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解析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解析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解析
一、典型的西方政治制度介绍
二、英国与日本的君主立宪制
三、美国与法国的总统制
四、德国的政体演变
五、俄国的政体演变
一、典型西方政治制度介绍
1 、二元君主立宪制,简称二元君主制
在历史上,采取这种制度的典型国家是1871—1919年的德意志帝国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

在这种制度下,君主的权力虽然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仍然是君主。

2、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简称议会君主制。

英国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后来逐渐传播到欧洲大陆。

到19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瑞典、挪威、丹麦等国家先后采用这种制度。

二战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也实行这种政体。

跟二元君主制不同,议会君主制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第二,君主的权力受到限制,其职责大多是
礼仪性的,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第三,作为政府或政府核心的内阁不仅由议会
产生,而且对议会负责。

(责任内阁制)
、议会共和制
议会君主制的君主是世袭的,议会共和制的总统则有选举产生。

在现代,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芬兰、奥地利、希腊等国实行议会共和制。

与议会君主制类似,议会共和制的内阁必须和议会保持某种协调关系。

当议会对内阁表示不信任时,或者内阁辞职,或者解散议会。

(责任内阁制)
4 、总统制
在议会制下,议会是立法机关,内阁执行议会的立法。

在总统制下,以总统为首行政机关独立于立法机关之外,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互相分离。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总统制的国家。

法国自从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后,实行的则是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国家。

俄罗斯也是总统制国家。

⏹5、法西斯独裁政体
二战前夕及大战期间,意大利、德国的法西斯政党凭借暴力夺取了政权,在前所未有的规模上使国家机关警察化和军事化。

两国在名义上保留着议会,实际上国家的权力完全被法西斯首领所掌握。

同时期的日本虽然保持着二元君主制,但是在逐步完成军国主义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专制独裁的性质。

二、英国与日本的君主立宪制
⏹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
大宪章---限制王权的开始
资产阶级革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权利法案----议会至上
历次改革---民主制度的完善
⏹日本政治制度的演变
幕藩体制----军事专制
明治宪法体制-----天皇专制
1946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一)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
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渐进性。

英国是一个具有独特政治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传统可概括为两点:一是法律至上;二是中央议会的权威高于君主个人的权威。

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分权君主制
与欧洲大陆的封建国家相比,英国的王权是最早强大起来的。

早在11世纪,随着威廉的征服,英国出现了强有力的君主统治,而此时的法国处于“小国王,大诸侯”的局面。

但是,英国的王权又从来没有达到过一个绝对的程度。

从央格鲁·撒克逊时代起,相对于君权始终存在着另一个权力中心,早期是大贵族会议,后来是议会。

中世纪英国君主制的这种分权结构,成为近代英国立宪君主制的基础。

⏹《大宪章》:1215年英国贵族强迫约翰王签署的,其核心有两点,一是国王不能超出惯例向封臣
征收额外的捐税;二是不经法庭判决,任何人不得被逮捕、监禁或处以罚金。

它限制了王权,成为人民与国王斗争的法律武器。

(二)日本政治制度的演变
⏹幕藩体制:幕府控制大名藩国和统治广大民众的一整套封建统治制度,它是以幕府为核心、以诸
藩为支柱的统治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天皇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权掌握在幕府手中制。

其特点为:
(1)幕府统治机构健全,将军独裁,天皇丧失实权。

(2)幕府对全国的大名实行强有力的控制,大名在藩(即自己的领地)内拥有半独立的领主权。

(3)对外实行锁国政策。

幕府政治:是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

又名武家政治。

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经室町幕府,至1867年江户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

明治宪法体制
1868年,倒幕派发动政变,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天皇亲掌权力的天皇政府。

此后,明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889年宪法和近代天皇制的确立
明治宪法:实行天皇制,一切立法、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外交等大权皆集中于天皇;议会的职责是协助、赞同天皇立法;内阁国务大臣的职责是辅弼天皇,由天皇任命,对天皇负责;枢密院的职责是“应天皇之咨询,审议重要国务”,凌驾于议会与内阁之上,左右政务和政局;军令机关直属天皇,内阁陆海军大臣由天皇任命;法院必须以天皇的名义行使司法权。

明治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近代天皇制的确立。

这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君主立宪政体。

1889年(明治22年)2月11日颁布1890年(明治23年)11月29日施行。

它确立天皇专制制度,规定了有限的自由权利
1、宪法确立天皇主权原则
2、确立天皇居于国家统治权
的中心地位
3、确认天皇拥有独立的统帅权
1946年《日本国宪法》
变绝对君主制为相对君主制,天皇成为国家和国民整体象征的虚位君主,仅从事礼仪性、象征性活动。

实行议会内阁制,国会具有最高立法权,内阁直接从国会产生,内阁对国会附有连带责任,对国会完全是依从关系。

废除贵族院设立参议院,并选举产生参议员,而且在参众两院关系上,众议院居优先地位
实行司法独立,法院独立审判,不受立法行政机关的干预,最高法院并可利用违宪审查权,制约立法、行政机关。

日本政党制度
战后日本实行多党制,近40年的时间里,自由民主党长期一党独掌政权,其他政党如社会党、公明党、共产党等基本处在在野党地位。

自民党于1955年由原日本自由党和日本民主党两大党合并而成。

由于自民党是合并而成的,因此它党内派系斗争激烈。

在自民党的历史上,曾出现过的较大的派系有:田中派、福田派、河本派、中增根派和铃木派。

日本政界把这种自民党一党独大、长期执政,党内有派的局面称之为“五五体制”。

三、美国与法国的总统制
⏹美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殖民地时期的政治制度:总督制
邦联制(1781-1787)
1787年宪法
⏹法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制君主制(人治)
法国资产阶级宪政的历史沿革(法治)
1、人权宣言与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
2、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到第四共和国(议会共和制)
3、戴高乐体制(半总统半议会体制)
总督制:各殖民地总督拥有的权力十分广泛,不仅拥有行政权,同时拥有立法权、司法权和军事权。

1607-1733,英国在北美占有13块殖民地。

根据与英王的不同关系,分为三种类型:特许(自治)殖民地(罗得艾兰、康涅狄格、麻萨诸塞);业主殖民地(马里兰、特拉华、宾夕法尼亚);王室殖民地。

邦联制
1777年《邦联及永久联盟条例》规定邦联议会有高于各州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决定战争与和平、派遣和接受使节、与外国缔结条约、统一度量衡等。

邦联议会的代表由各州选派,每州只有一票表决权。

它肯定和保留各州的主权。

邦联只是13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之间的一个“亲善的联盟”,一个协调机构。

邦联没有全国性的法律和军队,邦联议会无权向各州征税。

一句话,邦联的权力是软弱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