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叶圣陶先生ppt1

叶圣陶先生ppt1

略读可以运用下列技巧: 1.不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也不追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 只要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即可。 2. 要利用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斜体词、 黑体词、脚注、标点符号等,对文章进行预测略读。 3.通过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以快速掌握大意。 4.把握文体要素进行快速阅读,如记叙文六要素, 议论文抓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等。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 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诲而,做 到了哪些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 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 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 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 你豁达(宽容)。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薛晓东
【学习目标】
1.学习并运用略读的方式,归纳文 中所记述的叶圣陶的事迹,总结叶圣陶 先生的过人品性。
2.学习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 方法,并学会运用此方法表现人物。
张中行
张中行,原名张璇, 著名学者、哲学家、 散文家。主要从事语 文、古代文学及思想 史的研究。是二十世 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 之一,与季羡林、金 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
(4)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 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 (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5)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 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6)“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 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 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 深重的苦心”,这句话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1)明确:对叶老的去世深感悲哀, 也暗示了他与叶老的关系非比寻常。
(2)明确:“过去的印象”指:中先 生的作品叶先生只是平实规矩而已。
“失之太浅”指:评价只看到了作品这 一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品格。
(3)明确:强调叶圣陶先是躬行君子, 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人之师表, 并为写他行为的单一作铺垫。
三是其文风。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张 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 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其 深致。
【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 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明确: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作者从叶圣 陶先生写作和生活的小事入手,以具体典 型的事例,以小见大地凸显叶老一个躬行 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 精神风貌。
2.以《XXX二三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 注意借鉴张中行先生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中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
【课堂总结】
人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只能糊糊涂涂的活 下去,反省一下就会感到无聊,感到没意思。
——叶圣陶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 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 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叶圣陶先生做到 了,我们能做到吗?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同 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习叶先生的品格,宽厚 做人,严格要求自己。
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叶 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 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 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 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 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 术家”之称。叶圣陶还是 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 者。其代表作有童话故事 《稻草人》、长篇小说 《倪焕之》等。
略读方法指导
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 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 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 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的阅读速 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探究课文】
1、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 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明确:待人厚,律己严。 待人厚:(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 (2)第四自然段:送客 (3)第五自然段:复信 (4)第六自然段:会上发言 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 作则,鞠躬尽瘁
2、理清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第一段(1):叶老逝世我深感悲哀。 第二段(1-9):叶老待人宽待己严。 第三段(10):学叶老为人,学叶老
(6)明确:语文方面要学习叶老关于写话的主张,要 体会他提出那种主张的良苦用心。
【 写作特点】
一是在情感表达方面。本文是追忆故人的文 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 者,内心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这 感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 处。
二在人物刻画方面。本文主旨是记人。文章 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是以叙述 为主,结合议论。
【自主阅读】
1.泛读课文,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简明扼(è)要:指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问题为耻。 商酌(zhuó):指反复仔细地商量。 自顾不暇(xiá):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颠沛(pèi)流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 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不即不离:即:接近,靠近。指对人既不接近, 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晦涩(huì sè):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
(4)明确:“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 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5)明确: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 ,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 说是“不成问题”。
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症的。(时症 :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 ”)
为文。
3、精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含义。
(1)第一段中“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 哀”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2)“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 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 这句话中“过去的印象”指什么?“失 之太浅”指什么? (3)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 目的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