印度于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18世纪中期被英国完全占有,1858年英王派总督管辖印度,直到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结束了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和近200年的直接统治历史。

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先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次大战后、二次大战后进行了许多次民族独立斗争,直至最终获得独立。

师:众所周知,英属印度殖民地不单单包括现在的印度,还至少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那为什么英属印度殖民地最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陷入分裂?生:印巴分治、蒙巴顿方案的提出。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殖民地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英国无力应付,只好打算让印度独立。

1947年,英国驻印度的新总督蒙巴顿上任。

在6月3日向英国议会提出了《印巴分治方案》(史称《蒙巴顿方案》)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出任第一任总理。

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印度与巴基斯坦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

但是,1971年12月3日,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在联合国干预下,12月7日双方停火,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现在的孟加拉共和国。

2、印度经济的发展印度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印度的科学技术人才十分丰富,每百万人口中有科技人员3329人,科技人员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1991年以后,印度推行经济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

印度GDP连续10年保持年均6%的增长速度,特别是1994~1997年间,更是平均达到了7%。

据统计,到2001年,印度的外汇储备也达到了450亿美元。

3、亚洲其他地区的独立与发展师:新加坡、韩国抓住机遇,大力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师:就在亚洲国家纷纷独立,并走上发展道路的同时,非洲地区也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1、二战后非洲掀起民族独立浪潮师:殖民主义者奴役非洲的情况。

15世纪,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最早踏上非洲大陆,此后西方殖民主义者接踵而来。

其罪恶活动有始于16世纪的黑奴贩卖活动,19世纪末掀起的瓜分狂潮,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等。

2、非洲民族独立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二战结束至50年代前期,一些北非国家先后取得独立。

其中重要的包括埃及独立和收回苏伊士运河斗争、阿尔及利亚的独立等。

1952年爆发了“自由军官组织”领导的“七月革命”。

埃及独立,纳赛尔当选为总统。

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又称英法以侵埃战争或第二次中东战争,是英法为重占苏伊士运河,联合以色列发动的侵埃战争。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的国际通航运河,扼亚、欧、非三洲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

在埃及人民反抗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英法被迫于11月7日宣布停火,22日从埃及撤军。

次年3月以军也从埃及撤出。

师: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非洲大陆诞生了30多个独立国家。

其中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第三阶段,70年代主要是葡属非洲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时期。

1975年,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等国人民经过长期武装斗争,赢得独立,结束了葡萄牙在非洲长达500年的殖民统治。

第四阶段,90年代初。

是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时期,其标志是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1994年,在南非举行了第一次各个种族都参加的全国大选,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曼德拉成为南非历第一个黑人总统,标志着南非种族隔离制的消除,这揭开了南非历史新的一页。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1、古巴革命1959年古巴革命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

2、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师: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及运河区主权进行了长期斗争。

巴拿马逐步收回运河区主权。

至1999年年底,巴拿马已完全收回运河区的主权。

【课堂小结】师: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阶段特点生:四五十年代,独立运动兴起;五六十年代,独立运动高涨;七八十年代,独立运动深入;90年代,殖民体系崩溃。

【布置作业】思考:印度与中国都曾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请问印度与中国获得民族独立的方式一样吗?为什么?【板书】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1、印巴分治2、印度经济的发展3、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立与发展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1、二战后非洲掀起民族独立浪潮2、非洲民族独立的四个阶段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1、古巴革命2、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川教版九年级历史的优秀教案2人类的形成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出现的概况、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原始社会的解体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二、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三、教学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让学生阅读导言中的故事。

问保守势力为什么要谩骂、攻击达尔文、赫胥黎? 因为后者的观点违背了他们一直信奉的上帝造人说。

在漫长的古代,人们一直坚信人是由神创造的,让学生例举东西方神创造人的传说。

亚当和夏娃的传说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达尔文、赫胥黎他们认为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呢?由古猿进化而来自学: 1、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2、古猿是今天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它是怎样进化成人的呢?森林古猿3、“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4、世界主要有哪三大人种?人种差异出现于何时?人种差异出现的原因?5、最初的人类社会被称为什么社会?能说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社会?人类至今已经历了哪些社会?(三)讲解:第一阶段:“树猿” 时代:2000万年至500万年前,化石产地:欧洲、亚洲、非洲大小:体长约60厘米体型像黑猩猩,它可以四足行走,也可以两足行走,爬树、吃果实第二阶段:“正在形成中的人”——非洲南方古猿非洲南方古猿——“露西”特征: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不能进行真正的劳动,属于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是“正在形成中的人”第三阶段:“完全形成的人” 坦桑尼亚“能人”特征:直立行走,能制造工具,进行真正的劳动,已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是“完全形成的人”。

思考:1、在从古猿向人进化过程中决定意义的一步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直立行走。

(人类出现的标志是直立行走)因为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用于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而能够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直立行走促进了脑的发育。

(南方古猿露西脑容量约400毫升,与古猿相近、早期猿人“能人”脑容量约800毫升、晚期猿人北京人脑容量约1043毫升、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1500毫升左右)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能够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

人和动物分属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结果,而劳动离不开工具,不管是石器、还是现代机器,这些工具是人类制造并使用的。

而动物是不会制造工具,最多会使用天然工具。

如一种海狸用石块敲碎贝壳,猩猩用树枝钓白蚁吃等。

3、南方古猿是人吗?人类什么时候形成?是直立行走。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正是南方古猿出现的时期。

4、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启发思维:什么促使其直立行走,要生存,就要劳动来获取食物) 生产劳动。

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要用手,促使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劳动要使用工具,由使用天然工具到制造工具。

小结:人类由非洲南方古猿发展而来,生产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因为劳动促使手脚分工,开始直立行走,进而促进脑的发育;劳动的需要,开始制造工具并进行生产劳动,人类形成了(指完全形成的人),因为能够制造工具和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运用:探究动脑筋——火的使用体现人类形成后改造自然的能力。

如钻木取火,体现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生产劳动。

所以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如火可以作为武器,也可提供熟食,增强人的体质,但不具有决定意义。

(结合书本两幅头像感受人类的进化) 我们现代人属于哪个阶段?今天的人类依然在进化,但及其缓慢,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想象未来人类进化的形象?(外星人)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差异显现出来。

(现代人属于晚期智人。

热带的黑人、温带的黄种人、寒带的白人。

)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辨析现代社会有人宣言“种族优越论”,“白种人是秀的种族”观点。

能举例。

第二大问题:氏族社会的产生?1、人是社会的动物,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

(区别于大自然)2、原始人类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结合书本介绍他们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