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Z—400锚杆拉力计操作规程第1条在进行锚杆预紧力抽检时,首先要对拉力器进行全面检查,在确保拉力器完好、各附件齐全的情况下,方可开始抽检。
第2条锚杆预紧力抽检工具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无产品合格证禁止使用。
第3条对锚杆进行锚固力抽检时必须由四人进行,两人负责安装拉拨器,一人负责操作,另一个负责监护。
抽检顶锚杆时,人员站在凳子上作业,必须有专人扶凳,凳上下人员要配合好,凳子上人员要防止踩空。
第4条进行锚杆涨拉时涨拉至不低于140KN方可停止拉拨试验,涨拉达不到要求时,要在附近300mm范围内补打。
第5条涨拉试验时,如站在机组上作业,必须执行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机组必须停止运行,把开关打到零位,并闭锁机组且有专人看护开关,以防误动作造成人员伤害。
(2)作业人员在机组上进行涨拉时,脚一定要踩稳,防止滑下伤人。
且涨拉器具要用铁丝联在网上,以防坠落伤人。
(3)在机组上进行涨拉时,必须多人配合,相互协调,保证安全。
第6条对锚杆进行锚固力抽检时,拉拨器下方严禁有人,防止误伤自己或别人。
第7条连接拉拨器管路的U型销,必须使用标准配件,严禁用其它物品代替。
第8条拉拨器具使用完毕后,必须妥善保管好,不得乱仍乱放。
锚杆、锚索预紧力抽检工具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无产品合格证禁止使用。
二、职业病预防措施第1条各落煤点必须安装防尘罩及自动喷雾降尘设备。
第2条工作面割煤时必须打开所有喷雾降尘设备,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必须配戴防尘口罩,采取个体防尘。
第3条每年必须对接触粉尘人员进行一次拍片检查。
第4条通风部每月必须对工作面的粉尘浓度进行2次测定,每半年至少测一次粉尘分散度。
第5条工作面的粉尘(总粉尘、呼吸粉尘)浓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739条对矿井粉尘浓度的有关规定。
第6条抽、压风机的噪声不应过大,噪声90dB(长时间常人难与忍受)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其噪声。
第7条所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第8条有下列病症之一者,不得从事井下工作:①、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
②、显著影响肺脏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
③、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井下工作的其他疾病。
第9条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第10条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第11条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12条其它严格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MS22-280/40型矿用锚索张拉机具安全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1、使用前有关人员必须认真学习《MS22-280-40型矿用锚索张拉机具使用说明书》,掌握锚索张拉机具的性能、结构及操作方法。
2、检查机具,保证各油孔完好,孔内无脏物污物。
3、连接高压油管于增压装置的增压接口及注液接口上,并固定牢靠。
4、将两根高压软管插于液压换向阀前方的两个接头上,并插好U型卡子,然后将液压换向阀手把扳向一侧,操作液压系统供液阀手把给增压装置及油管供液,待软管的前端出液时,说明该根软管内的空气已经排净,可以将该根软管插入张拉千斤顶的下腔插孔并插好U型卡子(靠进缸体的插孔),再继续为张拉千斤顶供液,使张拉千斤顶活柱完全伸出,以便排出张拉千斤顶上腔的空气,然后将液压换向阀手把扳向另一侧,排净另一根软管内的空气,再将其端头插入张拉千斤顶的上腔插孔并插好U型卡子。
5、操作液压系统供液手把给增压装置供液,使张拉千斤顶伸缩两个来回,排净系统内空气。
二、注意事项1、在不使用时应关掉液压系统的供液。
2、在井下为系统加油时一定要带过滤漏斗,不得将污物带入油内。
3、在井下尽量不要频繁拨下油接头,避免污染液压油及油管内进入气体,如果必须拨下时一定要保护好接头,在下次插入时必须清理干净接头后方可插入使用。
4、当张拉千斤顶的内置锁具锁住钢绞线后,手扶千斤顶的人应即离开,继续为千斤顶供液,此刻在以张拉千斤顶为顶点下方450圆锥体的空间内严禁站人。
5、进行退锚操作时,一人必须先扶住千斤顶,另一人才可进行退锚操作,以避免退锚后千斤顶掉下来伤人。
6、每次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各接头处的U型卡子是否齐全,缺少U型卡子时不得开机使用,也不得用其他物品替代U型卡子。
7、在移动搬运过程中,严禁用高压软管托运设备。
8、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高压油管有破损现象,必须更换新油管,以免高压油喷出伤人。
三、安装锚索过程1、把张拉千斤顶装于钢绞线上,一人手扶张拉千斤顶,另一人操作掘进机换向阀(由注液接口进液),待张拉千斤顶伸出并锁住钢绞线后便不再需要手扶千斤顶,此时人员远离张拉千斤顶,当系统压力达到预定的压力值时,反向操作掘进机上的换向阀(即由增压接口进液),此时锁具被锁紧在钢绞线上并达到了要求的张拉力。
2、张拉完成后操纵本设备上的换向阀使千斤顶收回,同时另一人手扶张拉千斤顶,张拉千斤顶开始收回活柱,待张拉千斤顶的内置夹具松开后便可取下张拉千斤顶,关掉液压系统的供液。
3、收拾好张拉千斤顶,完成一根锚索的安装过程。
四、收尾工作:1、退下锚索张拉千斤顶后应将其在掘进机回转平台上(不得摔扔),并将锚索张拉机具液泵打入零位。
