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简介1.1 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北京市,属寒冷地区。
性质规模:建筑面积总共约为14600 m2,建筑总高度为4.8×2+3.9×10 = 38.6m。
该建筑为法庭建筑,共12层地上1-2层为法庭及附属用房,层高4.8m;3-12层为办公室区,层高3.9m;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
体形系数过小,仅为0.185。
该法院建筑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1.2 设计基本资料(1)屋面屋面为可上人屋面,材料为铺地砖水泥砂浆铺卧30mm,防水层5mm,1:3水泥沙浆找平层20 mm,轻骨料混凝土找坡层30 mm,挤塑聚苯板110 mm,钢筋混凝土层面板200 mm。
传热系数0.3CW︒⋅2。
m(2)外墙外墙为(由外到里)外装饰层20 mm,通风空气层50 mm,挤塑聚苯板65mm,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200mm,内墙面抹灰层15mm。
传热系数0.43CW︒⋅2。
m(3)内墙内墙为140mm矿棉岩棉玻璃棉毡,双面20mm水泥砂浆,传热系数1. 4CW︒⋅2。
m (4)外窗空气层为15mm的热防护玻璃窗,玻璃为12mm厚的双层中空平板玻璃,只有内遮阳。
传热系数1.3CW︒⋅2m(5)人数人员数的确定是根据各房间的使用功能及使用单位提出的要求确定的,这里根据规范选取。
表1-1 各类房间人数选取房间类型人数法庭0.5人/m2会议室、合议室0.4人/m2办公室0.125人/m2院长办公室2人休息室1人(6)照明、设备由建筑电气专业提供,照明设备为吊顶玻璃内的荧光灯,灯光功率112mW。
(7)空调使用时间空调设计8:00~22:00。
(8)气象参数1)室外气象参数表1-2 室外气象参数表夏季参数夏季大气压(Pa)夏季室外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夏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夏季室外空调计算湿球温度(℃)夏季平均风速(m/s) 99860 28.6 33.2 26.4 1.9冬季参数冬季大气压(Pa)冬季室外供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冬季室外空调相对湿度(%)冬季最多风向平均风速(m/s) 102040 -9.0 -12.0 45 4.82)室内设计参数以下列表参数系结合本建筑各房间使用功能选取:表1-3 各房间设计参数房间名称夏季冬季新风量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干球温度℃相对湿度%m3/h.人候审大厅26 60 18 40 25 法庭26 60 18 40 25办公室25 55 20 40 30会议室26 60 18 40 30更衣室26 60 20 40 301.3 设计内容1)空调工程负荷计算2)空调系统方案设计3)空气处理过程设计以及末端设备的选择4)空调机房设计5)绘制设计施工图2 负荷计算2.1 负荷计算的方法2.1.1 屋顶和外墙的冷负荷屋顶和外墙瞬时冷负荷:)(n l t t FK CL -= (2-1)式中:CL —外墙冷负荷,W ;F —外墙的面积,㎡; K —外墙的传热系数W/㎡. o C ;n t —室内设计空调温度,oC ;l t —外墙的冷负荷计算温度,oC ; d t —地点修正值,oC 。
2.1.2 窗户瞬时冷负荷和窗户日射得热冷负荷窗户瞬时冷负荷公式:)(n l t t FK CL -= (2-2)式中:CL —玻璃窗冷负荷,W ;F —外墙的面积,㎡; K —外墙的传热系数,W/㎡n t —室内设计空调温度,o Cl t —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oC d t —地点修正值,oC 。
窗户日射得热冷负荷:CL j z C D FC CL max .= (2-3)式中:CL —窗户日射得热冷负荷,W ;F —窗玻璃的净面积,㎡;CL C —冷负荷系数;z C —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max .j D —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W/㎡。
2.1.3 照明、人体和设备散热得热冷负设备、照明和人体散热得热冷负荷公式:T Q J X C L Q -=ττ (2-4)式中:Q----设备、照明和人体的得热,W ;T----设备投入使用时刻或开灯时刻或人员进入房间时刻,h ;T -τ----从设备投入使用时刻或开灯时刻或人员进入房间时刻到计算时间的时间,h ;T JX -τ(T JL -τ、T JP -τ)----T -τ时间的设备负荷强度系数、照明负荷强度系数、人体负荷强度系数。
2.1.4 湿负荷人体湿负荷公式:φωn W r 10001=(2-5) 式中:n ----空调房间内的人员总数;φ----群集系数;ω----每名成年男子的散湿量,g/h ;r W ----人体的湿负荷,kg/h 。
2.2 负荷计算实例以1201房间为例说明。
1)北外墙冷负荷外墙传热系数K=0.43,将其按照公式2-1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列于表2-1中。
2)北外窗冷负荷a )瞬时传热得热形成冷负荷双层中空平板玻璃,K=1.3,将其按照公式2-2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列于表2-2中。
b )日射得热形成冷负荷双层中空平板玻璃,K=1.3,将其按照公式2-3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列于表2-3中。
3)西外墙冷负荷外墙传热系数K=0.43,将其按照公式2-1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列于表2-4中。
4)照明散热冷负荷办公室电器照明功率取11,将其按照公式2-4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列于表2-5中。
5)人体散热得热冷负荷办公室的人员密度取0.125人/m2,群集系数n =0.9,查得室内温度为25°C时在办公室极轻劳动的情况下的显热散热量为65W/人,潜热散热量为69W/人,将其按照公式2-4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列于表2-6中。