2、关闭锚索张拉机具供液阀,使其处于低压状态。
3、经常检查压锚索张拉机具油量,缺油时不得使用。
4、检查锚索张拉机具是否有损伤,螺栓是否松动,并及时处理好。
五、技术参数:液压源压力:8-16MPa输出压力:30-60 MPa(可调)额定张拉力:350KN张拉千斤顶行程:100mm七、职业病预防措施第1条各落煤点必须安装防尘罩及自动喷雾降尘设备。
第2条工作面割煤时必须打开所有喷雾降尘设备,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必须配戴防尘口罩,采取个体防尘。
第3条每年必须对接触粉尘人员进行一次拍片检查。
第4条通风部每月必须对工作面的粉尘浓度进行2次测定,每半年至少测一次粉尘分散度。
第5条工作面的粉尘(总粉尘、呼吸粉尘)浓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739条对矿井粉尘浓度的有关规定。
第6条抽、压风机的噪声不应过大,噪声90dB(长时间常人难与忍受)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其噪声。
第7条所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第8条有下列病症之一者,不得从事井下工作:①、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
②、显著影响肺脏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
③、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井下工作的其他疾病。
第9条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第10条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第11条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12条其它严格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BK—42风动扳手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第1条 LMS61—HR风动扳手操作人员,应了解扳手性能、结构及工作原理,通晓本操作规程,并对扳手进行日常保养维护,经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2条该扳手适宜于风压在0.45Mpa以上。
空载时最好调整在0.5Mpa。
第3条空气处理单元中加入透平油(很稀的机油润滑油)调整至每分钟4—5滴即可。
第4条空气处理单元每天检查一次,排水要急时,并注意经常检查油面不低于最低油面。
二、作业前准备工作:第5条系好灯带,挂好头灯,扎紧袖口及领口。
第6条安装进气管前,板手各控制手把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同时应先将风管内杂质,残留水吹干净,管接头清理干净。
第7条检查扳手的构件是否齐全,各种配件及管路联接是否牢固可靠。
第8条检查各风口接头的“U”形卡(禁止使用非标准“U”形卡)有无错位,连接扳手与风管的软管有无漏风现象。
第9条检查空气处理单元中是否加入透平油,并调整至每分钟4—5滴。
三、钻眼工作:第10条启动风动板手风压达到正常值后,方可开始紧螺母。
第11条紧螺母时,应配备二名专职操作人员,一名操作工紧螺母,另一操作工负责观看预紧力指示,达到锚杆预紧力时立即停止。
第12条螺母紧到位后,要双手将风动板手取下,防止风动板手脱下伤人。
第13条工作结束后,将控制阀打至“关”的位置,板手停止转动。
四、注意事项:第14条紧螺母前必须先对作业地点顶板状况进行敲帮问顶找掉,无隐患时方可开机打眼。
第15条风管总开关未关闭时,严禁拆卸扳手。
第16条使用前检查风动卡盘是否牢固。
第17条工作结束后应断开气源。
第18条不得随意调整风动板手工作风压。
第20条螺母位置过高时必须使用登高工具。
第21条有下列情况时,必须停止操作:(1)扳手声音不正常时。
(2)风动扳手空气处理单元中不滴油时。
(3)风动扳手振动幅度过大时。
(4)扳手外壳过热时;(5)扳手转速太慢时,风压不够时;(6)手把上感到反扭矩较大时;六、职业病预防措施第1条各落煤点必须安装防尘罩及自动喷雾降尘设备。
第2条工作面割煤时必须打开所有喷雾降尘设备,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必须配戴防尘口罩,采取个体防尘。
第3条每年必须对接触粉尘人员进行一次拍片检查。
第4条通风部每月必须对工作面的粉尘浓度进行2次测定,每半年至少测一次粉尘分散度。
第5条工作面的粉尘(总粉尘、呼吸粉尘)浓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739条对矿井粉尘浓度的有关规定。
第6条抽、压风机的噪声不应过大,噪声90dB(长时间常人难与忍受)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其噪声。
第7条所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第8条有下列病症之一者,不得从事井下工作:①、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
②、显著影响肺脏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
③、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井下工作的其他疾病。
第9条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第10条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第11条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12条其它严格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