6)人体散热得热冷负荷办公室电器设备功率取20,将其按照公式2-4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列于表2-7中。
7)将房间的冷负荷按照逐时进行汇总,并将计算结果列于表2-8中。
3 空调方案的确定3.1 空调系统的分类3.1.1按照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情况分类1)集中系统集中系统所有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风机,冷却器,加湿器,过滤器等)都设置在一个房间内。
2)半集中系统除了集中空调机房外,半集中系统还设置有分散在被调房间内的末端设备,其中多半设有冷热交换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在空气进入被调房间之前,对来自集中处理设备的空气做进一步补充处理。
3)全分散系统这种机组把冷热源和空气处理,输送设备集中设置在一个箱体内,形成一个紧凑的空调系统。
可以按照需要,灵活而分散的设置在空调房间内,因此局部机组不需要集中的机房。
3.1.2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分类1)全空气系统是指空调房间的室内负荷全部由经处理的空气来负担的空调系统。
在室内热湿负荷为正的场合,用低于室内空气焓值的空气送入房间,吸收余热余湿后排出房间。
低速集中式空调系统,双管高速空调系统均属这一类型。
由于空气的比热较小,需要用较多的空气量才能达到消除余热余湿的目的,因此要求有较大断面的风道或者较高的风速。
2)全水系统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靠水作为冷热介质来负担,由于水的比热比空气大的多,所以在相同条件下只需要较小的水量,从而使管道所占的空间减小许多。
但是,仅靠水来消除余热余湿,并不能解决房间的通风换气问题。
因而通常不单独采用这种方式。
3)空气-水系统随着空调装置的日益广泛使用,大型建筑物设置空调的场合越来越多,全靠空气来承担热湿负荷,将占用较多的建筑物空间,因此可以同时使用空气和水来负担空调的室内负荷。
诱导空调系统和带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就属于这类型。
4)冷剂系统这种系统是将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放在室内来吸收余热余湿。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分散安装局部空调机组,但由于制冷剂管道不便于长距离输送,因此这种系统不适宜作为集中空调系统来使用。
3.1.3根据集中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1)闭式系统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于空调房间本身,没有室外空气补充,全部为再循环空气。
因此房间和空气处理设备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环路。
封闭式系统用于无法采用室外空气的场合。
这种系统冷热消耗量最省,但卫生效果差。
当室内有人长期停留时必须考虑空气的再生。
这种系统应用于战时的地下庇护所等战备工程以及很少有人进出的仓库。
2)直流式系统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室外空气经过处理后送入室内,然后全部排除室外,因此与封闭式系统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
这种系统适用于采用回风的场合。
3)混合式系统从上述两种系统可见,封闭式系统不能满足卫生要求,直流式系统经济上不合理,所以两者都只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对于绝大多数场合,往往需要综合这两种的利弊,采用混合一部分回风的系统。
3.2 空调系统的划分3.2.1 系统划分的原因由于同一建筑物同层及垂直方向冷湿负荷会存在差异,房间用途和使用时间也不尽相同,为使空调系统既能保证室内参数要求,又经济合理,既需将系统分区。
3.2.2 系统化分的原则系统划分的原则:1) 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室内设计参数及热湿比相同或相近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
对于定风量单风道系统,还要求工作时间一致,负荷变化规律基本相同;2) 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3) 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4) 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5) 一般民用建筑中的全空气系统不宜过大,否则风管难于布置;系统最好不要跨楼层设置,需要跨楼层设置时,层数也不应过多这样有利于防火;6) 房间朝向、层次和位置相同或相近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7) 工作班次和运行时间相同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8) 气体洁净度和噪声级别要求一致的或产生有害物种类一致的房间宜划分为一个系统。
3.3 空调制冷方案的确定本设计为法院楼的空调系统设计,法庭(包括大法庭、中法庭、小法庭及刑事法庭)全部集中在一、二层,房间内人员数量较多,所需除湿能力较强,故选择吊顶式空调机组,而一、二层附属办公室及三层至十二层办公室房间较小,人员相对较少,适合采用空气—水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根据上述对法院建筑基本情况的概述,本人将本建筑划分为两个系统:a.一、二层法庭(包括大法庭、中法庭、小法庭及刑事法庭)适宜划分为一个系统;b.一、二层其余附属办公室及三层至十二层适宜划分为一个系统。
3.4 送风方案方案的确定1.新风风管形式布置:新风机组设置在每层走道靠近窗户端的吊顶内,进入空调房间的新风支管接到每间房间的风机盘管送风口旁边。
新风经新风机组处理到室内焓值后直接引入室内,使用方便、灵活,当过渡季节,即风机盘管不运行时也可以进行新风换气。
由于该法院对室内在美观方面要求较高,故办公室及会议室内的风机盘管的送风口以及新风口虽然分别送至室内,但共用一个双层百叶风口。
2.风机盘管新风处理:新风只需处理到室内的等焓值状态点,因而不承担室内的冷负荷,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将该系统运转的灵活性提高,而且可以通过适当提高风机盘管的供水温度的方式,防止出现水管结露的现象。